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守治疗后牙纵折20例临床探讨

李迎莲

关键词:后牙, 牙纵折,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后牙纵折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合适病例,采用钢丝结扎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全冠修复等多种方法,对后牙纵折予以保守治疗.结果:20颗患牙全部保留成功,无临床症状,可正常行使咀嚼功能,X线片未见根尖有病变或原有病变加重.结论:选择好适应症,对后牙纵折及时复位、结扎,进行彻底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正确的复位坚强的固定以及全冠保护修复,是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的.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附28例报告)

    目的:总结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方法:以股深动脉作为流入道和流出道施行旁路转流术,共4种手术方式:①腹主-股深动脉旁路转流术;②股-股深动脉旁路转流术;③股深动脉成形术;④股深动脉-腘动脉旁路转流术.结果: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8例,共38条患肢.本组28例已随访5~60个月,平均24个月.疗效良好者20例;1例症状好转;3例保留足跟的截足者,仅保持户内活动,但生活可自理;1例术后6个月因严重感染行膝下截肢术.结论:当髂股或股浅动脉广泛性闭塞时,股深动脉作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重要作用.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孙俊峰;梁跃飞;郑晓勇;王强;高兆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的关系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建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建立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之浅见

    中药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已经知道了许多与中药部分疗效有关的成分和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如何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增补的质量标准,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加强传统质量标准的现代研究,提高其客观性、可行性、权威性,保证中药饮片达到传统的质量要求.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的重要环节,是不可能短期超越的一个过程,应该引起充分的注意.

    作者:朱秀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情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情商即情绪智商,是人类认知、调节、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们处理冲突矛盾、人际关系、决策等都需要的一种平衡心态以及同情共感的魅力.作为护理管理者,既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又必须具备较高的情商,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人性化管理,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到佳发挥.

    作者:刘红军;张丽梅;经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辅助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辅助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择期行乳腺手术的女性病人50例分为两组: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组,B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组,每组25例,两组均选择T3-4间隙硬膜外麻醉;B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入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1 μg/kg,于注药后1、5、10、15 min观察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两组病人术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术中遗忘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B组有17例未记起术中情况,遗忘率为68%,与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可安全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的辅助,提高病人术中舒适度,消除病人恐惧感,减轻病人应激反应,有利于病人安全平稳度过手术期,但应注意用药速度及用药剂量,防止部分病人镇静过深,出现的短暂的呼吸抑制.

    作者:刘智勇;刘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普外科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心理护理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普外科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间接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薛梅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制首乌与其伪品的理化鉴别

    目的:对制何首乌的伪制相似品甘薯进真假鉴别比较.方法:选择正品生药材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为对照物,另取伪制相似品和生甘薯进行实验对照比较区分.结果:伪制相似品和生甘薯相一致,与对照物的性状、显微主要特征和理化反应均有明显的不同.结论:伪制相似品甘薯不可混充制何首乌供药用.

    作者:何恩惠;孙维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T诊断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53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方法:分析53例60~87岁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结果:本组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为:(1)头痛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脑膜刺激征较轻;(2)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明显;(3)CT对绝大多数老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仅能确诊,还能确定部位、体积、脑室情况;(4)积极的内科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老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意识障碍越深,提示预后越差.结论:掌握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以便进行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作者:张文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红眼病的治疗护理体会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强,发病急,有广泛的传染性,好发于春秋季节,易散发或流行于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生活场所,是眼科的常见多发性眼病,若治疗不及时或失当,极易导致眼病转化加重或传染流行.因此,尽快治愈,解除疼痛,预防传染流行非常重要.

    作者:于亚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麻-硬膜外阻滞联合用于老年腹部以下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腹部以下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患者左侧卧位,取L2~3或L3~4椎间隙行腰-硬联合.腰麻用药为0.7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5%葡萄糖1 mL稀释后取1.6 mL(8 mg),在10~15 s内注完,然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0~4.0 cm,阻止平面调控上界T8~T10.结果:全部患者蛛网膜下腔注药完毕后10~30 s出现下肢麻木,麻醉平面相对固定时间(16.5±2.3) min.麻醉后20、30、40 min3个时点的SBp,DBp均轻度下降,但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阻滞起效迅速,镇痛及肌松完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为老年人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提供安全有效有效地麻醉方法.

