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莫西林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验证

杜平华;陈涛

关键词:抑菌成分, 微生物, 贴膜法
摘要:目的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提高阿莫西林污染微生物的检出率.方法采用滤膜过滤贴膜法(以下简称贴膜法)对阿莫西林进行活菌检出率、回收率试验.结果贴膜法、洗脱法、平板计数法细菌数检出率分别为66.6%、13.3%、20.0%,回收率分别为59.2%、3.1%、9.5%.结论贴膜法作为阿莫西林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准确、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苯二酚乳膏配制处方的改进

    目的对苯二酚乳膏中抗氧剂及加入量的改进.方法在对苯二酚乳膏中改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结果对苯二酚乳膏不易氧化变黑色.结论主药对苯二酚极易被氧化,原采用无水亚硫酸钠,对苯二酚乳膏调剂后会变黑色,无水亚硫酸钠无抗氧化能力,而亚硫酸氢钠才有保护对苯二酚不被氧化.

    作者:周国斌;李开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谈抗感染药的不合理应用

    本文通过分析临床抗感染药不合理应用情况,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促进抗感染药的应用更加合理有效.

    作者:伊萍;张养琳;黄建平;杨翠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虎杖鞣质的荧光偏振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荧光偏振度分析了解亚硫酸盐对鞣质分解的影响.方法从虎杖中提取鞣质,加入亚硫酸盐使鞣质分解,随着亚硫酸钠浓度配比的变化,观察鞣质溶液的荧光偏振度值的改变.结果两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亚硫酸钠浓度对鞣质配比的增大,鞣质溶液的荧光偏振度变得越来越小.结论测定鞣质溶液荧光偏振度,可以用来检测鞣质结构的改变.

    作者:曾伟成;杨辉;蔡钦榕;罗友华;黄亦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麻黄碱的测定方法

    本文对不同组成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梁;石贵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酸钙凝胶小球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

    目的以磷酸盐缓冲液-无水乙醇(2∶1 V/V)混合溶剂溶解凝胶小球.方法采用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39.2nm处测定小球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结果得回归方程:D=3.1×10-3+1.5×10-3C,r=0.9979(n=3),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0.23%.结论此方法简便、节省时间

    作者:陈增;黄仁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异丙酚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对近年来异丙酚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方面异丙酚合理用药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异丙酚生物样品可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核磁共振法(MRI)等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测定异丙酚生物样品常用,系统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雄伟;王长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方降压胶囊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氯化钾和硫酸胍生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多组分复方降压胶囊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氯化钾和硫酸胍生鉴别的方法.方法在碱性溶液中,用高铁氰化钾氧化样品中的维生素B1使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丁醇后显蓝色荧光鉴别复方降压胶囊中的维生素B1;利用维生素B6能与氯亚氨基-2,6二氯醌起作用显蓝色鉴定复方降压胶囊中的维生素B6;在微酸性溶液中,利用钾能与四苯硼钠生成白色沉淀鉴别样品中的氯化钾;利用硫酸盐的反应鉴定样品中硫酸胍生.结果利用选定的方法鉴别样品中的四个组分均呈明显的正反应,空白试验均呈负反应.结论选定的方法可用于复方降压胶囊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氯化钾和硫酸胍生的鉴别.

    作者:翁水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比较3种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经济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6例抑郁症病人,用3种不同的药物治疗,分别为A组氟西汀(百优解20mg*d-1)、B组帕罗西汀(赛乐特20mg*d-1)、C组万拉法新(忆诺思75mg*d-1),3组均为口服给药,疗程6周,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 A、B、C3种方案的总成本依28973.28元、30455.04元、28056.00元,痊愈率分别为60%、65%、70%,有效率分别为72.5%、75%、82.5%.C方案痊愈率、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均低.C方案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廖日房;温预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感冒通片溶出速率考察

    目的测定感冒通片的溶出速率.方法:转篮法,以双氯芬酸钠为溶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提取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厂家溶出参数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必要对感冒通片增加溶出度检查项目.

