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脂肪肝42例

王珏

关键词:脂肪肝, 中医药疗法, 枳术汤合升降散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或由于各种疾病的影响,以及先进的诊查技术的出现,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日渐增多的倾向。近年来,运用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临 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范建高等主编的《脂肪肝》标准制定:(1)年龄30~70岁;(2)右胁肋部时有隐痛……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减肥煎剂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研究

    我们从1999年1月~1999年11月,用减肥煎剂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100余例,并与轻身减肥片对照,现将59例资料完整的患者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我院综合科收治的14岁以下患儿。采取双盲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12.08±1.56)岁;轻微肥胖10例,中度肥胖13例,重度肥胖4例。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11.96±1.34)岁;轻度肥胖12例,中度肥胖10例,重度……

    作者:易献春;刘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脂肪肝42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或由于各种疾病的影响,以及先进的诊查技术的出现,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日渐增多的倾向。近年来,运用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临 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范建高等主编的《脂肪肝》标准制定:(1)年龄30~70岁;(2)右胁肋部时有隐痛……

    作者:王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男性不育与性功能障碍的中医诊治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青壮年疾患,其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常不令人满意,暂时性治愈后又易复发。症状极不典型,表现各异。临床以会阴、睾丸、耻骨上、腰骶部疼痛,尿涩痛、余沥不尽,尿道常有白色粘液性分泌物溢出,可伴性功能障碍或男性不育、神经衰弱等症状。本病对人体危害虽不严重,但对患者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本病属中医学“淋浊”、“精浊”范围。其病机总由湿热袭于脾、肝、肾而蕴于下……

    作者:田质让;田映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固定支架加中药外敷治疗胫腓骨骨折不连

    1 临床资料 31例均为本院1995~1999年期间住院病人,均为单侧胫腓骨骨折,入院前24例采取夹板固定治疗,7例未得到及时治疗,骨折后均达8个月以上,假关节形成,不能下地行走,来本院求诊,经摄X线片显示:胫骨骨折断端有间隙,无明显骨痂形成,大部分髓腔封闭,证实诊断为胫腓骨骨折不连。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4~67岁。 2 治疗方法 选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常规消毒、铺巾,局……

    作者:聂海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分型辨治结合调周治疗慢性盆腔炎33例

    慢性盆腔炎症状散见于中医学带下、腹痛、不孕、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等病证中。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标实主要为湿、热、瘀、滞。 笔者在1998年3月~2001年6月的临床过程中,根据此病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采用分型辨证施治结合调周的方法,治疗33例患者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3例,全部为妇科门诊病例。年龄22~30岁11……

    作者:王应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从一项针灸治疗腰突症的科研成果看无创痛穴疗的前景

    无创痛穴疗法是著名针灸学家魏稼教授创立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影响颇大。它从现代人注重舒适、多数病人惧怕针灸的“创痛”的现状出发,在发挥穴位疗法优点的同时,解决针灸“创痛”的缺点。具体方法为利用热、光、电、磁、声、机械及药物有效成分等作用于穴位,产生多种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我们在完成一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临床科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患者对无创痛疗法的渴求,同时有创痛的针刺在当今临床仍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无创痛穴疗法未来发展的走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蒋松鹤;叶天申;郑余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脑震荡32例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外伤性脑震荡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系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8~78岁,平均为42岁;32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CT示颅内脑实质未见异常。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赤芍9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老葱3……

    作者:阳启进;张立新;董松林;祁兆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祛风药临床应用

    风邪致病,可自外而入,亦可由内而生。外风易与它邪兼夹为患,成为风寒、风热、风湿等;内风则因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调而生于内。由此导致了风邪为病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祛风药也因之分列于药物学的各个章节而未专列条目,如祛风除湿、镇肝熄风等。可见祛风药的临床使用是很广泛的。如表现为震颤、强直、口(口呙)、痉挛、瘅、痒等的病证均可用祛风药治疗。临诊时,对风邪致病特点典型的病证,……

    作者:赖冬平;张宜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源性腹泻的中医治疗

    肝源性腹泻是指由肝脏实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慢性腹泻,其临床症状常有上腹不适、嗳气食少、胸胁胀闷、大便稀溏不爽,多在清晨起床后或早餐后连续2~3次,且便量不多。因本病症状较轻,易被慢性肝病原来的消化道症状所掩盖,故在临床上医患双方常常不引起重视而影响肝病的康复。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大多使用胃粘膜保护剂、抗生素、维……

    作者:祝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试论声音嘶哑的综合治疗

    声音嘶哑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喉喑”范畴。根据病程的长短和病因又有“暴喉痦”、“久喉瘩”、“子瘤”、“产后瘖”、“肝郁失瘖”之称。我科近两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声音嘶哑,疗效颇佳,兹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短者2天,长者3年。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广州……

