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

郭铭辉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镇静, 机械通气, 安全性
摘要: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43)和咪达唑仑组(n=43),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泵入,在此基础上,咪达唑仑组以咪达唑仑0.08~0.10μg/( kg· h)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组以0.2~0.6μg/( kg· 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达到镇静效果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也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的18.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治疗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好,芬太尼用量低,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及干预效果对比

    目的:通过调查某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 PPIS)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及干预前后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0~12月共2107例(干预组)及2015年6~8月共2634例(非干预组)使用PPIS的出院病例,对比干预前后使用PPIS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PPIS在适应症、剂型选择、用法用量、使用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不合理医嘱由30.71%(809/2634)降至15.95%(336/2107);使用PPIS病历的占比由31.17%降至25.36%,PPIS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由5.213%降至4.627%。结论住院患者的 PPIS 不合理使用情况突出,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干预效果明显,是控费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陈德娥;陈全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氧驱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氧驱动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应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同时进行吸氧,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在氧驱动下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同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的有效率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氧驱动的治疗方法和综合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科急诊治疗中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内科急诊治疗中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100例内科急诊患者(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100例内科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生素对常见内科急诊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症治疗后,100例内科急诊患者中,有84例患者为治愈,治愈率为84.00%。结论内科急诊治疗中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抗生素的使用要求对其实施合理用药,避免患者出现耐药性或二重感染等现象。

    作者:张业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

    目的:分析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SAS、PSQI及VA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PSQI评分及VAS评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明显,极大程度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减轻了心理负担,焦虑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郑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为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临床探究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H型高血压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组服用依那普利叶酸,观察未治疗、治疗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以及血液中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对照组较治疗组疗效差,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压平稳、血浆Hcy水平正常,P<0.05。结论临床对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时,为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压、控制Hcy水平,可选择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患者恢复好。

    作者:周凯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1+2”教学模式实践

    为实现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无缝接轨,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革传统的“2+1”教学模式,形成新的“1+2”教学模式,实现课岗对接,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作者:吴海容;黄幼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将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应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后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是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68.0%,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配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配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9例,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和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冶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54%、对照组为85.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配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侃;蔡忠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早期慢性严重心衰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慢性严重心衰早期使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干休所120例慢性严重心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强心剂、利尿剂,以及扩张血管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后30min症状缓解率(80.00%)和用药后60min(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30min症状缓解率(50.00%)和用药后60min(7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40.48±35.31)mmHg、心率(106.69±28.74)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64.21±40.79)mmHg、心率(125.38±30.46)次/min,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对于慢性严重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使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疾病,可起到协同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药物起效时间,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测定碘酸根和碘离子

    目的:采用离子色谱( I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联用技术建立测定碘酸根和碘离子的方法。方法使用 Agilent G3154-65001分析柱和Agilent G3154-65002保护柱,通过改变色谱柱柱温,淋洗液浓度、流速,调谐 ICP-MS工作参数等,确定了碘酸根和碘离子测定的佳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进行测试。结果40℃柱温,30mM NH4NO3淋洗液,1.2mL· min -1流速条件下,IO3-与I-检出限分别为0.10μg· L-1和0.93μg· L -1,加标回收率在93.0%~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0%。在此条件下对实际尿样进行了测定。结论实验证明该方法灵敏度和选择性高、检测结果可靠、检测快速。

    作者:陆秋艳;张文婷;张致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测定灵莲花颗粒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灵莲花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HPLC 法测定,波长为238nm,流速:1.0mL· min -1,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6.10~61.0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 =0.14%(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莲花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含量测定。

    作者:秦序锋;王开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432种静脉注射剂配伍指南》配伍结果的几点勘误与Excel应用

    《432种静脉注射剂配伍指南》对配伍结果的记载有不尽完善之处,如个别编辑疏忽,记载不够完善,以及记载互相矛盾等。笔者就工作中发现的瑕疵予以记录,并建立Excel程序对配伍结果予以检索,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配伍用药。

    作者:李枝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缬沙坦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病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缬沙坦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胶囊治疗,具有不良反应轻、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立;郑福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治疗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1.67%。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56%,观察组为97.22%,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使用胺碘酮治疗的心力衰竭和并心律失常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全面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谭伟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百咳宁颗粒中青黛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百咳宁颗粒中青黛鉴别的方法。方法通过加热水及离心分离的方法,消除蔗糖对其火试鉴别法的干扰。结果按新方法进行试验,能观察到明显的紫红色烟雾。结论改进的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判断准确。

    作者:张仁贵;蔡敏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 n=26)和研究组(n=26)。对照组应用西瓜霜喷雾剂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TNF-、IL-6、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应用于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应用探讨。

    作者:程子艳;罗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四逆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均为阳虚或寒凝。将其按照(0,1)分布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消心痛和四逆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心电图改善与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症状表现与用药量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指标值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PEP/LVET低于对照组,LVEF、CO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5.3±1.8)1次1周,发作持续时间为(2.6±0.9)min,硝酸甘油用量为(2.1±0.6)片/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提高心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黄贝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研究进展

    通过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 CHKD),查找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关于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药物的文献及研究进展,对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进行汇总整理,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陈剑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仪器分析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分析高职高专药学类仪器分析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就业需要,提出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改革思路,并付诸于实际教学实践。

    作者:叶廷秀;林启凰;李海浪;罗红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地佐辛降低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地佐辛降低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意义。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滴,观察组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拔管时以及拔管后的躁动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拔管前相比,拔管时观察组的躁动评分未出现明显增高( P>0.05),对照组拔管时的躁动评分明显增高( P<0.05);拔管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躁动评分较之拔管时均出现明显降低( P<0.05),但观察组拔管后的躁动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且不会对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造成干扰,效果确切且可靠。

    作者:郑兴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