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国明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以益气健脾、疏肝解郁、调和脾胃、扶正祛邪、补气降逆为治疗乳癌化疗呕吐的主要原则,应用中药、针灸、中成药等多种手段,疗效显著.
作者:郭睿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补气活血汤对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兼有血瘀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补气活血汤可降低慢性肾炎辨证属脾肾气虚兼有血瘀患者的尿蛋白,延缓肾功能的下降.
作者:王晓星;刘贤亮;郑昌志;李传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目前西医采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泰必利、氟哌啶醇等,药物副作用大,疗效不佳,不适于长期服用.笔者应用针刺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旴江医学是我国重要地方医学流派.明代旴江名医龚居中笔耕不辍,平生著作颇丰,尤以<红炉点雪>对后世影响较大.其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痰火即劳瘵证治以及养生抗衰老方面,对针灸及临床各科均有心得.建国以后,国内学者发掘整理古代医学遗产中,对龚居中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但也存在某些不足.本文系国内对此进行慨述.
作者:徐春娟;裴丽;陈荣;曹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加十二指肠半结扎术建立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6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假手术组(n=17)和实验组两组(每组17只),以相同的方式复制动物模型后分别给予疏肝和胃方中药和达喜灌胃(各17只).测定大鼠食管下段pH值及胃液pH值,在光镜下观察食管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和放免的方法检测环氧合酶(COX)-2和前列腺素(PGE2)在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组织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实验组比假手术组食道下端PH降低(P<0.01),而胃液PH升高(P<0.01).(2)中药组、西药组较模型大鼠食管粘膜炎症明显改善(P<0.01).(3)在正常组大鼠食管组织中COX-2无表达,模型组表达阳性,且显著高于中药组COX-2的表达(P<0.01).(4)模型组比正常组大鼠食管粘膜PGE2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和胃方能改善RE大鼠食管粘膜的病理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控模型大鼠食管粘膜COX-2的表达,下调PGE2的含量,减轻食管炎症.
作者:程艳梅;王高峰;王宏伟;孙永顺;孙曼平;朱生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医症状对于证候有着一定的重要程度,在建立规范数据库的基础上,以<方剂学>中正方信息为实验数据,引入TFIDF方法得到正方主治症状对于证候的重要程度的客观值,并总结特征症状对于证候的权重应大于平均权重,由此可发现证候的特征症状范围.
作者:杨霞;邹圣容;王燕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治法属于反治法.罗陆一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中医理论深厚,笔者有幸跟师罗教授,现将其在临床中应用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治法验案数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借鉴参详.
作者:邢洁;罗陆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支持向量机用于中药药性判别中的可行性,探索中药基原性状影响药性的共性特征及其规律性.方法:收集<中华本草>中收录的药性明确、基原性状详尽且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药1 728种,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与药性有关的性状指标,再以支持向量机对中药药性判别分类.结果:构建了含有24个基原性状指标与药性相关性分析的判别模型;测试组864种中药中,热性药的判别正确率为67.99%,寒性药的判别正确率为77.05%,整体正确率为73.61%.结论:24个基原性状指标与中药药性有关,支持向量机能够进行药性快速识别.
作者:王鹏;王振国;薛付忠;商庆新;张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期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病机多以肠腑湿热为主,兼有脾虚不运,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兼健脾行气;缓解期病机则以脾肾阳虚为根本,可兼夹有湿热、瘀血、积滞等病理因素,治疗上当以温补脾肾为主,佐以祛湿消瘀.
作者:曹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弱视是一种先天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由于进人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视觉剥夺)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的疾患.一般眼科检查无任何器质性损害,常以功能性因素为主[l],弱视患病率为0.14%-4.32%[2].中华眼科学会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1985年在全国各地普查37 745名受检儿童中,弱视占2.8%.全国约4亿儿童估计有1千多万儿童患弱视,为数相当惊人.因此弱视的发现与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彭智谋;朱优凤;陈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皮质激素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以来,其显著的治疗作用使之成为临床救治危难重病的常用药物,而其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所造成的大量副作用又令人望而生畏.糖皮质激素对许多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重要.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系统性血管炎等的治疗中起着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的作用;而在病情严重活动状态的时候,大剂量激素的冲击治疗更是起着挽救生命的作用.
作者:张艳珍;喻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并发肾性贫血,中医学认为肾精亏虚瘀毒内阻为本病致病原因,笔者采用中药补肾通络汤,肾区离子导入的方法,对28例维持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两项指标,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柳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肾康注射液,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65.5%.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确切.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二至五叶汤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31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二至五叶汤,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去女贞子、旱莲草,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74.14%,总有效率为88.79%,对照组治愈显效率46.09%,总有效率70.43%,两组治愈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至五叶汤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徐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发表于2005-2010年运用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相关疾病的文献.方法:收集2005年-2010年的相关文献,对设计方法,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99文献说明随机原则;34篇文献应用到2种以上的诊断HP的检验方法;46篇文献说明中药能够提高HP的根除率,且多为中西药的联合应用.结论:单纯应用中药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HP的根除率.
作者:姜立根;刘华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晕动症水湿内盛型患者的疗效.方法:晕动症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乘车为例),治疗组平时进行预防治疗,出现晕车症状时立即服用五苓散.结果:治疗组对晕车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对晕车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41.2%,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五苓散对晕动症水湿内盛型患者的晕车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运;薛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维生素C、钙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我科协定方(皮肤外洗2号方)中药药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7%,对照组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皮肤外洗2号方中药浴治疗慢性湿疹较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冬香;龚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证治验,发现本病的中医病机为瘀毒内伏,日久可累及脾肾而见气血阴阳亏虚之证,进而提出治疗本病应以活血化瘀为基础的分期辩证施治,即早期宜解毒化瘀为主,晚期宜补脾温肾为主,中期则应权J寒热、衡虚实而灵机活法.基于本病分期辨证的治疗模式,探讨中药对免疫双向调节的特色和优势.
作者:王艳艳;扈晓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拟以固本通络方联合阿斯匹林+尼莫地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提高其疗效,以降低TIA的复发率及致脑卒中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可以更有效改善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P<0.05),降低血液粘滞度(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治疗中风先兆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改善脑循环,减少发作频次,消除症候表现,提高中风先兆的疗效(P<0.01).
作者:黄坤;刘进德;叶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s,OA)逐渐成为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关节镜术在膝骨性关节炎1、2、3期阶段诊断明确、疗效直观,能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程的发展.自2010年5月-2012年1月,我院采用关节镜术治疗1、2、3期骨性关节炎,术后应用活血利湿法治疗术后下肢肿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岗;钟世荣;李文;许小兵;黎升;谢品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