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秦薇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冠脉支架, 血管再狭窄, 血栓形成
摘要: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在70%以上,符合药物支架植入术适应症并实施支架植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及丹红组各50例.常规组支架术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丹红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药物应用10天,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6个月的冠脉造影复查有无血管再狭窄及血栓形成,随访比较患者是否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丹红组患者发生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的例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CI)术后可以防治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并降低患者术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讨论对晚期青光眼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晚期青光眼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小梁切除术;2组为观察组,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相比,观察组(96.88%)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晚期青光眼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关明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机械通气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普通外科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外科手术后呼吸功能障碍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病患54例,对病患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病患手术前心肺功能的情况,对病患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4例病患在手术之后需要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病患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相较于治疗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 在普外科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的病患给予适当的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病患的心肺功能状况,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景平;刘文丽;王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血液肿瘤科诊治的白血病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均予以PICC置管,并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5)则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就2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以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平均PICC置管时间是(102.56±7.32)d,短于研究组的(117.25±10.57)d(P<0.05);②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8.89%,低于研究组的100.00%(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缩短其PICC置管时间,并提升满意度.

    作者:王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沙盘游戏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现状研究

    沙盘游戏治疗是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心理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通过沙盘、沙以及各种模型的摆放,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沙盘治疗以往多在语言表达欠缺的儿童中应用,现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成人群体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成清;徐桂娟;魏迎东;宋震;关泽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治疗的肺结节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优势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FVC、FEV1及FEV1/FVC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势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随机选取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高于对照组53.66%,观察组患者10个月内复发率为29.27%低于对照组51.22%,P<0.05.结论 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效果理想,且术后复发率较低.

    作者:宋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主动脉夹层病人给予急诊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病人给予急诊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急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李战会;宋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儿ICU感染患儿护理风险与应对方式研究

    目的 对小儿ICU感染患儿护理风险与应对方式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未实施护理风险应对措施之前接受治疗的100例ICU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实施护理风险应对措施之后接受治疗的100例ICU患儿作为研究组,分析ICU感染患儿护理风险及两组ICU患儿的感染情况.结果 ICU感染患儿存在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薄弱、过度使用抗生素、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操作技术不足、实施侵入性操作、监护仪器故障等护理风险,研究组患儿的感染率(8.00%)与对照组患儿(34.00%)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 分析ICU感染患儿护理风险,并给予一定的应对措施效果较好.

    作者:张倩;吴仪;陈娜;黄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亚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开颅切除术后瘤床出血情况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亚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开颅切除术后瘤床出血情况.方法 对201例行开颅手术的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比较不同亚型术后瘤床出血情况.结果 20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30例,出血率为14.93%,其中I级出血率(17.75%)高于Ⅱ级、Ⅲ级(均为0,P<0.05),其中血管瘤型(35.71%)、分泌型(33.33%)、过渡型(34.62%)均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结论 在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中,血管瘤型、分泌型、过渡型术后发生出血的几率较大,应加强预防.

    作者:相恒新;江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共60例作为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3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一组(3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观察组实施降钙素原检测后再使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抗生素治疗,将两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显效患者有20例、百分比为66.67%;有效患者有8例、百分比为26.67%;无效患者有2例、百分比为6.67%).结论 通过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降钙素原检测后,再进行抗生素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王燕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进行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摸球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实验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掌握程度及血压控制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3个月实验组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低并稳定血压,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状况.

    作者:李素红;海仙;杨伟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与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患儿60例为分析对象,均对全部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分析该护理效果及护理经验.结果 60例患儿中有32例痊愈,治愈率53.55%,其中6例重度、极重度患儿均转为中度.结论 对原发性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20例孕妇初产后盆底肌功能性障碍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其中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间产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康复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其观察组产妇的康复治疗依从性、盆底肌肉张力在三级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妇初产后盆底肌功能性障碍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提高产妇的康复治疗依从性,促进其快速恢复.

    作者:徐晓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选取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150例,按其用药方式分为单一组(75例)及联合组(75例),单一组仅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联合组TC、LDL-C、TG水平显著低于单一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能相较单一用药疗效更佳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宣通冲任法治疗子宫肌腺症患者经期腹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针对80例子宫肌腺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探讨对子宫肌腺症痛经症状和阴道流血等症状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子宫肌腺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组使用宣通冲任汤治疗,共3个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子宫肌腺症痛经症状和阴道流血等症状的效果.结果 宣通冲任汤随访至6个月,A组不规则阴道流血累积发生率为58.58%,B组为42.00%,C、D两组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患者疼痛症状均较用药前减轻.结论 宣通冲任法可更有效地调整子宫肌腺症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发生率,且连续口服停药后更能有效地防止反弹现象出现.

    作者:杨玲;倪晓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鼻声反射检测客观评估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鼻声反射检测在随访粉尘螨滴剂含服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塞缓解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10年5月以来确诊的30例患者应用舌下脱敏免疫治疗,应用鼻声反射检查随访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的鼻塞情况,根据鼻声反射检查结果确定患者鼻塞缓解程度,客观评估患者鼻塞情况,时间为治疗开始前和治疗2年后(前后时间不超过1周),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和鼻声反射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的客观疗效.结果 30例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于2年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鼻腔容积及鼻腔小横截面积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结论 鼻声反射测量是客观反映鼻腔通气状况的指标.鼻声反射测定值与患者主观感受具有高度一致性,对鼻腔通气功能的临床评估有应用价值,尤其是针对幼儿.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用鼻声反射测量来评估鼻塞程度是客观准确的.

    作者:岳承;杜晓东;徐鹏程;舒畅;邵雨花;何缘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析心理护理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主要分析在患有自闭症的患儿中应用心理护理方案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分析对象为医治的56例自闭症患儿,收集起止、终止时间分别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以例数对等的标准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心理组,对照组28例患儿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案,心理组28例患儿在对照组护理的条件下,再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分析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后患儿孤独症行为与神经心理发育各项评分的变化.结果 心理组患儿的ABC测评分为(56.3±9.0)分、PEP测评分为(56.0±9.4)分,均优于对照组指标,P<0.05.心理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自闭症患儿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还可提升患儿的言语评分和运动评分.

    作者:杜为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究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确诊后仅应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应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比观察调查随访2年内的肿瘤坏死率与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经随访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4.44%(17/18),对照组患者的完全肿瘤坏死率为55.56%(10/18).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使肿瘤组织坏死率显著提高,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作者:杨青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分析

    目的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角膜疾病患者124例(18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并且在同一个手术显微镜下由同一个医师团队进行.术后恢复期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和跟踪查,统计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情况以及青光眼发生的时间及术前原发症状.结果 纳入124例患者,188只患眼,手术成功188只,成功率100%;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2例,占22.34%.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原发角膜症状为化脓性角膜溃疡9例,眼化学伤10例,蚕食性角膜溃疡13例,粘性角膜白斑6例,其它角膜病4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时间为术后3个月内发生为30例,术后3个月~1年内发生10例,1年~2.5年发生为2例.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需长期跟踪观察,一旦发现应该结合患者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陈铁红;申海静;陈雪;李宏;苏云娟;刘冰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偏瘫病人接受综合性康复治疗的具体措施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偏瘫病人资料100例施行进行分析,根据病人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病人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以及舒张血管等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研究组病人加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之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关于神经内科偏瘫病人,为其开展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偏瘫位置的运动功能,使病人能够恢复到生活自理.

    作者:史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