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2年江西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严雨富;万建平;李志宏;裘海清;陈都;雷燕

关键词:碘缺乏病, 监测
摘要:目的了解2002年江西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方法采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抽样,按全国统一的标准方法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6.8%,B超法为5.2%;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5.15 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9%;5年级学生和特需主妇健康教育平均分为61.01和79.50分.结论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尿碘中位数和合格碘盐食用率3项指标均达到阶段性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与历次监测资料比较,健康教育平均分呈逐年下降趋势,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2年广西自治区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自治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的防治现状.方法每个地(市)随机抽取2~3个县(市),对盐碘、儿童尿碘、水碘、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智商水平、健康教育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7%;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1%;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51.6 μg/L;儿童智商水平平均为95.6,智商<69的占4.8%.结论 90%以上的广西居民食用合格碘盐,碘营养水平处于充足状态.

    作者:韩彦彬;李庆华;张洁宏;刘仲霞;方志峰;陈莉;阮青;李玉英;李裕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钠碘转运体与甲状腺疾病

    钠碘转运体(NIS)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的一类膜蛋白,主要作用是促进甲状腺逆浓度梯度转运无机碘,NIS受促甲状腺激素、碘、多种细胞因子及其他一些激素的调节.NI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聂秀玲;陈祖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河南省高氟地区375名医学生口腔疾病调查

    为了解河南省高氟地区医学生口腔疾病流行状况,以便采取社会性口腔保健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我们从1998年7月至1999年11月对河南省375名医学生进行了龋齿和氟斑牙的调查.

    作者:刘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饮用水补碘剂中碘元素缓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各种因素对饮用水补碘剂中碘元素缓释规律的影响.方法在长20 cm、内径2 cm的砂芯玻璃柱中加入补碘剂4 g,上面盖一层2 mm厚的碳纤维垫,以1 L/min流量通过实验用水,测定滤后水中碘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水温15℃~100℃、浊度1~5度、pH 6.5~8.5的条件下,对碘的溶出影响较小;水中常量阴离子对碘的释放有促进作用,而阳离子则无明显的影响;疲劳实验处理水6 000 L,水中碘含量无明显降低.结论补碘剂处理的滤后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碘含量符合国家矿泉水标准.

    作者:石慧琳;冯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型克山病死亡病例中猝死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慢型克山病猝死的有关因素,在防治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猝死的发生.方法设计慢型克山病死亡(病死、猝死、意外死亡)病例有关资料的统一调查表,由专业人员查阅有关病例资料填写.工作结束后进行表格汇总、统计与分析.结果慢型克山病无论病程长短都可能发生猝死,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发病在5年内猝死的多,猝死的发生主要由左心室大劳损合并多源多发、单源多发性室性早搏及各种传导阻滞,再在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所引起.结论在慢型克山病病人中,一般情况下是心胸比率越大、心功能越差,猝死的机会越大,但心功能在Ⅱ级、心胸比率在0.51~0.55之间的病例猝死率也较高.

    作者:屈福荣;刘传蛟;张旭;种冠峰;李子贤;王连光;谢超;高守峰;季培秀;陈凡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齐齐哈尔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辖7区8县1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多年来流行性出血热一直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由于本病初期类似感冒症状,每年约有1.6%的病人因治疗不及时等原因死亡.为深入了解齐齐哈尔市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现将近18年来发病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权力;金颖;施京利;唐雅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比较甲硝唑和痢特灵的疗效及副作用,筛选理想的三联疗法.方法胃镜确诊十二指肠溃疡并经病理组织学及14C-尿素呼吸试验证实HP感染者184例,随机分成2组,A组用洛塞克、克拉霉素及甲硝唑,B组用洛塞克、克拉霉素及痢特灵,每日2次,连续7 d,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程度,同时经14C-尿素呼吸试验及胃镜证实HP根除情况.结果溃疡总愈合率:A组91.4%(85/93),B组93.4%(85/91),2种疗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P根除率:A组90.3%(84/93),B组93.4%(85/91),2种疗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轻度不良反应:A组16.1%(15/93),B组4.4%(4/91),B组反应明显轻于A组(P<0.05).结论 2组三联疗法根除HP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均有良好疗效;痢特灵具有抗HP作用强、无耐药性、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等优点,可替代甲硝唑配伍于洛塞克、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中,是一种理想的适合国情的根除HP方案.