    作者:柴福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肾损害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加深对老年肺尘埃沉着病合并慢性肺心病并发肾损害的了解和重视.方法:经吸氧,消炎,止咳,化痰,活血化瘀,养阴益气,抗肺纤维化,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结果:17例经治疗后好转,尿量>400 mL/d,尿蛋白转阴,尿素氮、肌酐下降达正常水平.3例持续3~5 d无尿,拒绝透析死亡.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呼吸支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控制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消除血凝状态等综合治疗,防止肾损害的发生.

    作者:陈东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脉入壶催产素缩短第三产程减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方法:选2007-01~2008-12的孕足月、单台、头位、无高危因素的经阴道分娩的560例初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待孕妇宫口近开全时建立开放的静脉通路(5%葡萄糖液或0.9%生理盐水液).观察组在胎儿肢体全部娩出后立即入壶催产素20u,对照组不用药.记录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缩短,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的例数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胎儿娩出时立即静脉应用较大剂量的催产素,使第三产程缩短,产后2 h出血减少(24 h出血明显减少).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我们基层医院.静脉入壶催产素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作者:栾淑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中医证侯学研究

    目的:研究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中医证侯学.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以采集中医四诊信息为基础,结合PVS特点,建立中医证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102例PVS患者,录入全部四诊症状资料.然后进行中医辨证,确定PVS患者的证候类型.并分析证型的分布特点等.结果:6种主要证候类型分别为:气虚血瘀型、血虚风动型、痰热闭窍型、心脾两虚型、痰湿阻窍型、肾精虚衰型.结论:PVS的中医证型有规律可循,可用以指导临床.

    作者:林福军;奚肇庆;丰广魁;王培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呼吸衰竭行紧急机械通气40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及时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经过积极抢救,痊愈后出院28例,痊愈率达70.0%.结论: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成忠凤;徐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84例

    目的:为了在前列腺摘除术中保留尿道的完整性,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其他并发症.方法:耻骨后直视下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84例.结果:术中出血均<150 mL,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2 d,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均收到满意疗效.结论:该手术方法具保留了前列腺部尿道的完整性,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赵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有机磷农药呼吸道吸入中毒6例

    1 病历资料我院急诊科在2007-12接诊6例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呼吸道吸入中毒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26岁,平均20岁,集体宿舍居住,因居住地喷洒农药敌敌畏,居住其中的6位女青年2 h后出现不同程度头晕、头痛、出汗、恶心、呕吐、流涎、腹痛及周身无力等症状.

    作者:韩涛;白月辉;王利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提高眼科病人的健康素质,改善病人的健康,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实行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眼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增长了眼睛健康的知识,消除了不良的心理状态,加速眼科手术病人的痊愈达到佳的治疗效果.结论:健康教育对眼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对于增强人们的爱眼意识、预防眼部疾病和配合其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时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7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时临床症状加重,合并症增多.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者血管情况差,其他脏器合并症多,需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徐立安;孔双艳;陈晓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GLU)、血清果糖胺(GSP)及糖化血红蛋白(GHb)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氧化酶法、还原法和免疫胶乳法检测了96例经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的GLU、GSP、GHb,并以健康人45例作对照.结果:DM患者空腹GLU与GSP及GH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M组空腹GLU与GHb及GSP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 0.59及0.75,DM患者GLU、GSP及GHb3者关系密切,血清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结论:若3者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作者:于晓明;胡雪峰;梁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深度镇静用于胃肠内镜检查效果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深度镇静用于7岁以下保留自主呼吸患儿行胃肠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用于42例未用术前药小儿行胃肠镜检的镇静效果.麻醉诱导:联合使用七氟醚、笑气、氧气,麻醉维持;持续泵入丙泊酚50~80 μg/(kg·min)及雷米芬太尼0.1 μg/(kg·min).每5 min记录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同时记录患儿的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结果:42例患儿全部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胃肠镜检可致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频率减慢.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其中1例患儿因严重肢体运动而单次给予丙泊酚1 mg/kg完成手术.麻醉恢复期无1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胃肠镜检安全、有效.

    作者:王光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