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代谢与C-反应蛋白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及常规体检健康人35例,对两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各血脂指标,并且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糖尿病组FBG与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 P<0.01),糖尿病组TC、TG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健康组( P<0.01),HDL-C比健康组明显下降( P<0.01),而两组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高,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脂质代谢的异常。
作者:胡丹丹;汪超兰;何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报告49例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 SICH)的诊治方法及经验。方法分析49例SICH病例的临床诊治资料,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3~78岁,平均年龄41.6岁。对患者的发病原因、检查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来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诊疗特点。结果出血原因为:脑动脉瘤12例,脑动静脉畸形19例,烟雾病3例,脑肿瘤卒中5例,脑膜动静脉瘘2例,未发现明确病因8例。手术治疗34例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8(52.9%)例,中度残疾6(17.6%)例,重度残疾4(11.8%)例,植物生存2(5.9%)例,死亡4(11.8%)例;非手术治疗15例患者,恢复良好4(26.7%)例,中度残疾3(20%)例,重度残疾2(13.3%)例,植物生存2(13.3%)例,死亡4(26.7%)例。手术治疗预后优于非手术治疗, P<0.05。结论SICH的诊治及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判断出血原因及尽早手术,会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致残致死率。
作者:冯家丰;杨成;崔伟;詹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人体心血管系统外周循环、心脏功能以及体液平衡三个方面出发,20世纪中页以来大量有关失重及模拟失重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汇总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并对其中有些结论进行了分析,后展望了几个潜在研究方向。深入研究长期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于人体对失重的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着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辉;王汉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儿科门诊收治的7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比较2组治疗7 d、14 d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7天、14天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综合方案内外兼治,能显著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且中医治疗毒副作用小,利于小儿正常发育,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现阶段,脑缺血疾病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以及高致残率的临床疾病,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导致脑缺血损伤的各类因素中,脑缺血后患者脑组织局部出现过度炎性反应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患者发生脑缺血后及时控制炎性反应进展,对缺血半暗带加以保护,成为临床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关键所在[1]。现阶段脑缺血疾病的治疗方案相对较多,其中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是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用药中唯一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有效药物,但是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往往较短(不超过3h),同时在溶栓治疗时有较大几率发生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2]。所以观察并研究西药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的干预作用在此情况下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玉耀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对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行记录、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采用耳穴贴压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进行干预,能有效地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肛门排气,从而使患者尽早进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任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提出正确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方法对5种常见的皮肤病问题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结果皮肤病变与高血糖、代谢障碍、皮肤抵抗力下降、血管性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相关性一旦出现血管性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将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皮肤病变,病变程度越高出现的皮肤病变就越严重。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制定对皮肤感染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做好预防感染及皮肤护理等是防止和减少糖尿病皮肤病变及感染,是防止和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病变的关键。
作者:孟庆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就各大医院和灾区当地医院震后收治的71例四肢骨折伤员统计分析。了解伤员在受伤第一时间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情况及治疗方案,在救命为先,救治为主。方法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相结合,手法与手术相结合,中药内服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结果临床救治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指导下。结论充分体现出中医药在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救治伤员的特色及优势。
作者:敬平福;李盛华;周明旺;叶炳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比小骨窗手术与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中度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小骨窗微创手术的价值。方法总结126例中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经验,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治疗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三种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和疗效。结果按GOS评分评价,治疗方法的选择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及大骨瓣开颅组( P>0.01),内科保守治疗组与大骨瓣手术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是治疗中度高血压脑出血的较好方法。
作者:曹本福;潘凡;林建滨;苏砍;罗友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氧疗联合左侧卧位早期氧疗联合左侧卧位对新生儿HIE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产妇在生产前后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行早期氧疗联合左侧卧位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整体Apgar 1 min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血氧饱和度差值为4.93±3.07,新生儿为4.81±2.11;对照组产妇血氧饱和度差值为2.12±1.32,新生儿为3.19±1.31,观察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差值水平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产妇实行早期氧疗联合左侧卧位护理可以让新生儿HIE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树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后ICU患者应用舒芬太尼镇静止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取80例术后ICU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实验组应用舒芬太尼,观察两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镇痛镇静效果更优,药物不良反应更少,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术后ICU患者而言,舒芬太尼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汲崇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重视产前监护,降低过期妊娠的发生及降低对母婴的不良影响,降低围产儿发病率。方法通过分析住院分娩产妇,比较延期妊娠与过期妊娠对分娩方式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及临床护理要点。结果过期妊娠难产率及产妇并发症明晃高于延期妊娠,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延期妊娠(P<0.05)。结论延期妊娠和过期妊娠产妇级胎儿的异常情况较多,应加强产前及产时的护理及监护,降低过期妊娠的发生及降低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作者:刘三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采用对比法,对入住的130名患者受血患者进行了检验。结果使用盐水检验法检验法对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呈阳性反应者6人,阳性检出率为4.62%,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人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使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对这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可以发现有14名患者呈阳性反应,阳性检出率为10.77%。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4名患者都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血液阳性的检出率,让临床输血变得更为安全和可靠。
作者:袁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为老年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2013年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单数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双数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治疗2月后用药依从性、疗效及生活质量四项指标。结果采取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疗效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赵春生;杨奕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积极的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2010-06~2012-06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文重点研究我院采取的临床护理手段,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症治疗与临床护理,68例患者的疾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护理效果十分良好。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辅以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领域。
作者:袁秀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MSCTA对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SSS)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27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MS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技术( VR)多平面重建( MRVP)大密度投影( MIP)血管分析( VA)软件进行头、颈、胸部血管重建。结果全部病例均行MSCTA和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13例作了DSA血管造影检查。23例患者为左锁骨下动脉狭窄或/和完全闭塞;7例为右锁骨下动脉狭窄或/和闭塞;4例为无名动脉狭窄或/和闭塞。其中一个狭窄或闭塞点者22例,两个以上狭窄或/和闭塞点者5例,总狭窄或/和完全闭塞点34个;狭窄范围0.6~2.3 cm,其中≤1 cm 5个,1.1~2.0 cm21个,>2.0 cm8个;管腔狭窄程度≤30%者5例,5个部位;管腔狭窄程度在30~95%者16例、共21个部位;95%者6例、共8个部位。所有狭窄或/和完全闭塞处均清楚显示斑块,且全部病例无论是动脉近心端狭窄或/和完全闭塞者其远心端血管依然显影良好,76%的病例远端血管仅较正常血管强化稍低。结论 MSCTA技术确能清楚的显示SSS狭窄位置,程度,范围及侧支血管形成、斑块的分类。对临床诊断及制订手术方案,以及治疗复查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王玎玲;陈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102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产妇孕产期一般情况,询问产妇是否在孕期以及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整理各项研究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初次妊娠分娩女性相比,多次妊娠分娩女性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产程正常产妇相比,第二产程延长产妇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后女性而言,其第二产程延长以及分娩次数均会对疾病发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孕期体重增加过量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并无相关性。
作者:黎佩莹;冯珀霖;殷婉萍;吴锦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1例患者术前均进行CT及MRI检查,之后经手术治疗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CT、MRI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较高;CT显示钙化、积气效果显著优于MRI,而MRI对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性及脊髓变性检出率显著优于CT( P<0.05)。结论 CT、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各自独立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法,从而减少误诊、漏诊几率,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刀豆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确定该食堂发生6名职工的食物中毒为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是厨师烹调事件较短,未能有效灭活毒素所致。结论预防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不可松懈,其关键要加强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高刚;袁振华;陈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且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张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