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玉兰
目的:对自动血沉仪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体检、门诊、住院的患者120例,分别应用ESR-2040动态血沉仪和魏氏法同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的相关系数( r=0.972)相关性良好。结论自动血沉仪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结果与魏氏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娄立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并发气道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9例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并发气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一死亡。结论支气管镜介入诊疗致气道黏膜下血管破裂是并发气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呼吸内镜医师应提高对气道介入诊疗并发大出血的警惕和预防,操作时应胆大心细,积极的支气管镜下处理联合垂体后叶素及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止血能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
作者:李冬琼;李多;刘丹;王文军;熊彬;郑俊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就诊的患有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炎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功能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短于对照组;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双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标准对数近视力表》、《logMAR近视力表》、《标准近视力表》对空勤人员进行近视力测量,评价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在民航眼科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屈光不正的空勤人员180例(360眼),根据年龄分为3组,分别使用上述3种视力表测量各组人员的裸眼视力和戴镜矫正视力,数据汇总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裸眼视力:各组视力值经3种视力表测量后两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戴镜矫正视力:中年空勤组的3种视力表检查数据无明显差异,青年空勤组和招飞招乘组3种视力表有差异( P<0.05)。结论经临床对比试验,3种近视力表均可应用于临床近视力检查,但针对特殊患者时,推荐使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因其在设计和记录方面更为科学和准确。
作者:彭鹏;徐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中药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JOA评分以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药外敷治疗的同时,联用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良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臧克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0例急诊发烧、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入选患儿均采用CRP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80例CRP反应蛋白异常,异常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2例CRP反应蛋白异常,异常率为2.50%)(P<0.05);实验组CRP反应蛋白正常率为0%,低于对照组(异常率为97.50%)(P<0.05);实验组CRP反应蛋白值为(71.3±2.1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3.53±0.06)mg/L (P<0.05)。结论儿科疾病治疗时采用CRP血常规检验效果理想,能够患儿临床诊断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香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椎管狭窄症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的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疗效优22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为82.4%。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椎管狭窄症上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减压充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椎管狭窄症的可行办法。
作者:吕德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4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力衰竭患者,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保守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基础上予以合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肌梗死早期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合理护理干预可以及时纠正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劳素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用于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5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43%、14.29%和85.71%、25.00%,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较为理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陈丽群;毛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160例和观察组16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2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齐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月实施剖宫产手术产妇66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上述产妇分为EA组和CSEA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以及手术时间。结果对比发现CSEA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方面均优于EA组(P<0.05),其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对母婴影响较小,可在临床使用中广泛推广。
作者:方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新诊断T2DM患者8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三组:A组24例采用≥2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B组28例采用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每日1次皮下注射联合那格列奈每日三次口服;C组28例采用甘舒霖30R或甘舒霖50R每日早、晚餐前15~30分皮下注射。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 FBG)、餐后2 h血糖(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等变化及低血糖频次。结果三组 FBG、PBG达到理想水平的时间分别为8.5 d、7.2 d及6.4d,FBG、PB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B、C两组HbA1c下降幅度显著超过A组(P<0.05);严重低血糖发生的例数分别为3例、3例、7例。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能有效控制新诊断的T2DM患者血糖水平,并具有依从性好、安全性高的优势。
作者:王论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止血时间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于单用兰索拉唑,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改进型护理模式用于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实际效果,讨论护理方案改进方向。方法选择46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采用改进型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以及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例数、住院时间及出院体重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暂停发作例数、住院时间及出院体重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进型护理模式用于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干预效果显著,降低了呼吸暂停风险,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52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休克纠正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从抢救开始到纠正休克的平均时间为(30.5±7.5)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时间为(52.4±8.9)min,观察组用时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以人性化护理模式为基础,能够提高出血性休克患者抢救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对规范护理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美英;罗银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腔镜手术器械手供一体化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实施器械手供一体化管理的138例腔镜手术设为常规管理组,另选2013年12月~2015年1月实施器械手供一体化管理的138例腔镜手术设为一体化管理组,分析两组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主刀医师满意率。结果一体化管理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4.24±10.46)min,常规管理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7.52±10.68)min,一体化管理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管理组(P<0.05)。一体化管理组主刀医师满意率为97.83%,常规管理组主刀医师满意率为89.86%,一体化管理组主刀医师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在开展腔镜手术过程中实施器械手供一体化管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紫杉醇脂质体对乳腺癌及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卵巢癌SKOV-3细胞系以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剂量的紫杉醇脂质体分别处理SKOV-3以及MCF-7细胞,然后立足于细胞学水平,对肿瘤细胞受到的紫杉醇脂质体的抑制作用的时间浓度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具有相同种植密度的情况下,相对于SKOv-3细胞而言,MCF-7细胞较快的增长速度。在经过对紫杉醇脂质体作用时间和浓度进行筛选之后,可以发现其对SKOV-3以及MCF-7细胞的剂量-时间依赖效应非常显著。随着不断延长的用药时间,浓度相等的紫杉醇脂质体对细胞的抑制力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药物浓度的不断增加,在作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紫杉醇脂质体对细胞的抑制力也在不断的增加。 SKOV-3以及MCF-7细胞会被紫杉醇脂质体以及紫杉醇阻滞在G2/M期。结论以脂质体作为转运载体之后,紫杉醇对SKOV-3以及MCF-7细胞的作用周期和抑制作用都没有得到改变,因此其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朱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反弹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23%(53/55),仅1例患者治疗后发生反弹情况;对照组有效率为78.18%(43/55),5例患者治疗后发生反弹情况。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智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低位肛瘘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4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切除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瘘管切开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兆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