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美春;陆涛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单氯芬那酸片含量的方法,以排除其它杂质对测定其含量的影响,取代现有容量滴定法测定其含量.方法ODS色谱柱;检测波长290n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80∶20∶0.2);外标法.结果 回收率100.21±1.43%(n=9);线性范围:0.1002~2.004μg.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很好地定量测定单氯芬那酸片含量.
作者:章卫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头痛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0.1g和磷酸氢二钾4.8g混合,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磷酸调pH至6.5)(6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能适用于常规硅胶基质键合相填料的色谱柱,而且延胡索乙素的峰型更好.结论 本方法可靠、准确度高,可作为头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苏少鹏;林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RP-HPLC-DAD)技术分析中药制剂中可能存在的镇静催眠药品.方法 采用RP-HPLC-DAD,用临床常用镇静催眠化学药品进行筛选,对中药催眠制剂进行分析.色谱柱:Symmetry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0nm,卡马西平为内标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所测定的艾司唑仑、硝西泮、三唑仑、地西泮等4种化学药品,能在该色谱条件下与制剂中的中药成分完全分离,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图谱,能快速定性,其浓度也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所测中药制刑中四种镇静催眠药品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张学斌;曾茂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来药疗事件不断,特别是亮菌甲素注射剂致使9人死亡事件,招致哈药二厂停产,所有产品从市场上收回,随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发布停止鱼腥草注射液的使用.
作者:刘锡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齐多夫定(Zidovudine)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齐多夫定本身理化性质和同类药物的口服溶液剂处方设计要求,通过试验,对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筛远.结果 筛选出了符合口服溶液剂质量要求的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处方及工艺.结论 经过实验筛选确定了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
作者:肖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霉素软膏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0.1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三乙胺调节pH6.5)-乙腈(70∶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μL.结果 在进样量3.0~80.0μg的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进样RSD=0.3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红霉素软膏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周永娣;兰福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展望我院止痛药物的使用趋势.经过统计分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逐年下降,吗啡注射液用量逐年上升.
作者:黄远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临床使用的特点,了解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利用趋势.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12000张,选取含非甾类抗炎药处方,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对其分析.结果 使用的非甾类抗炎药品种13种,绝大多数DUI<1.结论 我院门诊非甾类抗炎药使用基本合理,且朝着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作者:戚双双;吴瀛达;蒋剑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和医院整体水平.方法 针对目前常州地区临床药学的现状和不足之处,通过加强和规范临床药师培养、药师下临床、加强临床药师继续教育等手段.结果 明确和规范临床药学研究室的工作.结论 临床药学工作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关键.
作者:赵茜;邹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探讨解决药品虚高定价和购销中的高额折扣问题.对药品的营销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药品挂金销售,建议利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库,建立全国性的药品数据中心;建立全国性的药品交易电子网络平台;建立第三方物流系统,改变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主体,限定药品投标主体;区域性医药公司承担第三方物流代理,不参与经营;医院应加强药品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
作者:郭丽珍;苏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半夏(包括姜半夏)及混淆品丽江山慈姑的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等方法.结果 正品与混淆品具不同的鉴别特征.结论 能准确地对半夏与混淆品丽江山慈姑进行鉴别.
作者:郑广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口服洗肠液质量.方法 建立口服洗肠液性状、pH值、鉴别,并用离子电位法测定电解质含量的方法.结果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氯化钾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1.01%;碳酸氢钠平均回收率98.71%,RSD为1.89%;氯化钠平均回收率98.81%,RSD为1.41%.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快速、准确.
作者:王友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阐述目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开展的重点.
作者:曾大勇;王长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挥发性的麻醉药品及手术室外用化学消毒剂在手术室的密闭空间中极易造成对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身体伤害.需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以达到减少损害的目的 .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了洁阴灵洗剂的处方、作用,建立了该洗剂的制备方法,阐述了该药中部分成分有关的药理作用,制定了本品的质量标准.为洁阴灵洗剂的临床应用范围和用法与用量、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刘正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马慧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级别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按入院前主要就诊门诊的医院级别的不同,92例2型糖尿糖高血压肥胖住院患者分为,A组43例,一级医院就诊为主,B组49例,二级或三级医院就诊为主.通过询问和查阅门诊病历,统计比较两组入院前门诊各种治疗方案的患者比例.结果B组较A组,单用磺脲类方案比例低(8.2% vs 39.5%),含非磺脲类方案比例高(91.8% vs 60.4%),含二甲双胍方案比例高(85.7% vs 48.8%),含ACEI和(或)ARB方案比例高(81.6% vs 46.5%),阿司匹林方案比例高(83.7% vs 41.9%),P<0.05.结论 二级或三级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较合理.
作者:欧剑飞;谢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确定牛蒡子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 对4种澄清方法进行比较.结果4种方法均可以使提取液澄清.结论 壳聚糖澄清法和ZTC澄清法具备可行性.
作者:高妮;龚又明;刘利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对五加皮、香加皮与地骨皮,肉豆蔻、红豆蔻、豆蔻与草豆蔻,木香、川木香与土木香,白前、白薇与徐长卿4组易混淆中药的性状鉴别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解决其混淆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保证临床疗效利用的安全.
作者:林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蒺藜药材的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ELSD法测定蒺藜的指纹图谱,并根据向量夹角法计算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初步建立了蒺藜药材的指纹图谱.结论HPLC指纹图谱法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蒺藜药材内在质量的标准.
作者:朱明晓;谢宁;柳文媛;冯锋;任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