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凌;杨妙娜
目的 测定酮亮氨酸钙中甲醇,丙酮,异丁醛(IBA),2-甲基异丁醛,异丁基甲基酮(MIBK)及苯甲醛含量.方法 顶空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甲苯为溶剂,外标法,采用30m×0.32mm涂布厚度5μm的DB-5毛细管柱.结果 3批样品中的6种有机残留均符合规定.结论 方法灵敏,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本品有机溶剂残留量.
作者:黄婧;邱涵;陈素俭;叶飞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县级医院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药学服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从病历和处方检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新药评价、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入手,将合理用药贯彻药学服务全过程,摸索一条符合自己情况的药学服务之路.
作者:杨倩倩;苏清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穿琥宁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200×4.6mm,5μ Kromasil),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钠(62∶38)用磷酸调至pH=2.5;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 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检出有关物质,定量线性范围为12.5~250μg·mL-1(r=0.99999),小检测限为10ng(S/N=3),平均回收率为100.6%±1.4%(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穿琥宁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和含量测定.
作者:何培健;王大志;陈利琴;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药品名的声母编码法在药品名录入中的应用.并针对其重码率高的缺点通过加识别码的方法加以改进.
作者:胡恩;陈坤全;张淮祥;黄建平;陈清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剖析当前医院药师职能和职业素质现状,以引起各方面重视,改进工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回顾其历程,对其现状进行剖析.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医院药师目前的工作模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 我国医院药师的工作模式和职业素质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急需改进和提高.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经羟丙基-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包合罗红霉素制备出的注射液Ⅰ和Ⅱ的热稳定性,初步筛选出适合临床应用的罗红霉素注射液.方法 研磨法制备包合物,HPLC测定罗红霉素注射液Ⅰ和Ⅱ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含量,以初均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 罗红霉素注射液Ⅰt0.925℃=1.8a;罗红霉素注射液Ⅱt0.925℃=0.87a.结论 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罗红霉素所制备的注射液,有效期可达1.8年,基本可以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唐燕;罗永煌;程千川;李竞;周廷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了洁阴灵洗剂的处方、作用,建立了该洗剂的制备方法,阐述了该药中部分成分有关的药理作用,制定了本品的质量标准.为洁阴灵洗剂的临床应用范围和用法与用量、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刘正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药品的购进管理是药品经营企业质量过程控制的第一关,也是确保企业经营行为合法性,保证药品经营质量的
作者:蔡朝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温度影响到中药仓库害虫的发育速度和一年发生的世代数,根据害虫对温度高低的不同反应,将温度分成若干温区,根据害虫对不同温区的不同反应,提出几点以温度来防与治害虫的措施.
作者:叶艳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高碘酸滴定法测定肌苷的含量.方法 用高碘酸滴定法测定肌苷的含量并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作对比.结果 高碘酸滴定法作肌苷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终点变色灵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分析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更有效地测定肌苷的含量,不受仪器设备条件限制.使肌苷的含量测定在容量分析中占有一位置.
作者:孔令瑞;梁燕芳;陈雄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分别取爱尔施消毒片3片、佳顺防锈消毒剂150mL,各加纯化水至500mL调配优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特别适于临床随时调配和使用.
作者:朱功新;李桂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复方氯霉素搽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确定了本品中含有的氯霉素和醋酸地塞米松的鉴别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药中主要成分氯霉素的含量.结果 氯霉素浓度在10~30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93%,n=9.结论 建立的制备方法可行,制定的质量标准可用于复方氯霉素搽剂的控制.
作者:余美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血小板聚集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中风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因素,本文从影响花生四烯酸代(AA)谢途径、促进血小板内环腺苷酸(cAMP)释放、拮抗膜糖蛋白(GP)受体、抑制血小板膜特异激动剂及受体及增加一氧化氮(NO)等多方面,综述了中药有效成分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阐明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环节,扩展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邓润洁;寇俊萍;余伯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影响ATP片质量稳定性的工艺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制空白颗粒工艺与原湿法制粒工艺对比,采用包薄膜衣与包糖衣工艺对比.结果 经实验对比,两种新工艺的方法减少了含量的降解,提高了质量稳定性.结论 探索ATP片生产新工艺,对提高质量稳定性尤为重要.
作者:林天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头痛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0.1g和磷酸氢二钾4.8g混合,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磷酸调pH至6.5)(6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能适用于常规硅胶基质键合相填料的色谱柱,而且延胡索乙素的峰型更好.结论 本方法可靠、准确度高,可作为头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苏少鹏;林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它导致已有的血管系统中生成新的血管,它对转移瘤的生长、转移和发展起关键作用.实验和临床数据证明,乳腺癌是一种血管生成依赖型疾病,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高表达和选择性内皮生长因子起关键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启动发生在乳腺癌发展多步过程的早期.从肿瘤发展的生物学分子通道的靶向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其目的是控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汤美春;陆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凝胶剂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药物制剂,本文阐述凝胶剂的特点,基质的选择,制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
作者:谢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药学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用药咨询是一项基础、容易普及、贴近病人的人性化药学服务项目.如何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自身的学习,加速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药物咨询工作需要
作者:徐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是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的重要枢纽,它在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各种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多种癌细胞中过度表达.许多研究表明,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可抑制肿瘤生长.本文对EGFR酪氨酸激酶及其几种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光顺;陆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科研的重要性及搞好药学科研的方法.方法 从药品管理、医院制剂、合理用药、人才培养以及目前热点的药物基因组学、肿瘤药敏试验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与结论医院药学科研对于推动药学工作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如何搞好药学科研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肖华;宋洪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