    作者:肖辉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骆氏治疗原发不孕症经验

    上海松江骆氏中医妇科历史悠久,始于清代,盛于民初,在江、浙、沪地区有一定影响。骆氏妇科主张从整体观念辨证出发,证病结合,灵活多变,区分虚实,标本兼顾,在治疗原发不孕症中常获良效。 1 种子从调经着手,标本兼顾 不孕症常常与月经病关系密切,要求孕育,调经是先决条件。《妇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

    作者:骆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保产无忧散用于产科30例临床观察

    妇女一生中都会经过分娩,它给孕妇带来将为人母的喜悦,同时孕妇也感到恐惧、焦虑,本人将保产无忧散加减运用于先兆临产的孕妇30例,能缩短孕妇临产的时间,减轻孕妇恐惧、焦虑心理,加速产程进展,并设对照组30例,结果显示保产无忧散加减方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60例均为我院住院单胎先兆临……

    作者:樊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拟葛根骨碎补汤综合治疗混合型颈椎病84例

    自1998~2001年间,我们应用自拟葛根骨碎补汤综合治疗神经根型合并椎动脉型的混合型颈椎病84例。现小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8年~2001年间共收治混合型颈椎病人168例,男130例,女38例;单侧神经根型伴椎动脉型158例,双侧神经型伴椎动脉型10例;病程7天~3个月,平均1个月。将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病人各84例。其中A组男6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23±11.87)岁。B组男……

    作者:李运泉;潘国英;张红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治验四则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组成,擅治“胸中血府瘀血之症”,功专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笔者临证对此方应用极广,疗效颇佳,今举验案四则。 1 头痛 王某,女,40岁,2001年8月1日就诊。述半年前因外伤出现头痛、头晕,痛时服去痛片,症状有所缓解,近半月头疼加重,固定于右侧,痛如针刺,失眠,烦躁,记忆力减退,大……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消风汤治疗荨麻疹48例

    荨麻疹系皮肤粘膜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中医学称之为“阅(疒咅)瘤”、“风疹块”、“瘾疹”,俗称“鬼脚印”。其本在风。笔者在临床上自拟消风汤治疗荨麻疹48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13~65岁,病程3天~3年;急性21例(病程少于2个月),慢性27例;皮疹瘙痒48例,皮肤划痕症(+)29例,伴胃肠……

    作者:曹德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与手法治疗颈椎病

    1989年~1999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与手法治疗颈椎病1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男性49例,女性57例;年龄23~75岁;疗程15天~12年。职业:干部或脑力劳动者76例,工人21例,农民9例。病因为头颈部外伤史6例,慢性劳损92例,原因不明8例。分型:颈型18例,神经根型67例,椎动脉型16例,混合型5例。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颈肌紧张,椎旁压痛,颈背或颈臂部不适、疼痛、麻木,颈项活动障碍等症状。均经X片……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临证运用三则

    补阳还五汤出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主要用于“因虚致瘀”的中风后遗症,能够起到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但笔者未局限于该方方义及其适应证,思其方剂基本原则为“活血化瘀”,在临证时广泛运用于各种具有“气虚血瘀”病机的病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举三则如下: 1 冠心病心绞痛 金某某,男,67岁。2000年5月入院。自述反复发作胸闷痛3年,加剧4天。ECG:部分T波改……

    作者:陈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柴胡、利巴韦林加紫金锭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儿童为高发群体,我们曾采用多种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其中柴胡、利巴韦林加紫金锭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将1998年3月~2001年3月儿科门诊首诊流行腮腺炎患儿8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予柴胡2 mL肌注,……

    作者:廖剑平;陈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附子理中汤验案二则

    1 心绞痛 王某某,男,48岁,工人,1999年4月28日初诊。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0天,近日加重,每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1~2分钟。患者面色灰暗,精神不振,胸闷,心悸,心痛彻背,脘腹痞胀,肠鸣便溏,形寒肢冷,脉沉细弦,舌淡略紫、苔薄白。血压18/1l kpa,心电图示V_(4~6)T波倒置,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服地奥心血康、丹参滴丸效果一般。证属中阳虚损,阴寒内盛,寒饮停滞,阻遏胸阳。治宜振奋阳……

    作者:陈东成;陈已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桂枝茯苓丸临床新用

    桂枝茯苓丸原治疗妇人瘀血留结胞宫,致妊娠胎动不安、腹痛漏下之证。功效活血化瘀,缓消癥块。笔者宗其方义,辨证用于各科临床,屡获良效,兹撮取数案,简介如下: 1 冠心病(胸痹) 刘某,女,52岁,1992年4月28日入院。主诉:心悸、胸闷时作2年。症见:左侧胸部刺痛时作,左腋下闷痛、气短、心悸,早晨尤甚,纳差,大便溏,舌暗红,苔白腻、后根微黄,脉……

    作者:田平林;黎志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