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冷曙光;郑玉新;潘祖飞;牛勇;戴宇飞;王雅文;张文众;肖军;王忠旭;李涛;何凤生

关键词:多环碳化合物, 芳香族, DNA损伤, 职业暴露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149名焦炉作业工人和24名非职业多环芳烃(PAH)暴露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尿中1-羟基芘浓度来反映PAH暴露的内剂量;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水平的上4分位数(6‰)作为判断个体染色体损伤阳性的界值;分析CYP1A1、GSTM1、GSTT1、GSTP1、CYP2E1、NQO1、NAT2和mEH基因的多态性;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校正职业暴露情况、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状况因素,计算不同基因型工人发生染色体损伤阳性的OR值,并探讨基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调整了173名研究对象的职业暴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状况后,GSTM1缺失基因型个体染色体损伤危险度显著性增加(调整OR=2.01,95%CI=1.03~3.91);与NQO1基因P187S位点野生型纯合子个体比较,变异型纯合子个体染色体损伤危险度显著性增加(调整OR=3.18,95%CI=1.18~8.62);与mEH基因H113Y位点野生型纯合子个体比较,变异型纯合子个体染色体损伤危险度显著性降低(调整OR=0.40,95%CI=0.19~0.88);未发现其他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危险度的显著关联.此外,还发现GSTM1、NQO1基因P187S位点和mEH基因H113Y位点的遗传变异对染色体损伤危险度的影响中存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GSTM1、NQO1和mEH基因的遗传变异可显著性影响职业PAH暴露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危险度,并存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失能调整损失年的建立和探讨

    以研究发病或死亡为基础的前瞻性研究通常是以探索疾病危险因素或评价干预措施效果为目的,常缺乏对疾病负担的综合评估,不利于指导宏观卫生决策.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是将发病和死亡所致失能结合在一起反映疾病负担的一个综合指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得到广泛应用[1-3].但DALY的计算是基于很多发病率、死亡率、平均病程等群体水平资料[4],不能应用于个体,不能评估个体在随访中产生的疾病负担或健康寿命损失.

    作者:张普洪;武阳丰;金水高;赵连成;李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对禽流感流行及有关传染病应对策略的思考

    SARS卷土重来的阴影还没有挥去[1], 又不断传来禽流感在亚洲国家蔓延的消息[2] ,这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继SARS之后的又一次公共卫生事件.为什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一再面临传染病的挑战? 禽流感在亚洲的流行和传染病的应对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下面对禽流感流行现状进行描述和讨论, 并探讨我国传染病应对策略方面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黄建始;任赟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番茄红素对臭氧致大鼠肺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是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有害气体之一,在体内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形成氧化损伤,导致机体的衰老.人体吸入臭氧后,肺组织可出现炎症性和衰老性的改变,并伴有其他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如猝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过氧化自由基,调控肿瘤细胞增殖等.为研究其抗氧化作用,我们进行了此项实验.

    作者:潘洪志;郭守利;常东;王德才;曹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罗丹明B-砷钨杂多酸光度法测定痕量砷

    瓶装饮用纯净水中砷(As)含量的测定,首选方法为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1],但其低检测浓度为0.01 mg/L,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且瓶装饮用纯净水国家标准中砷含量又是≤0.01 mg/L[2].

    作者:徐爱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甲型副伤寒流行特点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现将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市发生的甲型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细菌耐药监测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芳;杨珊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其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近50年来,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和对蛋白质多维结构的不断揭示,生命科学进入了全新的时代.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则是生物功能的执行者.采用高新技术对DNA及蛋白质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使人类对生命的理解产生了巨大飞跃.

    作者:刘秉慈;郑玉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类志贺邻单胞菌所致食物中毒

    1.中毒经过:2001年7月3~5日,在某宾馆召开工作会议,150人就餐.7月4日21时,首发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发病高峰期见于5月10日,持续时间16 h,先后有25例症状相同的患者陆续前往县人民医院观察治疗.

