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有效成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邓润洁;寇俊萍;余伯阳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 血小板聚集, 心脑血管疾病
摘要:血小板聚集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中风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因素,本文从影响花生四烯酸代(AA)谢途径、促进血小板内环腺苷酸(cAMP)释放、拮抗膜糖蛋白(GP)受体、抑制血小板膜特异激动剂及受体及增加一氧化氮(NO)等多方面,综述了中药有效成分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阐明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环节,扩展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科室即时调配优琐的两种简易方法

    分别取爱尔施消毒片3片、佳顺防锈消毒剂150mL,各加纯化水至500mL调配优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特别适于临床随时调配和使用.

    作者:朱功新;李桂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及其防范

    介绍局麻药毒性反应引起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预防以及抢救和护理.

    作者:毛巧云;陈雪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凝胶剂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药物制剂,本文阐述凝胶剂的特点,基质的选择,制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

    作者:谢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议临床药学在医院药学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 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和医院整体水平.方法 针对目前常州地区临床药学的现状和不足之处,通过加强和规范临床药师培养、药师下临床、加强临床药师继续教育等手段.结果 明确和规范临床药学研究室的工作.结论 临床药学工作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关键.

    作者:赵茜;邹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癌的抗血管生成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它导致已有的血管系统中生成新的血管,它对转移瘤的生长、转移和发展起关键作用.实验和临床数据证明,乳腺癌是一种血管生成依赖型疾病,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高表达和选择性内皮生长因子起关键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启动发生在乳腺癌发展多步过程的早期.从肿瘤发展的生物学分子通道的靶向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其目的是控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汤美春;陆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软管壁厚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软管壁厚度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方法 依据JJF1059-1999确定A类及B类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结果 概率p=95% 自由度γ=4.结论 本评定方式适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日常长度、厚度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魏丹琦;郑锦峰;王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浙江地区4种习用中药饮片的鉴别

    浙江省地区将浙桐皮作为海桐皮使用,菝葜作为土茯苓使用,广金钱草作为金钱草使用,枸骨叶作为十大功劳叶使用.由于其来源成分、功效、药理完全不同,笔者认为在临床上不能相互代替使用.为了便于实际鉴别,本文从来源、性状、显微三方面作系统总结.

    作者:陆维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院药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及科研思路的开拓

    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科研的重要性及搞好药学科研的方法.方法 从药品管理、医院制剂、合理用药、人才培养以及目前热点的药物基因组学、肿瘤药敏试验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与结论医院药学科研对于推动药学工作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如何搞好药学科研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肖华;宋洪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我院住院部高血压病用药分析

    了解并分析我院2005年度住院部抗高血压用药情况,以药品消耗金额比例、DDDs等指标判断高血压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叶顺萍;柳秉苍;谭谦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狼疮定片中的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狼疮定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检测.结果 丹参酮ⅡA在0.024~0.16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3%,RSD=1.08%.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作者:罗丹冬;丘振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2002~2005年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用量分析

    展望我院止痛药物的使用趋势.经过统计分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逐年下降,吗啡注射液用量逐年上升.

    作者:黄远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乌梅的研究进展

    对乌梅资源、炮制加工、常见伪品鉴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现阶段乌梅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乌梅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者:张飞;李劲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闽产木立芦荟多糖含量测定显色方法研究

    目的 优化闽产木立芦荟多糖的含量测定条件.方法 以苯酚-硫酸法为测定方法,闽产木立芦荟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选择佳显色条件.结果 苯酚用量、浓硫酸用量、水浴温度均对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反应时间影响不大.结论 优化的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35%,RSD=1.62%(n=6).

    作者:史耀勋;张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对手术室化学药品危害的自我防护

    挥发性的麻醉药品及手术室外用化学消毒剂在手术室的密闭空间中极易造成对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身体伤害.需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以达到减少损害的目的 .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我院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临床使用的特点,了解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利用趋势.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12000张,选取含非甾类抗炎药处方,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对其分析.结果 使用的非甾类抗炎药品种13种,绝大多数DUI<1.结论 我院门诊非甾类抗炎药使用基本合理,且朝着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作者:戚双双;吴瀛达;蒋剑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入世贸组织后应重视研究医药保健新理论

    本文论述了人体元素平衡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提出元素平衡健康新概念.认为在平衡健康理论的指导下,研制调节和补充人体元素平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保健产品,并提高技术水平,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作者:陈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温度对中药仓库害虫的影响及防治

    温度影响到中药仓库害虫的发育速度和一年发生的世代数,根据害虫对温度高低的不同反应,将温度分成若干温区,根据害虫对不同温区的不同反应,提出几点以温度来防与治害虫的措施.

    作者:叶艳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当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发展

    阐述目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开展的重点.

    作者:曾大勇;王长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关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

    近来药疗事件不断,特别是亮菌甲素注射剂致使9人死亡事件,招致哈药二厂停产,所有产品从市场上收回,随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发布停止鱼腥草注射液的使用.

    作者:刘锡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测定人血清中奥美拉唑的浓度

    目的 建立快速分离与测定人血清中奥美拉唑的HPLC法.方法 固定相为Zorbax ODS柱,以pH7.0磷酸盐∶乙腈(73∶27,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302nm,苯妥英钠为内标,奥美拉唑与苯妥英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42min,7.50min.结果 本法在10~1000ng·mL-1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高、中、低浓度样品的日内和日间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为102.3±5.27%,低检测血清浓度为8ng·mL-1.结论 本法可用于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血清浓度监测.

    作者:梁桂才;黎石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