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105例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

雷晋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自拟排石通淋汤
摘要:笔者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0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蚓激酶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1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蚓激酶胶囊口服,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予银杏叶注射液+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30d.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0%,对照组72%,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蚓激酶加银杏叶治疗组疗效优于银杏叶对照组,蚓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有应用价值,2者均无明显副作用;做好服药护理、原发病急性期护理、原发病康复期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刘聪华;奚琼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脐尿管囊肿的超声诊断(附17例分析)

    脐尿管囊肿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多见于男性.现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1年10月以来17例脐尿管囊肿病变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以探讨对其超声显像的特点及诊断价值.

    作者:汪丽和;朱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COPD18例

    为了观察葛根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我们对30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和对照组.观察情况如下:

    作者:朱加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葛根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Ⅱ型糖尿病病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仅服降糖药,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用葛根素静滴.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山梨醇显著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葛根素可降低血糖,从而减轻2型糖尿病病人的三多一少症状.

    作者:赵慧娟;罗贵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严重创伤MODS高血糖患者内毒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指数变化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高血糖患者血内毒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观察创伤MODS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组死亡率变化,测定创伤MODS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组血内毒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含量,计算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创伤MODS高血糖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创伤MODS正常血糖组(P<0.01);创伤MODS高血糖组血内毒素含量、HOMA-IR指数明显高于创伤MODS正常血糖组,创伤MODS高血糖组HOMA-β指数明显低于创伤MODS正常血糖组.结论:创伤MODS合并高血糖患者预后不良,内毒素在创伤MODS患者高血糖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祝仲珍;王占科;熊小平;杨莉萍;陈致怀;王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缓释茶碱对中重度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用茶碱缓释片长期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时肺功能、生存质量(QOL)和病情严重度的研究.方法:70例病人按是否连续服茶碱缓释片随机分为2组,30例治疗组病人中28例完成治疗,40例对照组病人中37例完成.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前,而对照组比治前下降,2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后2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肺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QOL总均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在治疗组中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在对照组中尚有上升趋势,但与治前无显著差异.在1年随访期间病人发作次数(人次/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首次发作时间和首次住院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住院天数2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茶碱缓释片长期口服能显著改善病人的QOL,能改善和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病情的严重度,QOL的改善和肺功能之间并无一致关系.

    作者:楼英彪;应延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椎弓根螺钉系统用于退变性腰椎不稳治疗体会

    退变致腰椎节段不稳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本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组25例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了椎弓根螺钉系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马春雨;邱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2例急性局灶性肿块样肺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4月~2002年5月急性局灶性肿块样肺炎32例.32例中22例有胸部正侧位片,10例有正位胸片;32例均有胸部CT片.24例初步诊断周围性肺癌,8例诊断不明确.

    作者:罗惠秀;冷向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卒中4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用疏血通注射液作为观察组治疗进展性卒中40例,用丹参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治疗4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d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48h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进展性卒中.

    作者:张俊江;董清香;逯爱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乳头状泌尿上皮癌PTEN及PCNA的表达与分级的关系

    基因PTEN位于10号染色体q23.3区,具有9个外显子,其编码蛋白由40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47000dalt左右[1].研究发现,很多肿瘤有染色体10q23的杂合性丢失,这种改变多发生于胶质母细胞瘤及晚期前列腺癌,然而在低度肿瘤却罕见.PCNA是和细胞周期相关的36kd的核蛋白,是细胞增殖指数的主要标记物,用于研究恶性肿瘤的细胞增殖和判断其恶性程度.笔者分析56例乳头状泌尿上皮(移形细胞)癌PTEN及PCNA的表达,探讨其与泌尿上皮乳头状癌分级的关系.

    作者:斯向东;舒畅;黄立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25例护理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也称Beck综合征,1908年首先报道,指脊髓前动脉发生闭塞,其供应的脊髓腹侧2/3至3/4区域缺血,引起病变水平以下中枢性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少见的疾病.此综合征症状复杂,由多种病因引起[1].本文对我科1980~2003年收治的25例患者进行分析,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雪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56例

    毒蛇咬伤病例日渐减少,但发病急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自1998年7月~2003年10月共收治毒蛇咬伤病人5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元仁;黄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在尸检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影像诊断设备的功能和成像质量有很大提高.对于事故死亡的病人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代替尸检,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受到法医的肯定,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尸体解剖.

    作者:蔡磊;王洪生;杨少平;王风云;杨展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05例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

    笔者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0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对41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限钠组(20例)和不限钠组(21例),观察腹水消退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不限钠组患者在腹水消退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限钠组患者.结论:对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患者适量补充钠盐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盛雄;张戡;黄建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痛宁汤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心痛宁汤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8例心绞痛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心痛宁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藻酸双酯钠片、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痛宁汤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闫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与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冠心病是人类排列前位的主要致死原因,它是由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疾病.通过多年来各种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试验(RCT)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临床事件,成为冠心病不可缺少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黄绍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加味阳和汤治疗膝骨关节炎9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阳和汤加味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91例,以阳和汤加味,15d为1个疗程结果:经1~4个疗程治疗,痊愈41例,显效33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4%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膝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切合病机,宜推广应用.

    作者:王炜;郑甦;许鸿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锡类散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40例效果观察

    中成药锡类散,在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糜烂方面效果显著.近几年来,我们将其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0例,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满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分析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其中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西方国家本病十分常见,约占人群中7%~22%;我国于1997年对北京、上海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患病率达5.77%[1].

    作者:张萍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