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研究进展

蓝宏荣;连婉仪;吴允波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白疕, 中医外治
摘要:本文对近五年来中医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搽法、中药熏蒸法、中药药浴法、中药塌溃法、自血疗法、针灸疗法等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现代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概述,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发展方向.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养血润肠汤治疗阴血亏虚型老年习惯性便秘50例

    目的:观察自拟养血润肠汤治疗阴血亏虚型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阴血亏虚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以自拟养血润肠汤治疗;对照组以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疗程均为15d,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60%,显效率为20%,好转率为16%,随访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治愈率为2%,显效率为16%,好转率为74%,随访复发率为93.48%.结论:养血润肠汤治疗阴血亏虚型老年习惯性便秘治愈率及好转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邓仰刚;傅萍;邓露露;易小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益气化瘀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

    冠心病心绞痛正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良反应,中药在此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避免很多副作用.源于冠心痛心绞痛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采用益气化瘀法临床效果颇佳.益气化瘀法是中医“八法”中补法与消法的结合,益气药与活血药同用共奏益气化瘀之效,使气行血行,气血通畅,诸症可除.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凡属气虚血瘀者应用此方法均可奏效.

    作者:董文秀;张世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PLC法同时测定栀子胶囊中栀子苷和葛根素含量

    目的:建立栀子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栀子和葛根的有效成分栀子苷和葛根素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确定同时对两种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栀子苷在0.0531~5.31μ g/mL、葛根素在0.0288 ~2.88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栀子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2%(RSD=0.58%,n=6),葛根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41%(RSD=0.60%,n=6).结论:建立的方法分析效率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作者:周美娟;胡浩武;沈丽琴;耿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1则

    《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称为经方,具有组方严谨,药简价廉,方证一体的特点.本文运用经方思维对溃疡性结肠炎验案进行浅析,并阐述其病因病机、组方原则及治疗效果.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了经方辨证立法独特,处方用药详备,治之效验.至今仍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方,且被古今临床医家所推崇的主要药方为黄土汤、乌梅汤、白头翁汤.

    作者:朱治铭;叶平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列缺配照海临证举隅

    列缺、照海属八脉交会穴,分别通于任脉、阴跷脉,其经脉之气合于胸膈、肺系、咽喉.二穴合用具有滋阴降火之功.通过对列缺配照海的临证病案分析,为证属肺肾阴虚病症的针灸选穴提供参考.

    作者:邓陈英;刘建武;黄征;郑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黄利兴闻咳嗽声辨治肺系病证举隅

    临床上咳嗽声音类型非常丰富,且声音的特征突出了主症鉴别,对辨证有关键作用.黄利兴副教授深入探索不同中医证型咳嗽症状缓解变化的声学规律,通过定量分析不同中医咳嗽证型的咳嗽声音,搭建中医咳嗽证型与声学指标的对应关系,并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方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张力刺激对经脉筋膜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亚基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张力刺激对来自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整合素β1亚基的影响,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佐证针推基本机械力学感受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不同强度的张力对培养的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施加单次和多次刺激,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表达情况通过荧光显微镜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观测.结果:跟空白对照组相比,在不同的刺激强度因素和刺激次数情况下,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荧光密度表达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1).结论:在张力刺激作用下,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表达量发生了改变,在微观力学上可能揭示针推张力刺激在经脉组织细胞中信号感受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作者:熊江艳;陈波;刘峰;胡铁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李明富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1则

    李明富,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现将其辨治窦性心动过缓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左冠超;李果;任佳辉;齐鸣;李胜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饮片鹿血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为中药饮片鹿血晶的鉴别,建立PCR检测方法.方法:分别提取鹿血、牛血、猪血、鹿血晶和它们的混合物的基因组,然后加入相应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和产物检测.结果:用鹿、牛和猪的全血提取基因组后进行PCR扩增,扩增后它们各自PCR产物的大小分别为鹿408bp,牛271bp和猪149bp;用鹿特异性引物,扩增不同动物血液来源基因组,结果显示该引物对鹿血具有特异性.选取市场上两个生产厂家的鹿血晶,经PCR检测,均检出鹿特异性目的条带.结论:用PCR的方法鉴别中药饮片鹿血晶的真伪,是一种客观可靠的方法.

