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切除联合放射与化疗治疗脑胶质瘤

杜涛;冯晓东

关键词:胶质瘤, 手术切除, 放射治疗, 化疗,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8-01间我院收治的63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患者手术切除后给予放射治疗联合化疗(观察组),32例患者术后行普通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和复发等.结果: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肿瘤的基础上联合放疗和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护士是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护士只有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获得社会应有的重视和理解.

    作者:顾凯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康宣教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

    健康宣教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我院妇科病房采用了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也有反馈的方法进行.采取多形式的健康教育,通过1年多的实施,目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我院的满意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单月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颅多普勒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与血管造影的关系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比较.方法:对3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病例TCD、彩色多普勒超声及DSA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例患者TCD提示锁骨下动脉盗血Ⅰ期8例、Ⅱ期14例、Ⅲ期1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14例、重度狭窄14例,DSA提示轻度狭窄10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14例,结论:TCD、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 对比发现,盗血程度与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即狭窄越严重,盗血越明显,3项检查间具有较好的吻合率.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费用低且结论较可靠的检查手段,应作为疑诊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胡小丽;赵容;范燕;邓娟;杜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胃散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和胃散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Inertsil ODS-SP(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1%醋酸(28∶7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橙皮苷在7.0~70.0 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 (RSD=0.82%,n = 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和胃散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崔永青;刘光斌;毛和平;隆旭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肢体多发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四肢多发性骨折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以降低其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伤员的生存质量.方法:对75例四肢多发性骨折的病人采取了适当的应急措施、手术前后护理、功能锻炼等有效方法进行急救及护理.结果:除4例截肢致残外,其余71例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四肢多发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在临床上的意义十分重要,是预后好坏的关键.

    作者:封新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肠道真菌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肠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易感因素、防治及预后.方法:以2004-10~2009-08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调查对象,设合并肠道真菌感染组(32例)和非真菌感染对照组(35例).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感染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583例次,32例(5.4%)确诊为肠道真菌感染,包括21例经实验室粪便培养阳性证实,11例连续2次粪涂片发现菌丝,但无阳性实验室培养证据.共分离出了7种22株真菌.22例感染者在入院前2周使用了抗菌素.肠道真菌感染以腹胀和顽固性腹泻常见,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型为主.27例肠道真菌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肠道真菌感染后多数患者病情加重,表现为Child-Pugh模型评分增加或死亡.经logistic回归分析,肝功能C级、抗生素使用时间、自发性腹膜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肠道真菌感染的密切危险因素.依据药物敏感试验抗真菌治疗被认为有效,但缺乏抗真菌药物可能造成肝肾功能进一步损害的评价.统计学分析显示,发生肠道真菌感染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周内病死率为37.5%,明显高对照组(5.7%).结论:肠道真菌感染是一种机会感染,伴随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肠道微生态环境破坏,促使肠道对真菌的易感性增加.肠道真菌感染增加了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防治有相当难度.结合临床症状提高警惕,及时有效的治疗肠道真菌感染是提高其生存率的手段.

    作者:汪涛;候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胫骨平台骨折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30例(37.5%)、良33例(41.25%)、可15例(18.75%)、差2例(2.5%),优良率78.75%.结论: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联华;吴琦明;李建斌;唐利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目的:评价阴道放置克霉唑与口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两种方案,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20例,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A组给予每周阴道放置克霉唑500 mg. B组给予每周口服氟康唑150 mg.两组均于用药后1周复查1 次.结果:A组痊愈50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B组痊愈44 例,显效6 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13%.结论:阴道放置克霉唑与口服氟康唑比较有显著差异,但阴道放置克霉唑使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口服氟康唑使用不便,且口服较苦,不良反应存在,故阴道放置克霉唑更易为病人接受,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较佳选择.

