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京晓;李锦霞;杨俊营;陈会昌;胡巍鹏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39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宝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主要成分为孟鲁司特钠,是能显著改善哮喘炎症指标的强效口服制剂。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生物测定显示,孟鲁司特对I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有高度亲和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与其I型受体结合。通过上述作用来抑制白三烯介导的效应如支气管收缩、粘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等。从而达到缓解喘息的目的。其不良反应报告有感染、出血倾向、鼻衄、心悸、胃肠道紊乱、过敏等,亦有神经系统紊乱及精神系统紊乱的报告。
作者:田京晓;李锦霞;杨俊营;陈会昌;胡巍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 ICC)患者术后的预后相关的临床影响因随。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肿瘤科诊断并治疗的98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Log-rank法进行各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8例入选患者的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4.07%、32.40%、19.82%。根治性手术患者、姑息性手术患者和非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21个月和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肝吸虫病史、术前血清AFP、CA199、CEA、总胆红素、AST水平是I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ICC患者术前血清CEA、血清CA199、总胆红素为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手术是ICC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血清CEA、血清CA199、总胆红素是ICC病人术后预后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常金哲;王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于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的治疗与护理价值。方法将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基本痊愈率为18.75%,总有效率77.08%;治疗组基本痊愈率27.08%,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比治疗组低,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性( 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脑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脑智能。
作者:何小敏;杨小兰;蔡全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中的作用。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给予药物降压治疗,采用袖带式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仪,记录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舒张压、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24 h平均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24 h后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值均为良好。结论氯沙坦钾单用或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可在24小时内稳定控制血压,为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降压药物。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针对门诊客服工作人员对医院的价值,探讨门诊客服工作人员服务对策优化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客服工作改善前、后各300例就诊患者,对门诊客服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并对18名门诊客服工作人员进行门诊客服工作改善前、后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门诊客服工作改善后就诊患者对医院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及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上升( P<0.05)。结论对门诊客服进行针对性的改善门诊服务的方法和对策,能充分表现门诊工作人员的价值,提高服务质量及工作积极性。
作者:陈木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科专家门诊预约挂号爽约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爽约率,提高预约挂号服务质量。方法采用电话回访的方法调查门诊预约挂号爽约病人的基本情况,分析病人爽约的原因及认知情况。结果对165例爽约患者进行了电话回访,爽约人群主要集中在21~40岁、高中或中专、在职、本市人群,爽约原因主要集中在忘记就诊时间(23.0%)、不知道取消退号方(17.6%)、取消退号电话未打通(14.5%)等。结论完善预约挂号流程,加大宣传、规范流程、制定制度、加强保障,可有效降低爽约率。
作者:赵善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3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18)与观察组(2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一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心绞痛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脂下降以及生活质量满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到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晓艳;张芳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用于危重症规范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危重症监护房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品管圈干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异常、导管意外、静脉炎和口服药漏服的比例均远低于对照组,在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和整体印象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品管圈对危重症监护房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梁冬花;李杏崧;李兰香;杨园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院这个巨大的“数据库”,面临着数据迅速膨胀变大,大数据的到来对医院统计工作者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医院的发展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氛围下,医院如何充分运用医院统计信息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基础以及竞争优势的源泉。
作者:舒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便更好地为此类手术的麻醉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从患有肩袖损伤或肩关节脱位的老年患者病例中,随机抽取50例并分为2组:联合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20 mL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Ⅰ组,n=25),全麻组单纯采用全身麻醉(Ⅱ组,n=25)。记录入室、麻醉后、切皮后5 min、手术结束时和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患者的血压、心率,辅助药物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恢复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VAS)、患者术后满意度、联合组臂从阻滞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Ⅱ组比,Ⅰ组血流动力学在插管和拔管时更稳定,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更短,辅助药物用量更少,患者总体满意度更高,两者差异明显( P<0.05)。未见臂丛阻滞并发症( P>0.05)。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肩关节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能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术中术后药物的用量,有短时镇痛的作用,未见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特别适合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视网膜光凝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同时,内服中药祛瘀利湿饮。结果激光治疗后两组间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消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结论视网膜光凝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门洁;张晓辉;孙敬文;周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5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65.00%,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45.00%;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87.50%,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68.75%。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甲减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出血率及甲亢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术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降低术后出血率和甲亢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景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术( FJI)和P型Roux-en-Y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 PR)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纳入实施全胃切除的76例胃癌患者,34例行FJI重建术(n=34),42例行PR重建术(n=4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结果7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FJI重建组手术时间为(82±22)min,PR重建组手术时间为(81±21)min,无显著差异(P>0.05);FJI重建组术中出血量为(270±150) mL,PR重建组术中出血量为(243±135) mL,差异显著(P<0.05);PR重建组并发生发生率(14.3%)显著高于FJI重建组(5.9%);但两组营养指标(体质量、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FJI和PR消化道重建术均安全可行,PR消化道重建出血量少于FJI,但近期随访FJI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R组。
作者:魏晰麟;周忠笑;张健;边刚;李金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产后羊水栓塞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羊水栓塞患者8例对其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在我院8例羊水栓塞患者由于及早发现,高度重视,得到有效的治疗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死亡率,患者经护理后90%痊愈出院。结论对产后羊水栓塞患者及早发现,及时抢救,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全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心脏穿透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救治心脏穿透伤14例,根据外伤史、体表伤口及临床征象进行早期诊断,均急诊手术。结果11例痊愈,1例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术中死于心力衰竭,1例手术后39天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心脏穿透伤病情危急,快速明确诊断、迅速及时手术控制出血解除心脏压塞及术后合理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尹宏建;秦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MSM人群HIV/梅毒的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253名男男性行为者,HIV阳性率为11.5%,梅毒感染率为10.7%;六个月以内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占82.6%,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14.8%、有时使用安全套的占53.1%。六月内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的占48.6%,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25.2%、有时使用安全套的占60.2%。结论监测目标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知识知晓率较低,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加强干预等工作,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作者:朱晨;华燕;陈鑫;王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用PDCA和环节质量把控的手段提升保洁人员医院感染HAI(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防控执行力。方法自2012-05~2014-05根据医院内保洁人员的现状,运用PDCA和环节质量把控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计划及实施方案,加强环节质量的重点把控,通过检查、处理不断循环渐进,促进保洁人员在工作环节中主动参与到HAI防控,自觉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结果保洁人员的HAI的防控意识增强,自身防护意识逐步增强,在HAI防控的操作流程的执行力明显提升,执行力的统计学分析P值<0.01有明显意义。结论运用PDCA和环节质量把控对保洁人员进行管理可提高执行力,降低医院感染率,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洁净的就医环境。
作者:兰雁;罗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主观抽样方式选择75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病例纳入研究,按实施手术时机分为两组,即早期组36例(损伤后48 h内开始手术)和晚期组39例(损伤后48 h后开始手术),对两组对象的病例资料(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JOA评分、术后并发症、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率及椎体复位程度的评定等)进行对照分析,以明确手术时机与术后结局的关系。结果早期组术后优良率及VAS评分均优于晚期组( P<0.05),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程度亦少于晚期组(P<0.05);但早期组在手术用时和出血量方面增高(P<0.05),两组在平均改善率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早期手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椎体复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在具体选择治疗方案中,也应结合患者个体因素,充分预计术中风险。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缓释片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分析慢性荨麻疹91例临床资料,均应用咪唑斯汀缓释片联合白芍总苷治疗,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44例,4周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2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79.55%;对照组47例,痊愈9例,显效15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有效率51.0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咪唑斯汀缓释片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作者:田忠新;张广兴;高博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