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味地黄汤临床运用举隅

王志军;吴曼玲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 临床应用
摘要:1 糖尿病 谢某某,男,50岁,干部,1997年8月21日初诊。半年前自觉口干,饮水量增多,小便频数,形体消瘦,经本市某医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经住院治疗3个月好转而出院。出院不久,病情依故,虽经中西药治疗,仍未能控制,遂求治于余。刻诊:形体消瘦,口干唇燥,多饮,尿频量多,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身困乏力,舌红,脉沉细数。查尿糖++,空腹血糖9.6 mmol/L。诊断:消渴(下消),证属肾水不足,虚……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茯苓丸临床新用

    桂枝茯苓丸原治疗妇人瘀血留结胞宫,致妊娠胎动不安、腹痛漏下之证。功效活血化瘀,缓消癥块。笔者宗其方义,辨证用于各科临床,屡获良效,兹撮取数案,简介如下: 1 冠心病(胸痹) 刘某,女,52岁,1992年4月28日入院。主诉:心悸、胸闷时作2年。症见:左侧胸部刺痛时作,左腋下闷痛、气短、心悸,早晨尤甚,纳差,大便溏,舌暗红,苔白腻、后根微黄,脉……

    作者:田平林;黎志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脉冲治疗仪加桑螵蛸散治疗小儿遗尿症93例

    自1999年10月~2001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用脉冲治疗仪加桑螵蛸散治疗小儿遗尿症93例,并设90例单用中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83例患儿均来自我院儿科门诊,诊断皆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男58例,女35例;5~8岁38例,9~12岁47……

    作者:梁惠英;刘洪峰;吴清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从一项针灸治疗腰突症的科研成果看无创痛穴疗的前景

    无创痛穴疗法是著名针灸学家魏稼教授创立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影响颇大。它从现代人注重舒适、多数病人惧怕针灸的“创痛”的现状出发,在发挥穴位疗法优点的同时,解决针灸“创痛”的缺点。具体方法为利用热、光、电、磁、声、机械及药物有效成分等作用于穴位,产生多种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我们在完成一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临床科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患者对无创痛疗法的渴求,同时有创痛的针刺在当今临床仍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无创痛穴疗法未来发展的走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蒋松鹤;叶天申;郑余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附子理中汤验案二则

    1 心绞痛 王某某,男,48岁,工人,1999年4月28日初诊。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0天,近日加重,每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1~2分钟。患者面色灰暗,精神不振,胸闷,心悸,心痛彻背,脘腹痞胀,肠鸣便溏,形寒肢冷,脉沉细弦,舌淡略紫、苔薄白。血压18/1l kpa,心电图示V_(4~6)T波倒置,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服地奥心血康、丹参滴丸效果一般。证属中阳虚损,阴寒内盛,寒饮停滞,阻遏胸阳。治宜振奋阳……

    作者:陈东成;陈已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六味地黄丸临证举隅

    地黄丸始载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用治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全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药组成,三补三泻,补中有泻,补而不腻,被后世医家广用于临床诸证,誉为“填补真阴之圣药”。笔者临证喜用此方,屡获良效,兹举案如下。 1 不寐证 吴某某,男,46岁,失眠8年,时轻时重,一直服用镇静安眠类药,近半年来,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曾以安定片加中药……

    作者:李泽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穿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2例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院对2001年1月~2002年2月收治的62例,分别用穿琥宁冻干粉针与病毒唑二药,随机分组治疗,加以对比观察,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病例为我院住院患儿及留观患儿,年龄3~13岁;男42例,女20例;发病急,腮腺肿胀、疼痛,其中单侧肿40例,双侧肿胀22例,体温在38℃~40℃之间。诊断标准按《实用儿科学》(诸福堂主编)的诊断标准。……

    作者:傅培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郭志远学术思想与经验

    郭志远(1939~ )教授、主任医师,为江西省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获“江西省名中医”荣誉称号。学术上崇奉仲景及锡纯学说,临床上强调兼收并蓄,注重中西医结合,长于肝胆及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兹就其学术思想与经验择要总结如下: 1 崇尚前贤,师古不泥 郭老治学严谨,对仲景学说有精深的研究,于经方的运用颇有心得,临床常以经方为主,然而在具体应用上,他又主……

    作者:郭一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55例

    跟痛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体形偏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居多,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在十多年临床实践中,本人以封闭、推拿疗法为主,辅以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5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5例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4岁;单侧患者46例,双侧患者9例;病程5天~8年;70%以上患者接受过中西药物、理疗等治疗;常因行走过多,或从事……