    作者:王媛媛;张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检测BRIT1基因对诊断结肠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BRIT1基因在40例结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切缘正常结肠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BRIT1基因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其临床意义.结果:RT-PCR结果显示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切缘正常结肠组织显著下调(P<0.05).BRIT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结肠癌Dukes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显著的下调,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张安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探讨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疗效.方法:2007-01~2008-12我院选择性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胆瘘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腹腔镜切除术的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陈凯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唤醒麻醉在癫痫灶切除术中应用的围手术期护理

    唤醒麻醉是保证神经外科术中进行功能检测,准确区分病灶和功能区的重要方法,可以尽可能保护病人脑功能.了解手术方法及麻醉方式以及术中可能出现情况对于护理人员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作者:杨方兰;刘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目的:分析各型急性阑尾炎高频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83例资料完整的经术后病理检查及高频超声检查已确诊的急性阑尾炎.结果: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壁分层尚清晰,内膜线可见;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壁分层不清,边缘毛糙,阑尾腔内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③急性坏疸性阑尾炎,阑尾形态不规则,阑尾区呈片状弱回声区或无回声区;④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阑尾壁增厚,位置固定,回声增强.结论: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68例临床回顾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2004年外伤性小肠破裂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漏诊12例,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一经诊断或高度怀疑时应立即手术探查,术中应全面仔细探查,防止因其他并存疾病而漏诊.早期诊断及及时合理的处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田德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低体温原因及护理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护理预防.

    作者:伏晓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香附治疗早期乳汁淤积的临床证验

    目的:探讨香附外敷治疗乳汁淤积的效果,解除产妇因积乳、乳腺肿胀、促进母乳喂养.方法:将56例乳汁淤积产妇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处理组28例采用香附外敷后行人工挤奶,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局部热敷后行人工挤奶.结果:处理组治愈率达67.86%,总有效率高达96.42%.对照组治愈率为39.29%,总有效率为57.14%.两组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香附局部外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效果好.

    作者:陶邦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380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0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356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3.68%.手术时间10~90 min,平均45.3 min;住院时间1~8 d,平均3.7 d;术后复查腹部平片,356例患者输尿管无结石残留,一期排石率为93.68%;24例患者输尿管有结石残留,经处理,结石排尽率为100.0%.继续随访6~24个月,平均12.3个月.B超提示患者结石无复发,输尿管无狭窄.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竹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剖宫产时对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术中遇到合并肌瘤者也日益多见,考虑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避免再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加重经济负担,且留下肌瘤可影响子宫复旧、增加盆腔感染的机会.因此主张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但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否增加产后出血率及围手术期病率及如何预防术中出血的问题,使剖宫产术中是否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也是产科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

    作者:叶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玻璃酸钠在严重眼球破裂伤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在严重眼球破裂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5~2008年间我院收治8例8眼严重眼球破裂伤,一期修复缝合并填充玻璃酸钠,随后择期行二期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诊3~24个月(平均11.1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8例8眼观察期内视网膜在位7眼,1眼视网膜脱离复发,二期术后视力均较一期提高.结论:应用玻璃酸钠提高了严重眼球破裂伤一期修复质量,进而使伤眼在二期玻璃体手术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辛志坤;霍冬梅;要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研究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视神经挫伤患者40例(42眼)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21眼),对照组20例(21眼).治疗组主要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 μg,用 2.0 mL0.9%氯化钠溶液或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1次/d,平均治疗21 d,同时给予改善微循环及激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除不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外,其他用药同治疗组.结果:主要疗效观察指标为视力、VEP,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为52.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875,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挫伤的治疗具有肯定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国;张丹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关于提高产科护士抢救技术的探讨

    近年来,产科不断上升的纠纷趋势多与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及不良后遗症有关,本文总结了2007-01~2009-10以来我科发生的86例抢救病例,分析了产科抢救的特点,阐述了提高产科护士抢救技术的方法、措施,为产科护士长对病房护士的团队建设提供了一些信息.

    作者:肖家凤;杜长丽;孟爱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