    作者:刘晓敏;唐建光;颜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光辉村成人大骨节病调查

    目的探讨成人大骨节病的相关问题以及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大骨节病历史重病村(尚志市光辉村),对40岁以上的成人进行X线拍片检查,按骨关节炎记分标准判别病情严重程度,从病史、生活、劳动、服药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区村40岁以上人口为575人,209人拍X线片,检出大骨节病病人207人,检出率为99.04%,估计总检出率为30%~50%;病人因体力劳动负荷过重和治疗用药不当所致病情变化明显,后果严重;几乎全部病人缺乏有关大骨节病的卫生常识.结论大骨节病历史病区的成人大骨节病患病率很高,亟待社会关注;必须加强卫生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指导用药,制止继续使用激素类药物,规划成人大骨节病病人的生活和劳动模式.

    作者:鲍文生;刘宁;高本;孙小宁;邓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甲状腺激素对小鼠巨噬细胞生物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稀释为不同的水平作用于巨噬细胞,观察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测定巨噬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水平.结果 T3在0.75 μg/L时,不仅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还可增加其LDH和ACP的活性;较高水平的T3对巨噬细胞的生物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甲状腺激素在一定的水平范围内,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

    作者:赵树君;孙富军;田恩江;陈祖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鼠疫疫源地调查

    目的查明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确定疫源地的性质和分布范围,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7个乡镇36个村寨,采集啮齿动物、蚤类和指示动物标本,检测鼠疫菌、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结果该地区啮齿动物有3科12属21种;媒介蚤有5种,黄胸鼠和印鼠客蚤为优势种.在4个乡镇的12个村寨检出鼠疫感染,鼠疫F1抗原阳性率啮齿动物0.89%、蚤类7.41%;鼠疫F1抗体阳性率啮齿动物0.54%、指示动物1.35%;从黄胸鼠和褐家鼠中培养分离鼠疫菌3株.结论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的鼠疫疫源地具有与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相同的特征,动物鼠疫流行是由于水库蓄水所引起.

    作者:陈贵春;吕太富;王昭孝;姚光海;刘昭兵;蔡星和;黄红武;胡静;王定明;龚晓俊;董黎;余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山东省地方病防治50年回顾与基本经验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病危害状况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山东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历史,总结防治基本经验.结果山东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今后的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结论要逐步建立起山东省可持续控制地方病的运行和管理新机制.

    作者:王学松;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丙烯硫脲对日本血吸虫酚酶抑制作用的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通过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丙烯硫脲对小鼠体内、体外日本血吸虫成虫酚酶(phenol oxidase,PO)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2 d日本血吸虫活成虫置于含25 mmol/L邻苯二酚的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中,28℃下孵育30 min,取出虫体置载玻片上,加2滴含0.1%戊巴比妥钠的PBS溶液,置Leica荧光显微镜下,分别在普通光照和紫外光激发下观察酚酶在虫体内的组织学定位.体外抑制实验时,加底物前先将成虫置于含5 mmol/L丙烯硫脲的PBS溶液中,28℃下孵育10 min;体内抑制实验时,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 d后,按300 mg/kg隔日1次腹腔注射丙烯硫脲.结果体外抑制实验组雌虫卵黄腺及子宫内虫卵卵壳和雄虫体壁表层的桔黄色荧光或赭褐色颜色反应均基本消失;体内抑制实验组雌虫子宫内未见虫卵或虫卵样物质,仅见大量泥沙样卵黄颗粒,其荧光或颜色反应也基本消失.结论通过一种更灵敏的显示酚酶活性的组织学定位方法,观察到不仅雌虫含有酚酶,雄虫也有酚酶活性.证明丙烯硫脲对血吸虫成虫的酚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可使小鼠体内血吸虫雌虫虫卵的形成被完全抑制.

    作者:何立;章莹;蒋明森;蔡国斌;赵琴平;杨孟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庆市普供碘盐5年防治碘缺乏病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重庆市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方法用直接滴定法检测居民户盐碘含量;用B超法和触诊法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同时检查儿童尿碘含量.结果 5年碘盐覆盖率为90.08%~98.1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3.00%~89.58%;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999年(23.75%和23.58%)均较1997年(18.33%和17.42%)显著升高,但甲状腺容积呈下降趋势;2002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4.18%和13.50%)和甲状腺容积均显著下降.结论重庆市普供碘盐防治碘缺乏病2年病情无显著变化,5年效果显著.