    作者:陈贵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被动吸烟对学龄儿童红细胞免疫及其调节功能的影响

    香烟对人体多系统均可造成危害,吸烟者有约3/4的烟气逸入周围环境中,与吸烟者一起生活危害极大,尤其对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我们通过对被动吸烟学龄儿童红细胞免疫状态的检测,以了解被动吸烟对红细胞免疫及其调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沛;陈灿;吴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检测不同形态的砷

    自然界的砷一般以亚砷酸钠(NaAsO2)、三氧化二砷(As2O3)、砷酸氢二钠(Na2HAsO4 )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水体和土壤中,在农药和木材防腐剂中应用很广.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砷归类为人类致癌物.多数人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取砷化物,在肝脏中甲基化,主产物为单甲基胂酸(MMA)和二甲基胂酸(DMA),然后主要从尿中排出.不同形态的砷的毒性也极不相同,依次为As(III)>As(V)>>MMA>DMA.我们旨在探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HG-AFS) 法,测定不同形态的砷.由于国内现有的HG-AFS多为断续流动系统,无法与HPLC联机,因此,我们采用HPLC分离和分次接样、用HG-AFS测定的方法.

    作者:许珺辉;王洪玮;郭新彪;何骏;赵京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州市野生动物批发市场从业人员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广州市野生动物市场从业人员SARS冠状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3家野生动物市场部分从业人员进行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血清学检测并回顾性调查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结果 635名从业人员中,SARS冠状病毒抗体检出率为16.69%.3家市场从业人员抗体检出率存在着差异,主营野生畜类动物的甲市场为25.61%,明显高于分别主营禽类、蛇类的乙市场和丙市场(7.50%和6.80%);只经营果子狸者抗体检出率为58.54%,明显高于只经营蛇类者的9.46%.甲市场内,主营野生畜类者、市场管理者、从业人员子女、主营家禽家畜类者、主营蛇类者及经营冷冻类食品者等6类人员随着接触野生畜类动物机会的减少,抗体检出率下降,依次为59.34%、20.59%、16.00%、15.22%、10.40%和9.68%.在SARS流行期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抗体检出率为30.70%,高于无症状者的20.08%;抗体阳性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生率为49.28%,高于阴性者的30.35%.结论动物市场人员SARS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与野生畜类动物,特别是果子狸有密切关系.在SARS流行期间,不排除存在着部分从业人员曾感染人SARS冠状病毒并发病,但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而被忽略的可能性.

    作者:徐慧芳;王鸣;张周斌;邹晓忠;高阳;刘小宁;鲁恩洁;潘冰莹;吴石均;俞守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集对分析在徐浦大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集对分析(SPA)系赵克勤[1]于1989年正式提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至今已在自然科学、社会经济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曹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测定

    目的探讨血清中补体C3和C4、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诊断价值.方法透射比浊法检测54例临床诊断的SARS患者、20例其他肺炎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C3、C4、CRP和PA的含量.结果 SARS组C3为(1.18±0.42)g/L,C4为(1.15±0.56)g/L,CRP为(10.52±8.77)mg/L,PA为(107±34)mg/L;对照组C3为(1.11±0.56)g/L,C4为(0.38±0.26)g/L,CRP为(0.42±0.26)mg/L,PA为(376±74)mg/L;肺炎组C3为(1.30±0.46)g/L,C4为(0.57±0.31)g/L,CRP为(0.88±0.43)mg/L,PA为(291±76)mg/L.SARS患者PA明显降低,C4和CRP则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各组C3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检测急性时相蛋白C4、CRP和PA有助于SARS的早期鉴别诊断.

    作者:廖伟娇;黎毅敏;陈涛;何为群;林勇平;李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国580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

    目的总结中国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来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情况,报告PKU和CH的发病率,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新生儿疾病筛查学组和北京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中心,联合进行PKU和CH的发病率调查.所有筛查对象在出生后72 h针刺足跟采血.PKU筛查采用细菌抑制法或者荧光测定法测定血苯丙氨酸浓度,CH筛查采用酶免疫吸附试验、酶免疫荧光分析法或者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等方法测定促甲状腺素.结果根据调查和统计,中国自1985年至2001年期间,共对5 817 280例新生儿进行了PKU筛查,检出PKU患儿 522例.新生儿PKU的发病率为1∶ 11 144.对5 524 019例新生儿进行了CH筛查,检出患儿1 836例,发病率为1∶ 3 009.近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量平均年递增45.5%.结论中国新生儿疾病筛查近年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市的新生儿筛查覆盖率已经达到98.3%,但从总体来看,全国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约占10%.在发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要重视筛查工作的质量,提高筛查覆盖率,在PKU和CH筛查的基础上发展新技术,逐步使更多可预防的疾病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提高儿童保健水平.

