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古人谈“和乐”平心,“淫声”致病

聂芳

关键词:和乐, 淫声
摘要:在春秋时代,晋平公得病,求医于秦,秦医和前往治疗,并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固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有繁手淫声,滔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己,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韬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其“中声”是指适中之声,不快不慢、不强不弱的由五声音阶作成的乐曲;“繁手淫声”则是指那些技巧复杂,音响杂乱的音乐,明确指出什么……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胡杰峰治痹证经验

    司师胡杰峰主任中医师,从医三十余载,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辨病,在痹证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分述于下: 1 乌头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 以腰痛牵及下肢,或屈伸不利,或麻木等为主症,或有闪伤劳累史,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药以制川乌、制草乌、白芥子、姜黄、麻黄、细辛、……

    作者:丁淑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40~84岁,平均55岁;其中基底节区脑梗死29例,丘脑梗死2例,小脑梗死4例,脑干梗死2例,多发性梗死10例;起病至用药时间6小时内3例,6~12小时11例,12~24小时25例,24小时以上8例。 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43~75……

    作者:丁丹;朱学鹏;王征;冷辉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痔术后尿潴留38例

    笔者自1998年7月至今,应用足三里穴位注射为主,配合八正散加减治疗痔术后尿潴留3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所治38例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21~30岁4例,31~40岁9例,41~59岁19例,60岁以上6例。其中混合痔手术者25例,肛裂手术8……

    作者:袁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面瘫60例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从2000年3月~2001年12月共治疗面瘫患者60例,均为单侧发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9~72岁,平均52岁;病程3~56天。 2 治疗方法 2.1 选穴 (1)近取患侧阳白、颧髂、颊车、地仓,远取对侧合谷。(2)近取头维、迎香、下关、大迎,远取足三里。……

    作者:许燕华;杨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顽固性心力衰竭或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尽管采用了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其他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药物等标准疗法治疗后,病情未见改善,严重症状依然存在,心功能仍处于Ⅲ~Ⅳ级者。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病,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人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且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认为顽固性心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诊断失误,认为患者有一些引起心衰的原因或并存的疾病未能发现和去除;二是治……

    作者:刘中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升降的理论实质及其特征

    “升降”是从理论思维上奠定了运动思想的一对范畴,它所反映的恒动观几乎贯穿于中医药学中的所有领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探讨它的理论实质及其特征,对于把握和正确运用中医药学中的辩证法和方法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升降范畴的理论实质 1.1 “升降”是属性范畴 “升降”作为一对属性范畴,是以一般运动的特……

    作者:曾宪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引火归元敷涌泉

    笔者近5年来对虚火上炎引起的头痛、鼻衄、口疮、不寐等运用中药外敷涌泉,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年来共治疗头痛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0~60岁,病程2~10年;鼻衄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6~65岁,病程1~6年;复发性口疮9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5~50岁,病程1~3年;不寐12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0~68岁,病程1~3……

    作者:吴元祥;仲润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加灸足三里治疗糖尿病腹泻临床观察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发病率达16.7%。这类病人一般病程长,病情重,多发生在发现糖尿病8年以上的患者,且多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自1996年以来我们治疗观察了33例糖尿病腹泻病人,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人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加……

    作者:高包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近视有效穴位新探

    笔者自1984年至今,摸索探讨一种针刺治疗近视的有效穴位组合,治疗青少年真、假近视71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10例均系门诊患者,并有完整记录。男380例,女330例,共1382只眼(其中有38只单眼……

    作者:陈世红;陈小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治糜灵栓用于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4年4月~2000年10月应用治糜灵栓[ZZ-4158-吉卫药准字(1996)第430868号纯中药制剂]治疗宫颈糜烂60例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9年4月~2000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年龄19~57岁,经宫颈刮片检查未见异常细胞,分泌物检查除外真菌、……

    作者:周伟;龚葵;李金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重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系由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所致,终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为DM致死的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DN有独特疗效,近年来此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5年来国内主要中医刊物有关中医药治疗DN的文献作一概述。……

    作者:顾剑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妊娠发热不退30例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方,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探究,以本方加减治疗妊娠发热不退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年龄22~30岁,妊娠5个月6例、6个月8例、7个月9例、8个月7例;所有病例均未查到疟原虫,白细胞总数偏高者17例,正常者13例;病程长3个月,短20天;30例患者均用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

    作者:龚苏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生殖器疱疹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第二代性传播疾病。本病全球流行,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生殖器疱疹原发感染者症状较重,在局部出现多个丘疹、水疱或脓疱,继而糜烂或溃疡,并伴瘙痒或疼痛,可有发热、头痛及肌痛等全身症状。在中医学中生殖器疱疹属于“热疱”、“阴疱”、“火燎疱”、“照水嘘”、“疳疮”的范畴。……

    作者:龚丽萍;黄东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毒症辨证施护的体会

    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不愈,导致肾脏的排泌功能受到损害,使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伤,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甚至发生酸中毒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危及病人生命而致死亡。 肾脏病患者一旦进入了尿毒症期,对患者本人及其亲属朋友的打击是很大的。许多患者平时疏忽……

    作者:饶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总目次、启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夹板合长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

    我院自1999~2001年共收治尺桡骨干骨折24例,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合长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4例中男16例,女8例;年龄8~52岁;尺桡骨干双骨折14人,单纯桡骨骨折6人,尺骨干骨折4人;横形骨折10人,斜形骨折14人;2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就诊时间于伤后1~5天,平均2天。……

    作者:余万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通络开痹片致中毒急救1例

    通络开痹片系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药,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散结之功,其主要成分为马钱子粉、川牛膝、当归、全蝎等。常规用量:每日1次,每次3片。虽使用说明提示个别患者可以发生头晕,舌、唇麻,肌肉抽动,全身发紧感,但临床运用出现不良反应者极少。笔者近两年临证用该药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共35例,遇上1例因过量……

    作者:林元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立位和掌屈尺偏位固定Colles骨折对照观察

    Colles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以往常采用掌屈尺偏位固定。我院自1991~2000年间治疗Colles骨折60例,30例采用中立位固定,30例采用掌屈尺偏位固定,经3个月~1年随访,发现前者并发症明显减少,疗效较佳。 1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25~75岁,平均56.2岁;右腕41例,左腕19例;粉碎性骨折22例,伴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14例,单纯性骨折24例;病程……

    作者:顾听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血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血康胶囊由单味中草药肿节风经提取、加工而成,为血康口服液改剂型研制的中药四类新药,功能为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止血。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其质量,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的反丁烯二酸的含量;用薄层色谱对制剂进行了薄层鉴别,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指标和方法。……

    作者:陈根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唐汉钧治疗外科杂病经验拾萃

    上海中医药大学唐汉钧教授从医近40年,擅治外科杂病。其临床精于辨证,内外合治,选方用药有理有据,运用灵活,每有独到之处。本人有幸跟师于唐教授,感受颇深,兹将其治疗外科杂病的部分经验整理介绍如下,以窥一斑。 1 桥本氏甲状腺炎 李某,女,46岁,因右颈部肿块4月余于2002年……

    作者:王万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