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彦成;黄南平;黄有根;胡妮霞
半身汗出的特点是指以鼻脐为正中线,一侧汗出,一侧无汗者.笔者以中医药治疗本病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6~59岁,病程5~12年.辨证分为5型,其中阳明热盛证2例,肝经郁热证4例,阴虚内热证5例,气血两虚证4例,阳气亏虚证3例.
作者:谢华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笔者用黄连温胆汤加减着重从痰论治本病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中风患者104例,年龄50~70岁,男81例,女23例,其中脑梗死82例,脑出血10例,脑栓塞1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诊断参照全国第3次脑血管学术会议所定标准.
作者:王玉;谢玲;苏再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心血管疾病.本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既往多责于肝阳、肝风、痰浊、瘀血为本病的病机,论治上以潜阳、息风、祛痰、化瘀等为法.笔者经多年临床验证,应用活血通络汤治疗Ⅰ-Ⅱ期高血压病4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勤;刘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手术技巧.方法:对2001年3月~2006年3月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6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450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2个月.除在术中有3例神经根牵拉损伤、2例出现马尾神经损伤引起下肢麻木、2例硬脊膜撕裂、脑脊液外漏、皮肤迟愈合外,其余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术后无并发症.临床疗效有优422例(93.8%),良25例(5.5%),差3例(0.7%),优良率99.3%.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掌握好适应症基础上,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吕一;王龙剑;余兆仲;傅宏;徐国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2007年4月28日晚8时,钱某吃过土郎中给的草药瓜木侧根、须根后,于晚上9时许感到头昏、乏力,晚上11时许出现呕吐、四肢无力、胸闷气逼,于29日上午10时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而土郎中以前也用此草药给人治伤痛却没有中毒死亡,就认为不是自己给的草药瓜木侧根、须根引起的钱某死亡.从而产生医疗纠纷.
作者:姜燕;段韵;王洪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褥疮是长时间卧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肿瘤晚期患者,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降低生存质量,甚至因感染导致败血病而危及病人的生命.我科自2001年2月以来,采用百多帮软膏合复方新诺明粉末治疗Ⅱ期以上褥疮,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华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笔者用自拟方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良好,为进一步了解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我们做了有关研究,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随机收集152例乳腺增生病例,年龄大者46岁,小者25岁,平均33岁.
作者:李建国;吴国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将自制硅胶压迫引流管应用于痔术后大出血,止血效果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10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4~66岁,平均45岁.均为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其中痔注射4例,痔剥扎术后6例.入院3例血压低于60/40 mmHg,本组患者均无凝血机制障碍.
作者:李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5年7月~2007年7月,我们用归肾丸合热敏灸治疗卵巢早衰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2005年7月~2007年7月就诊于江西省中医院门诊的卵巢早衰患者,年龄28~40岁,平均(34.56±5.14)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18.56±13.18)个月.
作者:蒋贵林;王转丽;刘晓燕;王晨媛;黄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烧伤系列宝是由十三味中草药组成的复方制剂,由黄芩、地榆、大黄、黄柏、紫草、虎杖等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止痛之功效.对治疗烧伤、烫伤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能够促使毒素快速排泄,具有减少疼痛,快速愈合,深Ⅱ.烧伤不留疤痕的功效.为控制其质量,用HPLC法测定烧伤系列宝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巩福恒;巩军;高长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病例介绍李某,女,30岁,2003年5月27日初诊.患者于2003年3月突觉胸闷,呼吸困难,稍有心慌,至南京市鼓楼医院经骨髓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见骨髓纤维化,血小板高为1 300×109/L,住院服用羟基脲0.5 g,2/日,注射干扰素1个月,仍难控制,1周须行2次血小板去除术.近2个月来月经逐渐减少,现1天即净,色暗黑,有块,经常形寒,怕风,胃寒腰冷,大便日2~3次,成形,食纳良好,厌油腻,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辨证属阳气不足,瘀血内阻.
作者:杨月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郁证系情志所伤,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郁者滞而不通,郁则气滞,气滞久则化热,热郁则化火,使升降之机失度[1].人体阴阳偏颇,脏腑气血失调而从肝经开始出现病变.本病临床以中青年为多,男女皆可出现,但以女子为常见.由于病程有新、久,体质禀赋有差异,因而症状上各不尽同,在临床上分轻、中、重三种类型辨治,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燕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自1998~2005年,我们运用温肾排石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100余例,资料完整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患者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28~68岁.病程20天~4年;其中肾结石6例,输尿管结石13例,肾结石并输尿管结石42例,膀胱结石3例;伴肾积水21例;有手术史12例;肾损伤者8例.
作者:黄有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笔者在临床中常运用痰瘀同治之法,治疗内科杂症屡获良效,滋介绍数则如下:1 脂肪肝(胁痛)章某某,男,47岁,农民,2006年4月21日初诊.右胁部疼痛伴乏力、纳差、便溏3月余.某医院彩超检查示:肝外形增大,右肝斜径17.2 cm,形态饱满,肝回声细密,后场回声衰减,血管网模糊不清.
作者:张铁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现任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名誉校长的傅淑清教授是江西省名中医,全国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对于儿科疾病的诊治,可谓得心应手,笔者有幸跟师学习.2007年5~8月期间,老师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肺炎喘嗽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经对症治疗,大多可治愈,但易复发.多次复发,久治不愈者称为顽固性网球肘.临床发现顽固性网球肘常合并同侧颈、肩及肘外侧疼痛,笔者认为这与颈5~6脊神经根受卡压有关.临床36例患者经推拿治疗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军;应彬彬;李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80年代初,作为文革后首届中医学院在校生,根据组织安排,我随江苏名老中医、南通市第二医院陈伯涛主任医师学习,获益不浅,毕生难忘.先生对仲景学说有独特研究,在经方今用方面颇有造诣.而今业师仙逝,缅怀之余,惟愿其学术为后人光大,才是对先生好的纪念,是故今将当年在业师悉心指导下,于古方今用之临床体会整理一二,掇拾于兹:
作者:程大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邵荣世主任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内科,尤精脾胃.本人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老师脾胃病用药经验略举一二,以餐同道.
作者:顾庆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炎2号对原发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45例和对照组(B组)30例.B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A组口服肾炎2号,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症状、血尿、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6.6%,B组为5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肾炎2号能明显改善病人症状,降低血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炎2号治疗原发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赵新广;王暴魁;张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新斯的明三阴交封闭与肌肉注射治疗肛门手术后尿潴留效果.方法:将肛门术后尿潴留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4例应用新斯的明三阴交封闭治疗,B组41例应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结果:A、B两组自行排尿的有效率分别为97.73%、85.3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斯的明三阴交封闭治疗肛门术后尿潴留的效果优于肌肉注射法.
作者:陈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