    作者:顾学范;王治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003年突如其来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疫情席卷了整个北京城,在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全民抗击SARS的斗争中作为政府决策机构的参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疾病的分布、确定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市利用GIS系统分析了SARS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涉及的诸多影响因素,建立了SARS疾病流行的GIS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GIS系统,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中涉及的数据资料来源于SARS疫情报送系统.

    作者:刘泽军;谢学勤;郑攀;曾红梅;梁万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与生物恐怖有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生物恐怖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虽然今天我们面对的与生物恐怖有关的疾病大多是历史上已经基本上被我们征服了的烈性传染病[1], 但是, 这些即使是同名的疾病在生物恐怖的环境下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过去积累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经验不一定能直接照搬.下面试图从经典传染病流行病学三角形模式的角度来探讨与生物恐怖有关疾病的新出现的流行病学特征, 希望能对我国反生物恐怖的准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黄建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01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粪便中SARS冠状病毒RNA的检测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粪便中排出SARS冠状病毒(SARS-CoV)RNA的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101例病程为10~55 d 的SARS患者、27例非SARS患者和400名健康体检人群粪便中SARS-CoV RNA.结果 101例SARS患者的粪便标本中58例(57.4%)SARS-CoV RNA阳性;27例非SARS患者和400名健康体检人群的粪便标本均为阴性.SARS患者发病后10~19、20~29、30~39和40~55 d,粪便中SARS-CoV RNA阳性率分别为100%(8/8)、67.7%(21/31)、47.4%(27/57)和40.0% (2/5).粪便中SARS-CoV RNA载量对数值分别为6.06±2.05、4.51±1.23、 3.82±1.44和3.57±1.25.结论 SARS患者急性期粪便中SARS-CoV RNA阳性率和载量对数值高,且随病程延长而下降.

    作者:何忠平;董庆鸣;宋淑静;何林;庄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北京房山区农民1991~1999年膳食营养水平的变化

    在1991~1999年间我们对北京市房山区农民进行了3次膳食调查,对营养素摄入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并阐述其变化趋势.

    作者:陈纪春;顾东风;吴锡桂;段秀芳;甘文奇;曹天秀;黄广勇;徐希胜;谢宝元;郝凤霞;武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38信号通路和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

    环氧化酶-2 (COX-2)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38信号通路(P38MAPK)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交汇点.硒做为一种抗氧化剂可延缓或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但其是否通过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还不清楚.我们在体外模拟糖尿病状态,探讨糖尿病时存在的各种应激如高葡萄糖(HG)、糖基化终末产物(AGE)、高胰岛素(HI)及过氧化氢(H2O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P38MAPK、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从而探讨P38MAPK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硒在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艳波;邓华聪;郑丹;李呼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耐药结核病流行病学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全球结核病疫情急剧恶化,形成第三次回升高峰.耐药、艾滋病病毒感染和人口流动等因素,使结核病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从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目前全球约有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M.TB),结核病是死亡率高的感染性疾病,每年新发病例高达800万左右,死亡人数300多万,且95%的结核病负担在发展中国家[1].

    作者:杨本付;蒋伟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目的研究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149名焦炉作业工人和24名非职业多环芳烃(PAH)暴露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尿中1-羟基芘浓度来反映PAH暴露的内剂量;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水平的上4分位数(6‰)作为判断个体染色体损伤阳性的界值;分析CYP1A1、GSTM1、GSTT1、GSTP1、CYP2E1、NQO1、NAT2和mEH基因的多态性;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校正职业暴露情况、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状况因素,计算不同基因型工人发生染色体损伤阳性的OR值,并探讨基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调整了173名研究对象的职业暴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状况后,GSTM1缺失基因型个体染色体损伤危险度显著性增加(调整OR=2.01,95%CI=1.03~3.91);与NQO1基因P187S位点野生型纯合子个体比较,变异型纯合子个体染色体损伤危险度显著性增加(调整OR=3.18,95%CI=1.18~8.62);与mEH基因H113Y位点野生型纯合子个体比较,变异型纯合子个体染色体损伤危险度显著性降低(调整OR=0.40,95%CI=0.19~0.88);未发现其他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危险度的显著关联.此外,还发现GSTM1、NQO1基因P187S位点和mEH基因H113Y位点的遗传变异对染色体损伤危险度的影响中存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GSTM1、NQO1和mEH基因的遗传变异可显著性影响职业PAH暴露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危险度,并存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作者:冷曙光;郑玉新;潘祖飞;牛勇;戴宇飞;王雅文;张文众;肖军;王忠旭;李涛;何凤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