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环素片的含量

周永娣;阙海燕

关键词:四环素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环素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0.1mol·L-1草酸铵溶液-二甲基酰胺-0.2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68:27:5),用氨试液调节pH值至8.3;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 用HPLC法测定四环素含量,准确性及重复性均较好,操作简便,可替代微生物检定四环素含量.在进样量2.5~80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n=9),重复进样RSD=0.25%.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回顾分析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结果 达有效血药浓度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6.58%、64.26%、17.31%.结论 临床处方抗癫痫药物应根据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

    作者:张兰;王增寿;朱光辉;蒋硕民;张慧;崔虓;吴伟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女金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女金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 5μm(4.6×250mm)色谱柱,乙腈-水(14:8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 芍药苷在0.15~0.78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Y=0.9995),平均回收率98.41%,RSD=0.82%(n=5).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姑美;李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鳖甲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鳖甲在炮制、药理活性及生药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鳖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链麻可滴鼻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介绍链麻可滴鼻液的制备及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抗生素生物检定法测定硫酸链霉素的效价.结果 本法测定3批链麻可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含量为1.024%g·mL-1,RSD为0.35%;硫酸链霉素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8.2%、97.6%、97.5%.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链麻可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及硫酸链霉素的含量测定,以便于对其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仁发;余昶;李可;封浩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医院临床药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对医疗需求的提高,迫切需要药学人员参与临床的药物治疗和药物保健,医院临床药学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然而,由于原来医院药学的定位模式与药学人员的本身的知识结构,阻碍了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本文就综合性医院的临床药学的存在问题和发展的切入点及临床药学工作的范畴来阐明临床药学的工作重点和发展前景.

    作者:孙季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栓通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药理学研究

    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甙,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微循环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血栓通对甘油所致ARF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血栓通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

    作者:雷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头孢哌酮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硫普罗宁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注射剂溶血性试验方法的研究概述

    目的 从实验方法方面介绍溶血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为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方法 以国内外大量近期有代表性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 各有优缺点,其中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被推崇.结论 在各种溶血性试验方法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

    作者:章宝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我院儿科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儿科住院病历350份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病历占总病历数的4.6%,主要在药物选用、用药时间、用法用量、药物联用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药师与医生应互相配合,共同为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而努力.

    作者:周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2003年~2006年5月我院降糖药应用分析

    目的 评估我院降糖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3年~2006年5月降糖药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磺酰脲类药品的DDDs呈下降趋势,其中格列吡嗪几年来均居DDDs排序第一位,胰岛素注射液的DDDs呈上升趋势,其销售金额占所有降糖药金额的50%以上,打破了传统的阶梯式治疗模式;双胍类药品的DDDs逐年增高;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结论 我院降糖药的利用基本合理.

    作者:杨安辉;陈建达;易仕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甲钴铵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

    目的 探讨甲钴铵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临床用药方案,进行家兔血管壁刺激试验、肌肉刺激试验、溶血试验和豚鼠过敏性试验,观察甲钴铵注射液对注射部位的影响及是否产生溶血和过敏反应.结果 过敏反应阴性;溶血阴性但较高浓度时可致轻度红细胞凝集;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刺激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肌肉组织有轻度刺激性反应.结论 甲钴铵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提示其符合注射剂要求.

    作者:何宏星;吴正财;吴国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我院2006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57例ADR进行回顾性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ADR例数多的是抗感染药物,尤以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多见.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多见,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结论 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加强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和履行报告职责的积极性,防止ADR少报、漏报现象.临床药师要及时主动收集整理和反馈ADR,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任国娟;朱炳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浅析3种不同灭菌柜对降低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的作用

    目的 浅析3种不同灭菌柜对降低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5-羟甲基糠醛)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灭菌柜对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的测定值大小来比较.结果 不同灭菌柜的采用时5-HMF的吸光度值影响较大,采用SG-19水浴式灭菌柜对降低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的吸光度有很明显的作用效果.结论 不同灭菌柜的采用对5-HMF的吸光度值影响较大.

    作者:谢永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中苯甲醇的含量

    目的 建立苯甲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流动相: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 苯甲醇在91.42μg~274.2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5%(n=9).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

    作者:王富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关于静脉输液混合配制管理模式的探讨

    静脉输液混合配制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PIVA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论是传统模式还是PIVA模式,各具优点与不足.笔者就有关问题做一探讨,与同行商榷,目的是更好地做好静脉输液混合配制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作者: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因具有强大的降低LDL-C作用,是降血脂的一线药物,近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际需要,联合用药越来越多.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有其他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如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抑制血栓形成等.同时,近年来研究发现,此类药物对于防治心血管病外的多种疾病有新的作用和用途.

    作者:倪春峰;李志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环素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环素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0.1mol·L-1草酸铵溶液-二甲基酰胺-0.2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68:27:5),用氨试液调节pH值至8.3;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 用HPLC法测定四环素含量,准确性及重复性均较好,操作简便,可替代微生物检定四环素含量.在进样量2.5~80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n=9),重复进样RSD=0.25%.

    作者:周永娣;阙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一体化洁净病区药房的建设与工作体会

    本文介绍了医院一体化洁净病区药房的工作体会与存在问题,提出建立一体化洁净病区药房是医院管理的一项新举措,是医院管理的需要.

    作者:蒋国军;孙远南;倪慧;寿张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pH3.6的缓冲溶液(取柠檬酸1.42g和磷酸氢二钠1.73g,加水溶解并稀释成1000mL)-乙腈(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1.0mL·min-1,进量样为20μL.理论塔板数按头孢唑肟峰计不低于2000.结果 在0.05236mg·mL-1~1.0472mg·mL-1的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7640405x-23773,r=0.999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援朝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正交法优选葡萄糖红外光谱鉴别中压片条件

    目的 探索一种确定葡萄糖红外光谱鉴别中压片佳条件的科学方法,以获得理想的红外光谱图.方法 以3因素的3个水平,即葡萄糖:溴化钾(mg:mg)分别为0.3:100、0.5:100、1.0:100,压片压力分别为180MPa、24MPa、30MPa,压片时间分别为2min、3min、3min,按正交设计实验,以输出的红外光谱图的基线值和强吸收峰的透光率T%为指标,从而确定压片佳条件.结果 以葡萄糖与溴化钾比例1.0:100,压力为30MPa,压片时间为2min为佳条件,基线在94%透光率以上,强吸收峰在透光率5%以下.结论 正交法优选葡萄糖红外光谱鉴别中压片条件,能以较少次数操作获得满意结果,为改变传统经验做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作者:金淑芝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