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过表达c-KIT(CD117)和CD34,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本院自1998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38例,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一分析.
作者:史东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3月~2004年3月,笔者运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伤寒3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维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银杏叶注射液是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病有较好疗效的新药,由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组成,临床用于急性脑梗死、脑萎缩、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我院近1年来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收到很好的疗效.现将治疗60例的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薇霞;董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吗丁啉、雷尼替丁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中药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5.5%,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效率33.3%,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疏肝理气中药配合西药治疗FD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燕明;蔡海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万应膏是我院已故著名骨伤科专家黄乃聪先生的祖传经验方,又名黄氏接骨万应膏.经百年临床应用实践证明,该药膏对于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和慢性劳损疗效显著.我自2003年,采用黄氏万应膏治疗骨伤科疾病400例,均获得良好疗效.临床总结如下:
作者:侯苏琳;黄引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我们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秋荣;岳伟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呕吐是因横隔膜及腹肌等的强烈共同收缩,使胃内物质经由食道、口腔反射性排出体外的现象,是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防御反射,它可以把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但长期剧烈的呕吐,会影响进食和正常消化液丢失,伴随水分及电解质紊乱引起的脱水和营养不良;呕吐物不慎吸入造成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同时给病人的心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我院自2003年5月~2004年5月间,采用甘蔗生姜汁治呕吐,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腰椎间盘脱出症所致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2001年9月~2004年10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109例,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文云星;刘朝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输卵管阻塞占女性不孕的30%~40%,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随着人工流产及盆腔炎的增多,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虽然有多种治疗手段,但效果欠佳,而且受到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限制.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红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以直、结肠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ⅱ病变为主.临床上以腹痛、腹泻、排粘液血便、发热、消瘦为主要表现.一般发病缓慢,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临床常规治疗,难以奏效.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本病1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娟;庞绍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7例均采用顺行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结果:17例平均随访12个月(6~18个月),手术均获得成功,骨折全部愈合,评定优良率100%.结论:顺行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疗效满意,尤其是对多段、粉碎性肱骨骨折及骨不连和病理性骨折的治疗.
作者:陈镇秋;胡锐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针灸治疗组治疗RA59例,并与芬必得对照组的6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3.2%,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针灸治疗RA具有减轻炎症刺激、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之功效.
作者:王春良;林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正在申报三乙医院),它也是我省首批列入高校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医院.为了能培养一批对社会有用的优秀护理人才,医院护理部非常重视临床教学带教工作,护理部在2000年开始采用师生定期相互评价方法,来促进临床教学带教工作.下面将我院这一做法与体会予以简述:
作者:朱秋明;李晓光;金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肩锁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Allman分类Ⅲ度肩锁关节脱位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9~58岁,平均35岁,所有病例采用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内固定无失效,未再发生脱位,以Karlsson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价:优32例,良6例.结论:肩锁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永宁;黄伟韬;李文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剧痛患者疼痛缓解的有效方法.方法: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剧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采取不同方法对3组进行治疗观察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骶管注射+点穴推拿+腰牵引)A组疗效优于(骶管注射+来比林输液)B组及(甘露醇、地塞米松输液+点穴推拿+腰牵引)C组.结论:目测类比法显示,用骶管注射配合腰椎牵引、点穴推拿治疗的患者疼痛缓解明显.
作者:雷秀强;杨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不稳定心肌缺血综合征,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我院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消心痛片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永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nm23-H1、PCNA、p53蛋白在肺多形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肺多形性癌组织中nm23-H1、PCNA、p53基因表达,并结合肺多形性癌的转移、侵袭力、肿块大小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nm23-H1在肺多形性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25.0%和87.5%,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无侵犯周围组织中阳性率各为37.5%和10%,差异有显著性(P<0.01);PCNA在肺多形性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66.7%和75.0%,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有无侵犯周围组织中阳性率各为68.8%和75.0%,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在肺多形性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83.3%和25.0%,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有无周围组织中阳性率各为68.8%和25.0%,差异有显著性(P<0.01).Nm23-H1、p53基因表达与肺多形性癌淋巴结转移、侵袭力及预后有关.结论:m23-H1、P53基因能抑制肺多形性癌的转移及侵袭,而PCNA基因表达与肺多形性癌的转移和侵袭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尹满香;林雪平;方铣华;陶正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临床上已确诊有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同步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BPM多项指标:即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脉压增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CG: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ABPM多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相关性.
作者:杨秀明;郭勇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都有一定的难度,长期使用利尿药在减少有效循环血量的同时易诱发肝性昏迷、肝肾综合症等严重副作用,而攻下逐水之中药,对原本体弱的患者易戕伐正气,无论内服外用效果均欠佳.近年来我科以中药重用夜交藤、珍珠母为主药中西结合、标本兼治方法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闫浩;张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抑郁障碍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病人除有肢体功能障碍外,常伴有抑郁,严重的抑郁对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恢复不利.因此,应积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本文就我院62例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抑郁发病情况以及百忧解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思游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