    作者:沈春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贝母的品种与性状区别

    目的对百合科植物贝母的不同品种进行区别比较,防止药材伪充或混用.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理化区别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品种的贝母在性状特征、显微结构特点和理化特性上均有明显区别.结论根据品种的不同正确选用,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有效.

    作者:何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592例医院感染致病菌耐药率分析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6至2001年感染病例中检出的729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前3年常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后3年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和滥用或免疫机能的低下而发生变迁的.近几年真菌病也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一样占重要地位,与文献报道相符[1].革兰氏阳性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莆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有普遍的耐药性,而阴性杆菌对庆大、丁胺、氟哌酸,其耐药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因此,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和分期分批交换使用有着特殊意义.

    作者:侯爱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Excel表格在L9(34)正交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在L9(34)正交试验中应用Excel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自动处理.方法利用Excel自动计算功能编制算法程序,制成模板保存.结果应用时录入实验数据即可得到计算结果,表格简洁明了,具有自明性.结论 Excel操作简单,功能强大,数据分析精确,可作为L9(34)正交试验数据处理的理想手段.

    作者:李枝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制剂泻定胶囊生产工艺的改进

    目的解决泻定胶囊中丁香酚含量不稳定和损耗问题.方法采用丁香药材与已制成的干颗粒直接混合粉碎法加入,避免了烘干加热过程对丁香酚造成的影响.结果泻定胶囊中丁香酚的损耗率由原来的8.86%下降到2.20%,丁香酚含量比较稳定.结论改进的工艺合理,简单,可靠,有效地保留泻定胶囊中丁香药材丁香酚有效成份.

    作者:陈志春;林秀丽;谢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工肾透析液A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肾透析液A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指导原则进行干扰试验.结果将人工肾透析液A液1:4稀释可消除干扰作用,结果快速有效.结论用标示值为0.125EU.ml-1的鲎试剂对人工肾透析液A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限度检查.

    作者:陈金花;林朝阳;陈玉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隧道式干热灭菌器灭活细菌内毒素的验证

    为了考查隧道式干热灭菌器在工艺规程设定的运行条件下,全负载状态下灭活细菌内毒素的能力,本文通过用含量为5000Eu/瓶的细菌内毒素指示剂进行挑战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在设定的运行条件,全负载状态下,细菌内毒素下降大于3个对数单位,该设备具有很好的灭活细菌内毒素能力.

    作者:雷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氯氮平的不良反应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阐述氯氮平的不良反应,以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作者:李瑞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的浓度

    目的建立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艾司唑仑(EZ)和阿普唑仑(AZ)浓度的方法.方法以Techsphere-ODS色谱柱为分析柱,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硝西泮(NZ)为内标,紫外254nm处检测.结果 EZ和AZ血浓线性范围为0.25~3.0μg*ml-1,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2.5ng/ml、12.5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0%,96.14%.结论本法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王淑君;熊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病区急救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急救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要科学而又分秒必争.力求准确、迅速、及时.本文作用就病区抢救车上急救药品的贮存与保管中应注意的事项作一阐述,并按急救药品的药理分类对每一类急救药品中的常用药品在临床应用时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其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的贮存、保管、使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和出现问题时的补救措施等,从而确保病区在抢救病人时用药能迅速、安全、有效.

    作者:刘茂柏;郭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紫外检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霉素浓度及其稳定性考察

    目的建立了紫外检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以C18为固定相,甲醇-乙腈-磷酸缓冲液(25mM NH4H2PO4-30mM H3PO4,pH5.0)(5∶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3nm.结果 ADM在2~6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4h内对阿霉素-0.9%氯化钠溶液的浓度进行检测.结论阿霉素在0.9%氯化钠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作者:范芳;谢瑞祥;吴国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静滴头孢唑林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男,36岁,因咳嗽、咳痰、发热4d,到我院就诊.查体:T39.5℃,扁桃腺红肿、充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头孢唑林5.0g,静滴,于第四天输注后1h左右,患者出现解尿疼痛,解少量尿伴血尿,并有白色晶体解出而急诊.

    作者:唐志华;徐雯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