    作者:吴志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服大黄煎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自1997年6月至2001年12月,应用大黄煎剂口服的方法,对3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其临床改善状况、血浆中内毒素的主要成份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对WBC、血淀粉酶(RAMS)、尿淀粉酶(UAMS)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72例,全部系本院急诊病人,年龄在22~65岁之间。按Doll氏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2例,女23例;平均……

    作者:肖桂林;金益强;刘发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天麻首乌片治疗肝肾阴虚型不育症60例报告

    笔者在不孕不育门诊中,曾用天麻首乌片治疗肝肾阴虚型不育症60例,现整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诊断标准:夫妇结婚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不育,辨证属肝肾阴虚者。男性患者30例,精液常规分析连续3次有多项或单项指标异常,其中精子密度低症26例;无精子症4例;合并精子活动率或活动力低下者20例,合并液化不良者5……

    作者:施云;杨国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穴位皮内埋针治疗遗尿48例小结

    笔者在十余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运用穴位皮内埋针治疗遗尿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小4岁,大19岁;病程长15年,短半年;睡梦中遗尿,数夜1次或一夜1次,重者甚至出现一夜数次,大多数患者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困,失眠,多梦,困倦乏力,食欲减退,面色萎黄等症状。……

    作者:卞勇;胥加琴;倪金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减肥煎剂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研究

    我们从1999年1月~1999年11月,用减肥煎剂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100余例,并与轻身减肥片对照,现将59例资料完整的患者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我院综合科收治的14岁以下患儿。采取双盲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12.08±1.56)岁;轻微肥胖10例,中度肥胖13例,重度肥胖4例。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11.96±1.34)岁;轻度肥胖12例,中度肥胖10例,重度……

    作者:易献春;刘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内关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主治范围颇广。笔者在应用内关穴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临床体会,现择其要者,加以整理,报道如下。 1 配心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李某某,男,57岁。素罹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为阵发性发作,每发作则沿手少阴、厥阴经脉疼痛,心胸痞闷,如重压感,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弦。观其脉症,为气滞血瘀,胸痞疼痛,法当活血化瘀,通络……

    作者:金琛;刘振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

    近年来我们用中药脐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4年1月~2000年12月住院病例509例;年龄:≤1岁316例,≤2岁145例,≤3岁48例。发病时间3天~2周不等;春季发病184例,夏季79例,秋季91例,冬季155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为多。呕吐180例,腹胀157例,51例大便有白细胞,249例大便培养中有4例……

    作者:关锦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乳癖范畴。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近几年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并与消遥丸治疗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0例,病程<1年12例,1~3年24例,3~5年10例,>5年……

    作者:黄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青龙汤临床加减应用

    小青龙汤乃太阳病水饮咳喘证之主方,笔者于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属寒痰水饮内阻者,往往收效明显,兹介绍如下。 1 支气管哮喘 治疗35例,显效32例,好转2例,无效1例。 病例:何某某,男,78岁,1996年12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喘33年,加重10天,每遇寒冷加……

    作者:谢柳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源性腹泻的中医治疗

    肝源性腹泻是指由肝脏实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慢性腹泻,其临床症状常有上腹不适、嗳气食少、胸胁胀闷、大便稀溏不爽,多在清晨起床后或早餐后连续2~3次,且便量不多。因本病症状较轻,易被慢性肝病原来的消化道症状所掩盖,故在临床上医患双方常常不引起重视而影响肝病的康复。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大多使用胃粘膜保护剂、抗生素、维……

    作者:祝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消风汤治疗荨麻疹48例

    荨麻疹系皮肤粘膜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中医学称之为“阅(疒咅)瘤”、“风疹块”、“瘾疹”,俗称“鬼脚印”。其本在风。笔者在临床上自拟消风汤治疗荨麻疹48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13~65岁,病程3天~3年;急性21例(病程少于2个月),慢性27例;皮疹瘙痒48例,皮肤划痕症(+)29例,伴胃肠……

    作者:曹德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从脾论治糖尿病68例体会

    笔者多年来从脾论治糖尿病,采用健脾益气、养阴运津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均按1997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新建议而诊断,即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68例病人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在36~72岁,其中36~45岁12例,45~55岁26例,55~72岁34例,平均54.2岁;……

    作者:付志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尿道综合征17例

    尿道综合征,又称排尿困难综合征,是妇女临床常见病。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医药治疗17例(30~55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基本方:党参、炙芪、炒白术、炙升麻、柴胡、茯苓、泽泻、桂枝、生甘草、猪苓。舌红、口干或舌红、尖生刺、小溲短赤者,去桂枝,加生地、木通、淡竹叶;尿色黄、少腹胀者,加知……

    作者:朱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