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艾菁

关键词:龋齿, 微创去腐技术,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龋齿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高速牙钻治疗,实验组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无痛率为8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无痛率为52%,两组龋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齿患者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有助于其疼痛症状的减轻,以及治疗效果的提高,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叶注射液结合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结合针刺内关穴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内关穴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心电图疗效等情况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结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绞痛状况,使患者的心电图尽快恢复正常,促进患者的更好康复,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学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血糖、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11例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和29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7项生化指标.随后将实验组再细分为1组(单纯脑梗死组)、2组(脑梗死合并高血脂组)、3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有37例(男21例,女16例,同时合并高血脂和糖尿病)放入3组;再将311例患者分成60~75岁组(A组)和75岁以上组(B组).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A组与B组和实验组1、2、3组之间进行7项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7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组与B组比较,只有FPG这1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6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检出HHcy、高脂血症(HL)和糖尿病(DM)这3个指标上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组与B组检出HHcy和HL这2个指标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出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B组(P<0.05);实验组1、2、3组相互比较,除了Hcy和hs-CRP两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意义(P<0 05).Hcy与年龄相关,与hs-CRP、血糖、血脂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cy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脑梗死高危人群定期检测Hcy、hs-CRP、血糖、血脂浓度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这7项生化指标在合理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发病人数.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定期检测Hcy、hs-CRP、血糖、血脂,对于了解患者病情、疾病发展以及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厚爱;杨军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刘铁军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验案浅析

    刘铁军,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刘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精通医理,勤于实践,博采众方,遵经典而不泥古,擅创新而尚科学,擅长治疗诸多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在消化病的治疗方面,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见解.刘教授提倡在便秘的治疗中重视辨证论治,强调不能单纯的运用“攻、泻”法通畅大便,更为重要是充分发挥“三因学说”理论,即“正气”、“气血”、“瘀滞”,辨证论治,四诊合参[1].笔者有幸跟师临证,深感恩师医术之精湛,本文旨在总结老师在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与用药规律,分析和传承刘铁军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建武;高蕾;韩庆;刘铁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张小萍教授治疗单纯性脂肪肝经验

    单纯性脂肪肝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全球化的流行趋势,单纯性脂肪肝患病率逐年上升,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在5.2%~11.4%,所处地区经济越发达,发病率也越高,并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1].目前西药对本病的治疗并没有理想的针对性治疗药物,且很多患者停药后常会反弹.而中医药在此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副作用小,而且很少反弹.

    作者:谢志斌;高生;李福生;张小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冠心病验案拾萃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心肌缺血缺氧甚或坏死从而引起的的一系列病理及功能性改变,其中心绞痛是发病率高的常见表现类型,分为稳定型及不稳定型两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指在1~3个月内疼痛发作诱因、时限、部位无明显改变的心绞痛,若进一步恶化可发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1].该病中医学范畴隶属“胸痹心痛病”,病位主要在心,又时常波及肝、脾、肺、肾四藏,病因主要有寒凝于胸、热邪煎熬、肾气衰竭、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痰饮或瘀血痹阻心脉,使得心脉失养,气机不畅.且不论以上何种原因致病,瘀血均参与整个发生发展过程,治疗亦当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临床中患者有因实致虚者,亦有因虚致实者,总为本虚标实之病因病机[2].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此时冠脉病更为严重.

    作者:王婧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高剂量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实验组采取低剂量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患者疗效、瘤体体积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时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同组在治疗3个月时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同时期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时的瘤体体积均低于同组在治疗3个月时和治疗前(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时的瘤体体积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同时期瘤体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相当,而且低剂量治疗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木金;陈小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机械通气联合静注及气管内滴注白眉蛇毒凝血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联合不同途径止血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呼吸机联合静脉推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气管内滴注白眉蛇毒凝血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肺出血时间、24 h内止血以及肺出血停止、死亡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肺出血采用机械通气联合静注及气管内滴注白眉蛇毒凝血酶,止血效果显著,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世兰;林多华;颜陶;丑淑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60例.西医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中医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治疗5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比较.结果:治疗5周后,中医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西医组,中医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优于西医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昏、眼花等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宪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DHS加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DHS加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30例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DHS加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0.00%,平均手术耗时为(50.83±14.62)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104.25±32.41)ml,平均住院天数为(15.83±1.42)d,所有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69±0.42)个月,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状.结论:对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DHS加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关节功能,术后愈合良好、愈合时间短,同时术后并发症少,相对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席红波;陶卫建;简争光;孙雪峰;龚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围刺加艾灸对颈椎病康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围刺加艾灸对颈椎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反复发作颈椎病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在传统针灸治疗基础上加用在双侧肩胛区进行围刺及艾灸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围刺加艾灸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传统基本选穴针灸治疗,对颈椎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樊亚崑;周青;耿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后续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泰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先应用瑞替普酶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溶栓时即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常规治疗7d,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胸痛缓解情况,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43.8%,对照组的为64.6%;观察组血清cTnT及Hs-CRP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瑞替普酶溶栓后加用丹红注射液,可降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并有效地缓解梗死后胸痛发作.