    作者:沈海英;鲍方名;顾珉;张国林;黄依雯;李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失语60例

    目的:观察针刺风府、哑门等穴位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脑卒中后失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失语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治疗失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封丽华;王河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江一平治疗口舌诸症验案举隅

    江一平教授临证详察病因病机,辨证明确,熟谙成方而不拘于成方,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总结了江一平教授治疗口腻症、口疡症、口干症、口臭症及口中异味症的临床经验.

    作者:魏鹏辉;邓陈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旴江喉科流派对艺术声病的分类辨识及分证辨治(续一)

    江西的旴江流域是我国戏曲和喉科成长的摇篮.“戏曲”一词早由宋代盱江流域南丰人刘埙提出.我国早的喉科医生范叔清(元代),著名戏曲大家汤显祖(明代),都诞生在吁江流域临川.旴江流域戏曲和喉科的繁荣促进了医家对艺人声病(艺术声病、艺术嗓音病)防治的积极探索,也由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目前中医诊治声病仍停留在对声喑(喉喑)的声嘶、声哑的辨治上,缺乏更为精确的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笔者发掘和传承旴江医学喉科流派诊治艺人声病的经验,倡导旴江喉科的艺术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对声怯、声弱、声暗、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等16种艺术声病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形成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方法,冀希为临床诊治职业性声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谢强;卢娜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情志调理辅助治疗痤疮30例

    目的:观察调理情志对治疗痤疮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辅以调理情志的指导.结果:30例痤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在治疗痤疮患者过程中,辅以调理情志可有效提高疗效.

    作者:边晶;李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连方中药调周疗法治疗经后三期经验

    概述连方教授月经调周“八期理论”关于经后三期的治疗机理,阴阳消长特点及临床调周治疗应用经验.

    作者:刘耀先;连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论“外三阳五会”

    世人皆以“外三阳五会”为百会穴之别名,笔者认为非仅指百会一穴而言,而是指百会、水沟、少商、涌泉、厉兑、隐白、少冲共七穴的一组腧穴.

    作者:周秀娟;李季;赖祥俊;吴扶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患病人数的日趋增多及并发症的日益复杂,中医在防治及延缓其并发症方面逐渐突显优势.近年来,中医重视从脾胃方面改善2型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从脾胃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刘亚梅;付雪聪;李凯晴;谭万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当归多糖对结肠炎小鼠peyer's patches结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小肠peyer's patches结(PP结)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50只雄性小鼠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对照组(model)、当归多糖低剂量观察组(low)、当归多糖高剂量观察组(high)、柳氮磺吡啶阳性对照组(SASP),采用传统的TNBS乙醇复合法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给药7d后,观察小鼠病理组织学变化,并分离其小肠上皮淋巴细胞,检测各种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各观察组结肠指数、结肠损伤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或P<0.05).同时当归多糖在一定的剂量下,可明显下调PP结中CD4+、CD8 +T细胞水平(P<0.01或P<0.05),且高剂量组可降低CD4/CD8水平(P<0.05).结论:当归多糖可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粘膜损伤,且缓解作用可能与调节结肠炎小鼠小肠PP结淋巴细胞亚群平衡、纠正肠粘膜免疫状态的紊乱有关.

    作者:潘琦虹;李燕珍;刘端勇;赵海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RP-HPLC法测定知柏地黄丸中熊果酸含量

    目的:对知柏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结果:熊果酸在0.50μg/mL~10.00μg/mL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9%,RSD为0.67%(n=6).结论:该方法检测结果稳定、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作者:吴莉;江伟;刘永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UHPLC/Q-TOF-MS/MS快速鉴定瓜馥木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MS)联用技术,对瓜馥木根和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100 mm× 2.1 mm,1.7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运行时间40 min,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初步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可作为瓜馥木化学成分的一种快速鉴定方法.

    作者:李晓芳;刘翔;李立芳;邓红;张建康;叶凤玉;欧阳挥;叶喜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研究进展

    本文对近五年来中医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搽法、中药熏蒸法、中药药浴法、中药塌溃法、自血疗法、针灸疗法等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现代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概述,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发展方向.

    作者:蓝宏荣;连婉仪;吴允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