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梅
目的:分析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术)和小切口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及适用范围.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10例行MED术或小切口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MED术(MED组)56例,男3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6岁(28~63岁),病变节段:L4-530例,L5S123例,L4-5、L5S1双节段3例;小切口术(小切口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3岁(26~73岁),病变节段:L4-527例,L5S121例,L4、5、L5S1双节段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镇痛药使用、平均住院日、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MED组和小切口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3.5、15.3个月,MED组与小切口组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镇痛药使用、平均住院日均显著少于小切口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小切口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疗效参照Macnab标准评定,MED组:优37例,良13例,可6例;小切口组:优33例,良12例,可6例;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小切口手术比较,MED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恢复快等优点,小切口手术也具有其优势及适应症,临床应用中应掌握手术指征,采用合理术式,以获得佳疗效.
作者:叶茂;黄拥军;邹毅;杨绍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成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传统中成药都是我国历代医家经过千百年来的临床验证总结出来的,以疗效显著,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而著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导致疗效下降,不良反应增多.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因此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韩继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普通人群的发病率较高,而且近年有上升趋势,对于心血管危重病人,细致的监护和护理,是避免死亡、有效救护的关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好转率,有效的护理就要求护士要做好监护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护,及病人异常表现的观察,并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次救护,从而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病人的信心.
作者:李桂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1-01~2011-12-31收治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5例,其中男51例,女1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每天进行2次,3~5 h/次,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4±7.1 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3.1±11.7 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分析,治疗组PaO2、PaCO2和pH值改善明显(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葛红庭;仇海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未婚女性人流术中的效果及心理干预.方法:将50例妊娠50~70 d,要求人流术的未婚首孕女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在人流术前4~6 h将米索前列醇0.2 mg置于阴道后穹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焦虑、恐惧、心情紧张,给予适当的情绪疏导和情感支持.结果:两组患者在宫颈软化、阴道出血量、子宫收缩、手术时间、疼痛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强未婚先孕患者的心理干预,一方面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可减轻人流时疼痛、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恩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对74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危重患者进行观察,将其按照疾病引发的不同的静脉特点分类,总结佳有效穿刺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综述如下,共同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李海燕;赫文清;罗艳;刘红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CD20+B、CD23+B和CD20+CD23+B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GD患者89例,按病情分为GD初诊组36例、GD未缓解组13例和GD缓解组23例,17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CD20+B、CD23+B和CD20+CD23+B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GD新发组患者外周血CD20+B、CD23+B和CD20+CD23+B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1.02±4.58%、18.78±5.71%、41.38±17.72%,明显高于缓解组6.60±2.86%、13.28±2.60%、22.94±13.46%和对照组6.12±2.55%、11.32±3.26%、27.05±13.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23+B和CD20+CD23+B在GD治疗未缓解患者中的比例均明显高于GD治疗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0+CD23+B表达变化与评价病情缓解情况的相关指标(FT3、FT4、TSH)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0、0.426、-0.412,P<0.01).结论:CD20+CD23+B表达的变化与GD患者病情进展及缓解密切相关,可作为GD治疗的一项新的监测指标.
作者:古丽娣;陈镇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应用横一字形切口并结合眼袋切口矫正内眦赘皮及重睑成形术,观察重睑形态及内眦赘皮矫正后瘢痕增生情况.方法:设计连接新内眦点与原内眦点及下睑缘切口标记线,呈横一字形切口,皮下分离并松解错位异构的眼轮匝肌,折叠缝合内眦韧带,同时常规行切开法重睑术,适度去除多余皮肤并妥善对位缝合.结果:29例患者,共58只眼,其中有3只左眼和1只右眼在1个月左右出现内眦部略微有发红、增生,3个月后均软化消退,18个月后随访患者均未见明显瘢痕出现.结论:应用横一字形切口并结合眼袋切口是矫正内眦赘皮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沈清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1例危重症甲型流感患者的救治及护理,总结危重症甲型流感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危重症甲型流感的预防和诊断、治疗及护理水平.方法:救治的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在护理方面我们着重加强了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使其在隔离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院内感染发生,并康复出院.