    作者:肖邦忠;廖文芳;李心术;陈静;吴成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降氟改水防治效果

    本次调查应用秩和比法,对安阳市降氟改水监测点内黄县后化村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反映降氟改水工程运行状况和防治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指导安阳市的降氟改水工作.

    作者:余要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997-2001年诸暨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诸暨市从1987年开始采取以碘盐为主、碘油丸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由于防治对策科学合理,符合诸暨市实际情况,有关部门积极主动配合,定期开展力度较大的监督检查,并在全市通过不同形式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到1990年达到基本控制,1998年达到消除碘缺乏病.为了规范对碘缺乏病病情系统的监测,我们执行浙地发(1996)4号和绍兴地办转发文件规定内容,结合诸暨市实际,每年对5个镇开展病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仕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1年辽宁省清原县克山病病情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掌握克山病监测点区(辽宁省清原县)克山病病情及消长趋势,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在全县范围内,采用线索调查方法,了解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慢克)的发病情况.对潜在型克山病(潜克)监测点(二道沟村)全体居民进行克山病普查(同步查体、描心电图、心脏Β超检查),同时开展膳食营养状况等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2001年清原县无急型、亚急型新发病例,新发慢克1例,年发病率为0.03/万.潜克监测点内检出慢克1例、潜克25例,总检出率为6.1%.监测点区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低下.结论监测点区及所在县病情较稳定,但潜克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在病区进一步改善膳食模式.

    作者:尚志宏;李贵民;石铁跃;刘羽;舒静波;高嵘;岳增金;李峰;车庆丰;徐静;鲁敏;陈晓明;李文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人白细胞介素1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建立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真核表达系统并观察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自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hIL-10 cDNA,将其克隆至pMD18-T中,测序正确后,再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经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检测其在细胞内外的表达和分泌.结果 RT-PCR扩增的hIL-10 cDNA序列与GenBank中hIL-10 cDNA序列一致;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Ineo-hIL-10;转染HeLa细胞后可检测到hIL-10的转录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IL-10真核表达系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及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奠定基础.

    作者:孙辉;韩福生;周令望;高彦辉;刘立志;钟学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饮水氟含量与儿童龋齿和氟斑牙关系的调查

    目的调查不同饮水氟含量与龋齿和氟斑牙发病的关系,探讨在河南省实施饮水加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河南省农村4个不同饮水氟含量的自然村,调查8~12岁儿童龋齿和氟斑牙患病率.结果 4个不同饮水氟含量的村庄8~12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有随饮水氟含量升高而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氟斑牙患病率随饮水氟含量的升高而明显升高(P<0.01).结论水氟浓度的升高在导致氟斑牙的作用方面明显强于对龋齿的预防作用,而河南省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在河南省实行饮水加氟导致氟斑牙流行的危险性较大.

    作者:余波;银恭举;张莉;韩旻雁;马建国;李世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2年广东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各地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按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全国第4次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实施意见>要求进行监测.结果盐碘中位数为33.4 mg/kg,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8.6%,碘盐覆盖率为93.23%;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70%;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4.50 μg/L,尿碘<50 μg/L的儿童占5.9%;水碘中位数为6.41 μg/L.结论虽然全省碘盐供应及病情基本稳定,人群尿碘水平下降至更理想的水平,但在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仍然存在非碘盐冲销现象,个别地区盐碘及尿碘水平仍有偏高趋势.

    作者:钟文;杨通;戴昌芳;陈泽池;吴景赠;吴锦权;刘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1年四川省凉山州硒盐预防克山病效果分析

    目的提高四川省凉山州克山病病区居民硒营养水平,控制小儿亚急型克山病(亚急克)的发生.方法在凉山州的西昌县等6县(市)供应含7~11 mg/kg亚硒酸钠的硒碘盐,并进行儿童发硒水平及病情监测.结果 2001年与2002年相比,儿童发硒均值由0.164 7 mg/kg提高到0.235 6 mg/kg,食用盐硒均值由0.003 2 mg/kg提高到4.687 8 mg/kg,亚急克年发病率由1.27/10万降为0.53/10万;2001年亚急克病死率62.50%.结论食用盐加硒可以改善人群硒营养,使克山病、特别是小儿亚急克的发病率降低.

    作者:蔡卫;夏正国;邓佳云;胡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