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陈志春
目的 改进头痛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0.1g和磷酸氢二钾4.8g混合,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磷酸调pH至6.5)(6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能适用于常规硅胶基质键合相填料的色谱柱,而且延胡索乙素的峰型更好.结论 本方法可靠、准确度高,可作为头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苏少鹏;林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妊娠后,孕妇各个系统和器官均发生了一些变化,使许多药物在体内的过程,非但不同于非孕期,而且还能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影响胎儿,或通过乳汁影响新生儿,本文就围产期用药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作一简要叙述.
作者:吴凤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增强药品管理观念,健全药品管理制度,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维护患者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陈雪英;毛巧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测定酮亮氨酸钙中甲醇,丙酮,异丁醛(IBA),2-甲基异丁醛,异丁基甲基酮(MIBK)及苯甲醛含量.方法 顶空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甲苯为溶剂,外标法,采用30m×0.32mm涂布厚度5μm的DB-5毛细管柱.结果 3批样品中的6种有机残留均符合规定.结论 方法灵敏,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本品有机溶剂残留量.
作者:黄婧;邱涵;陈素俭;叶飞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从药品自身因素;使用不当;患者个体差异;说明书不规范等方面分析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水平;改进生产工艺;严格掌握适应症;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证实注射给药的必要性等9条对应措施,大限度地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白乐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阐述目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开展的重点.
作者:曾大勇;王长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丙谷胺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SD C18(250×4.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30∶70),测定波长224nm.结果 线性范围12.64~63.20μg·mL-1,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0.5%(n=6).结论 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可靠.
作者:吴巧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展望我院止痛药物的使用趋势.经过统计分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逐年下降,吗啡注射液用量逐年上升.
作者:黄远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控制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通过分析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人为因素,将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应用在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结果 全面分析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药学服务在控制临床输液不良反应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结论 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在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佩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经羟丙基-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包合罗红霉素制备出的注射液Ⅰ和Ⅱ的热稳定性,初步筛选出适合临床应用的罗红霉素注射液.方法 研磨法制备包合物,HPLC测定罗红霉素注射液Ⅰ和Ⅱ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含量,以初均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 罗红霉素注射液Ⅰt0.925℃=1.8a;罗红霉素注射液Ⅱt0.925℃=0.87a.结论 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罗红霉素所制备的注射液,有效期可达1.8年,基本可以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唐燕;罗永煌;程千川;李竞;周廷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学习<中药学>的方法,诸如医与药联系记忆、比较记忆、歌诀强化记忆、联想记忆、功效归纳记忆、趣味记忆等,对我们牢因掌握中药的功效、应用等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李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防治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笔者对MRSA的耐药机制以及防治措施、药物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克服MRSA耐药性威胁,提高人类生存质量.
作者:厉夏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概括介绍了玄参各化学成分,相应药理作用,分析方法和质控含量测定方法,以及玄参为君药的中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进行玄参药材及其制剂的全面质量控制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1~5].
作者:师怡;许晖;阙慧卿;林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半夏(包括姜半夏)及混淆品丽江山慈姑的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等方法.结果 正品与混淆品具不同的鉴别特征.结论 能准确地对半夏与混淆品丽江山慈姑进行鉴别.
作者:郑广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软管壁厚度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方法 依据JJF1059-1999确定A类及B类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结果 概率p=95% 自由度γ=4.结论 本评定方式适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日常长度、厚度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魏丹琦;郑锦峰;王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基层医疗机构由于体制配置及投入等原因,药房管理滞后,药品的使用、存储存在比较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按照我国<药品管理法>要求,建立必要的管理规范,才能更好地保证药品质量,使人民群众用上放心药.
作者:范善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为肠易激综合征模型是否成功探索一种较为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 在SD大鼠新生期用结直肠扩张建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待大鼠第八周后,采用结直肠扩张方法诱发腹外斜肌放电,测量腹外斜肌放电的频率和幅度来评价内脏痛觉敏化是否存在. 结果采用重复测量的ANOVA检验方法比较对照组与模型组腹外斜肌放电的频率和幅度,两组之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F=5.991,P<0.05).结论 腹外斜肌放电可以作为评价肠易激综合征模型是否成功的一项指标.
作者:林国威;张睿;林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挥发性的麻醉药品及手术室外用化学消毒剂在手术室的密闭空间中极易造成对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身体伤害.需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以达到减少损害的目的 .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优化闽产木立芦荟多糖的含量测定条件.方法 以苯酚-硫酸法为测定方法,闽产木立芦荟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选择佳显色条件.结果 苯酚用量、浓硫酸用量、水浴温度均对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反应时间影响不大.结论 优化的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35%,RSD=1.62%(n=6).
作者:史耀勋;张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马慧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