    作者:耿继飞;胡永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与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从2015年9月~2016年2月发生差错的91份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计调查处方8 657份,其中出现差错91份,差错率为1.05%.差错原因为药师原因的60份,占65.93%,医生原因的20份,占21.98%,为患者原因的9份,占9.89%,其他原因2份,占2.20%.结论:药师原因是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药房管理,规范处方调剂程序,以减少差错率的发生.

    作者:耿丹;欧阳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野权重优化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计划中的分析

    目的:探究子野权重(SWO)优化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计划中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根治术后进行了静态调强方式优化调强放疗计划(S-IMRT)和子野权重优化调强放疗计划(SWO-IMRT),比较两种计划的总子野数、总机器跳数(MU)、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以及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SWO-IMRT计划的总子野数和总MU明显低于S-IMRT计划,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IMRT和SWO-IMRT两种调强放疗计划的HI和C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WO-IMRT计划中直肠、小肠以及膀胱的受照射剂量明显低于S-IMRT计划,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使用子野权重优化调强放疗计划后能有效的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缩短了治疗时间.

    作者:吴煜良;何松美;张纯;吴伟艺;莫杰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旴门医案-谢强辨治声瓮疑难病案探析

    江西的旴江流域是我国戏曲和喉科成长的重要摇篮之一,“戏曲”一词早由旴江流域南丰人刘埙(宋代)提出,我国早的喉科医生范叔清(元代)以及著名戏曲大家汤显祖(明代)就诞生在旴江流域,戏曲的繁荣亦促进了声病临床研究的发展[1-4].当代旴江名医谢强教授传承旴江医学喉科流派诊治艺人声病经验,开展咽喉嗓音医学研究40余年,临床擅治各类声病(嗓音病),笔者有幸随诊,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声瓮之疑难病案作一探析.

    作者:宋济;黄冰林;谢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2例在我科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21例,在化疗的同时并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对照组21例,仅接受化疗.对所有患者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3例、进展0例,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8例、进展2例.研究组客观反应率为85.7%(18/21),对照组客观反应率为52.4%(11/21),研究组的客观反应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22).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大多不良反应都是轻微、一过性的.两组在Ⅲ~Ⅳ度毒性反应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结论: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作者:张念华;陈高峰;李寿杰;高海利;武如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因体内性激素波动或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俗称更年期综合征[1].中医称之为绝经断前后诸症,以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腰酸背疼、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为主[2].《金匮要略》说“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形象的描述了其发病时情志不遂的症状.据统计,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普遍偏高,达到82.73%[3].

    作者:舒宏广;付志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多潘立酮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多潘立酮片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乙酸铵(55:45),检测波长为285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马来酸多潘立酮在0.129 4~5.176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99;加标回收率98.21%~101.73%.结论:本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马来酸多潘立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易路遥;熊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龋齿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高速牙钻治疗,实验组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无痛率为8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无痛率为52%,两组龋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齿患者接受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有助于其疼痛症状的减轻,以及治疗效果的提高,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艾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化痰清火汤治疗痰火扰心型青中年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化痰清火汤治疗痰火扰心型青中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青中年失眠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安定2.5 mg,临睡前30min口服;同时给予谷维素10 mg,3次/d,口服;维生素B110 mg,3次/d,口服.试验组给予化痰清火汤治疗,水煎服,1剂/d,早晚分次服用.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 (39/45),x2=3.146,P<0.05;试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x2=9.268,P< 0.05;试验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均顺利完成治疗过程,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嗜睡,10例乏力,5例心悸,但均未予特殊处理结论:化痰清火汤治疗痰火扰心型青中年失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艳;曹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白藜芦醇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1型鼠模型中的疗效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1型大鼠骨折模型的的抗炎镇痛作用,并探索适合的白藜芦醇治疗剂量.方法:3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白藜芦醇治疗1组(n=8)、白藜芦醇治疗2组(n=8)、模型对照组(n=8).白藜芦醇治疗1、2组分别给予白藜芦醇20 mg/(kg·d)、40 mg/(kg·d)治疗;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予以5% DMSO溶液;连续腹腔注射14d.在治疗前、第7天、第14天分别测定大鼠疼痛行为,血MIF、TNF-α的表达结果:在治疗第7天及第14天后,Res治疗1、2组疼痛阈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MIF、TNF-α表达明显下调(P<0 05),且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其中Res治疗2组比Res治疗1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在治疗第7天TNF-α已降至正常水平,治疗第14天MIF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MIF及TNF-α表达,改善CRPS1型鼠模型的疼痛行为,且对MIF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郭春燕;石小乐;柯诗文;余淑娇;吴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