作者:王莉丽;陆桂银;葛争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中药服用治疗,探讨分析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1-02~2012-03我院收治的9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行金莲清热颗粒服药治疗,B组行感冒舒颗粒服药治疗,C组行双黄连口服液服药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各组行不同药种治疗后,A组治疗有效率为93.9%,B组为90.9%,C组为81.8%,治疗前后三组所得的临床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组内差异显著,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道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产后的影响及恰当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胎位异常发生率达28.12%,早产发生率达10.42%,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分娩时宫缩乏力发病率为29.13%,剖宫产率为63.54%,并使产后恶露时间延长.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并不增加手术失血量,利于术后子宫缩复.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明显增加胎位异常、早产、宫缩乏力发病率,影响产后子宫恢复,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和必要的.
作者:彭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预防血液透析治疗中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法:在透析器的预冲,建立体外循环,下机等方面的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各种操作程序和操作标准.结果:自从开展预防护理以来,各种医疗事故明显降低.结论:实行血液透析的预防护理,可以减少空气栓塞,凝血,静脉肿胀、渗血、交叉感染等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人身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凤娥;汤锋;陈萍;董万平;贺欣;陶用芬;李琴;钟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非接触式测量、三维测量、智能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股骨颈干角及股骨头颈前倾角的准确性,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国人18副,即36例成人干性尸体股骨标本的股骨颈干角及股骨头颈前倾角分别进行三维测量、非接触式测量及智能测量.对三种方法测量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种方法测量股骨颈干角的检测结果彼此间相关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非接触式测量和三维测量的相关系数r=0.360 57,P=0.026 2;智能测量和三维测量的相关系数r=0.531 30,P=0.000 6;非接触式测量和智能测量的相关系数r=0.600 73,P<0.000 1.三种方法测量股骨头颈前倾角检测结果彼此间相关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非接触式测量和三维测量的相关系数r=0.613 91,P<0.000 1;智能测量和三维测量的相关系数r=0.457 32,P=0.005 0;非接触式测量和智能测量的相关系数r=0.462 75,P=0.004 5.结论:智能测量股骨颈干角及股骨头颈前倾角结果准确,为临床测量股骨颈干角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新方法.在临床中可作为初步测量和异常筛查的方法.
作者:李宏;卢鸿谦;朱秀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女患者实施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留置导尿拔管后尿潴留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来我妇科就诊并择期手术的1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数量相等.我们对研究组的70例患者安排指定的护理人员在其进行妇科手术前后进行一系列有关术后尿潴留的健康心理教育以及相关的护理指导.而对照组我们则只是按照术后常规性的健康教育和基本的护理指导.结果:研究组拔管后排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
作者:张萍;葛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患者资料,均为单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侧)和对照组(17例/侧),实验组术中予以生物蛋白胶应用.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拔除胸管时间、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蛋白胶在肺减容术中进行创面喷涂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日.
作者:王雷;张浩;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的安全性,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520例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患者资料.结果:未完成冠脉造影1例,未完成冠脉介入1例.桡动脉痉挛126例,死亡1例,室颤3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需卧床,患者损伤小,止血方便,严重血管并发症少.
作者:倪焕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漏诊原因,以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2009-02~2012-04的1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结果,着重讨论各型阑尾炎的超声特征及漏诊原因.结果:124 例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3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阑尾周围脓肿4例,误诊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1%.结论:了解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及漏诊原因,全面仔细的超声检查,对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利霞;吕慧;尚敏;杨乐;李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道蛔虫诊断中的声像图特点及优势.方法:对近四年来我科诊断肠道蛔虫患者进行随访及分析.结果:肠道蛔虫患者肠腔内均可见一条或多条蛔虫样回声,经驱虫治疗后复查,蛔虫体消失.结论:超声在肠道蛔虫的诊断中优势明显,可作为可作为目前肠道蛔虫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建康;唐凤珍;柏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奥泽格瑞对早期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发病时间超过12 h但不足48 h的早期脑梗死患者予奥泽格瑞治疗,同时将30例予一般治疗的相似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奥泽格瑞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疗后较疗前有所延长.结论:对脑梗死早期予抗凝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奥泽格瑞是一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
作者:傅文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08~2012-08住院治疗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同时期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而B组患者则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高敏感性的ELISA试剂盒检测并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P<0.05),而B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可通过检测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尽早治疗和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席雅娟;肖海燕;李靖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