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69例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张斯时

关键词:抗菌药物, 骨科手术, 合理用药, 药物利用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骨科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作客观评价.方法 从病案室随机抽取2005年1~6月期间269例骨科手术出院病历,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的情况.结果(1)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以及广谱青霉素类为主.(2)本组病例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占22.7%,主要表现为疗程过长,无指征换药等.结论 骨科抗菌药物在给药方案时,应对患者、病原菌、抗菌药物3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做到合理应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农村医疗机构用药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农村医疗机构用药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作者:刘枫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妇炎康栓剂的研制及药动学特性和临床应用

    目的 研制并验证治疗妇科炎症的阴道缓释剂.方法 研究该栓剂的制备方法,建立质量标准和稳定性.根据新药要求进行局部刺激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的替硝唑,在临床上观察疗效.结果 该栓剂质量稳定,无局部刺激性,药-时曲线呈多峰,作用时间长达24h以上,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为90.00%.结论 妇炎康栓剂具有较好的药动学特性,体内释药平稳,作用时间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泽光;廖玉霞;陈勇;方文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RP-HPLC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 用HYPERSIL ODS-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采用标准曲线法.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在2.04μg·mL-1~20.40μg·mL-1浓度范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为2.30%(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良好,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作者:诸乐恺;吴伟明;鲍仕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相结合,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

    目的 控制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通过分析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人为因素,将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应用在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结果 全面分析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药学服务在控制临床输液不良反应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结论 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在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佩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致头晕、四肢无力2例

    1 病例介绍例1,男性,2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腰酸乏力,于2005年8月10日来院就诊.否认药物过敏史.尿常规WBC(+++),RBC(+),诊断为尿路感染,予以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2粒,每日4次口服.

    作者:邱逢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乳康口服液的制备,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用水做溶媒对亲水性有效成分进行合理提取.用薄层色谱对芍药苷、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本口服液相对密度达1.01以上,pH值为4.0~6.0,有效成分的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质量稳定.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标准可靠.

    作者:沈小萍;黄燕;潘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乌梅的研究进展

    对乌梅资源、炮制加工、常见伪品鉴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现阶段乌梅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乌梅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者:张飞;李劲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浸制法在制作中药标本教具中的应用

    中药饮片及原植物、原动物标本是中药专业师生在专业课实验教学中必须用到的教具,然而各种原因导致中药标本容易出现虫蛀、霉变等现象而不易久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药专业的实验教学.因此,寻求制作中药标本教具的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途径.本文通过介绍浸制法在中药标本制作中的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浸制中药标本教具用于实验教学的优点.

    作者:任瑞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穿琥宁注射液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目的 建立穿琥宁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200×4.6mm,5μ Kromasil),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钠(62∶38)用磷酸调至pH=2.5;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 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检出有关物质,定量线性范围为12.5~250μg·mL-1(r=0.99999),小检测限为10ng(S/N=3),平均回收率为100.6%±1.4%(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穿琥宁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和含量测定.

    作者:何培健;王大志;陈利琴;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查分析

    目的 监察分析儿童、老年人与特异体质患者应用氯化钠注射液作药物载体发生一过性钠过多药物不良反应,提醒临床医师慎用.方法 调查56例儿童、老年人与特异体质患者应用氯化钠注射液过量过速输入发生一过性钠过多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严重程度、转归,进行药物相互作用、耐受性、特异性与发生机制的分析讨论.结果 儿童、老年人与特异体质患者调节、应激、代谢功能的不健全、减退与失调,对药物耐受性与处置机能降低,特发一过性钠过多致剧咳、多痰、水钠潴留并使小儿肺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发生肺水肿、血压升高.结论 儿童、老人与特异体质患者因生理生化功能、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差异,过量过速输入氯化钠注射液易发一过性钠过多药物不良反应.应重视他们的病史、用药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史,防止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为义;杨光;李作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单氯芬那酸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单氯芬那酸片含量的方法,以排除其它杂质对测定其含量的影响,取代现有容量滴定法测定其含量.方法ODS色谱柱;检测波长290n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80∶20∶0.2);外标法.结果 回收率100.21±1.43%(n=9);线性范围:0.1002~2.004μg.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很好地定量测定单氯芬那酸片含量.

    作者:章卫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口服洗肠液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口服洗肠液质量.方法 建立口服洗肠液性状、pH值、鉴别,并用离子电位法测定电解质含量的方法.结果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氯化钾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1.01%;碳酸氢钠平均回收率98.71%,RSD为1.89%;氯化钠平均回收率98.81%,RSD为1.41%.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快速、准确.

    作者:王友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管Ⅱ号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脉管Ⅱ号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Hypersil C18(4.6×250mm,5μm),甲醇-0.1%磷酸(用三乙胺调pH为6.0)(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 此法线性范围为5.424~48.820μg·mL-1,r=O.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脉管Ⅱ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丽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巴唑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地巴唑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7nm.,进样量10μL.结果 地巴唑在0.198~1.98m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2%(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地巴唑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于曼娜;周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详细解释了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衰的作用机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β受体阻滞剂,并进一步提出β3受体阻滞剂在未来治疗心衰的深远意义,以及介绍了治疗心衰联合使用阻滞剂以及激动剂的新方法.

    作者:李小蓓;王礼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iques,PDT)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以噬菌体或噬粒为载体,使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进而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它实现了基因型和表型的一对一转换,提供了高效率的筛选系统,噬菌体展示技术是真正第一个用于体外高通量筛选的技术方法.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以构建抗体库、随机肽库、蛋白质突变体库和cDNA文库,从而广泛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先导化合物的筛选、疫苗的研制,改造和提高蛋白类药物、酶和抗体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属性,尤其是在抗原表位分析、受体与配体结合位点确定等分子间识别机制的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降脂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降脂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为考察其内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枸杞;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nm.结果 表明芦丁标准品在0.15~0.90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x=96.36%,RSD=1.25%(n=5).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医院制剂配制检验.

    作者:陈晶;杨丽琴;马全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牛蒡子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牛蒡子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 对4种澄清方法进行比较.结果4种方法均可以使提取液澄清.结论 壳聚糖澄清法和ZTC澄清法具备可行性.

    作者:高妮;龚又明;刘利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2004~2005年平喘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平喘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2004~2005年平喘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数据.结果 从剂型来看,雾化吸入制剂所占比例高;从药理分类分析,糖皮质激素类销售金额居榜首;按药物通用名排序,布地柰德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居首位.结论 我院平喘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外平喘用药情况基本相符,也符合目前的平喘药物分期分度用药原则.

    作者:张丽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齐多夫定(Zidovudine)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齐多夫定本身理化性质和同类药物的口服溶液剂处方设计要求,通过试验,对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筛远.结果 筛选出了符合口服溶液剂质量要求的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处方及工艺.结论 经过实验筛选确定了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

    作者:肖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