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血糖检测状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申丽萍

关键词:血糖, 检测, 状况调查, 原因分析
摘要:通过对门诊1860例血糖检测状况进行调查,从年龄、性别、分型、体重、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方面统计其发生率,并就其相关因素进行原因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附件包块输卵管妊娠1例

    患者32岁,已婚离异,住院号265941,孕4产1,人工流产3次,孕足月剖宫产一次,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8天”于2012年2月16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周期4~5/27~28天,量中,无痛经。前次月经2011年12月16日。于2012年1月25日无诱因开始下腹部坠胀痛,未检查治疗。1月30日阴道出血,量多,约为平素月经量的2倍,3天后血量减少,淋漓不尽至今,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少许暗红色分泌物,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右侧附件可触及鹅蛋大小包块,质中,活动,无压痛,左侧附件正常。门诊资料:我院B超(2012年2月16日):(1)子宫未见占位病变;(2)右侧附件区囊肿(8.7cm ×4.3cm大小无回声团块);尿HCG阴性。初步诊断:(1)阴道出血原因待查:功血?(2)盆腔包块性质待查:右附件囊肿?入院后完善辅检, AFP 0.2 ng/ml CEA 0.3 ng/ml hCG 29.5 mIU/ml CA-12510.7 U/ml。予以抗炎、止血治疗2天,行诊断性刮宫,探查宫腔深8 cm,刮除内膜组织约10 g,病检示:分泌期子宫内膜,2月19日复查妇科彩超:(1)子宫未见占位病变;(2)右附件区囊性包块,考虑卵巢囊肿(右附件区大小为7.8cm ×3.8cm无回声团块)。与前次B超相比右附件包块变化不明显,于2月20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内少量积血约200 ml,左侧附件外观正常,子宫表面光滑、正常大小,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膨大直径约2 cm,表面呈紫蓝色,未见明显破口,右侧卵巢囊性增大约6cm ×4.5cm。因患者有生育要求,术中行右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经过顺利。术后予以抗炎、对症治疗,病检:(1)送检“右输卵管剥除组织”,镜下为血凝块、炎性渗出物及绒毛组织;(2)(右卵巢)病变较符合黄体囊肿。术后7天复查血hCG正常,痊愈出院。出院诊断:(1)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2)右侧卵巢囊肿。

    作者:夏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围产营养门诊创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围产营养门诊创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门诊定期复诊,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围产营养门诊定期复诊,观察两组母体情况和围产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且围生儿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产营养门诊创建能够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潘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慢性阑尾炎患者63例,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对照组29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术前准备、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围术期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术前准备、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李月婵;周小荣;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提高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课堂的时效性探讨

    本文结合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特点和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规律,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素质培养三方面入手,阐述了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及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科研素养对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重要性。

    作者:冯德香;李丽华;陈锡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STS教育在医学院校生态学教学中的渗透

    阐述了STS教育在医学院校生态学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并提出了在生态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及科学讲座中渗透的模式探讨,以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作者:李晶;陈昌杰;王春景;刘高峰;刘长青;胡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按摩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脑血液循环状态,促进损伤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柱;黄向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A125和CA19-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和血清学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CA125和CA19-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和血清学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就诊并经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正常子宫内膜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CA125、CA19-9表达水平,分析CA125、CA19-9在观察组患者组织学和血清学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及ELISA法检测显示,CA125、CA19-9水平在观察组中表达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A125和CA19-9具有高表达性,血清学水平与组织学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何凡桂;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入院前误诊、入院后确诊为IM的5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 IM临床表现多样,其主要表现为:发热55例(100%),咽峡炎40例(72.73%),淋巴结肿大45例(81.82%),肝脏肿大30例(54.55%),脾脏肿大23例(41.82%),皮疹9例(16.36%),鼻塞15例(27.27%),眼睑浮肿10例(18.18%)。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数>10×109/L者70.91%(39例),异形淋巴细胞检查>10%者100%(55例),EBV-VCA-IgM检测阳性100%(55例),可伴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肺炎等。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确诊难,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和 EBV-VCA-IgM 阳性可协助诊断。结论 I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赛媛;林世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iPAP 呼吸机在 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BiPAP呼吸机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24小时后,观察比较比较患者治疗前后pH、PaO2,PaCO2、FVC、FEV1指标变化。结果患者经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24小时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患者pH、PaO2、PaCO2、FVC、FEV1等指标均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可快速缓解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早治疗方案。

    作者:孙利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正常胎儿肝脏及脾脏径线超声参考值的建立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正常胎儿肝脏及脾脏各径线的测值范围,建立不同孕周胎儿肝脏大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的超声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产前检查提供一个新的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方法对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产检且发育正常的1014胎20+0~29+6孕周胎儿,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肝脏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绘制胎儿肝脾的生长发育曲线,并分析肝脾各径线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胎儿肝脾各径线在孕20周后随胎龄增加而增长,与孕周呈正相关(P<0.05)。特别是在孕27~30周孕龄段内,胎儿肝脾的生长速度较其它期增快。结论胎儿肝脾随孕龄增加而增长,胎儿肝脾各径线超声测量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可作为一种新的且较为简便、实用的胎儿生长发育评估指标。

    作者:王文荣;王兴田;王荣;沈培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随机抽选我院32例静脉护理人员,考核其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并根据静脉专科质量标准平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32例护理人员经规范化管理后,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得到显著性提高,各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显著提高。结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大大改善了护理质量,为输液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作者:唐欣慧;陈俊华;刘海燕;梁青拉;吴妙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运用血管模型规范静脉留置针教学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血管模型以及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在静脉留置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计划,并运用血管模型对120名中专护理实习生进行培训。结果实施系统培训后,护理实习生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血管模型以及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计划进行静脉留置针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以及维护知识,拉近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的距离。

    作者:钟弋云;陈翠瑜;钟锦容;张美琼;刘美娟;容燕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程治疗的9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的分成优质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每45人为一组。普通护理组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只进行普通的护理,优质护理组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过程中在普通护理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对比两组患者和家人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后其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两组患者及其家人的满意度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使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更加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乳腺癌患者和家人对于医院的满意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锦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物咨询120例的分析与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120例门诊用药咨询情况,提高药学咨询服务质量,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集的120例门诊药物咨询记录,对门诊用药咨询的内容、人群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措施及意义,探索更有效的药物咨询的模式。结果用药咨询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用法用量、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合并用药、用药禁忌、能否长期服用等。咨询率排在前三位的咨询内容依次为药物用法用量(31.17%)、注意事项(20.83%)和不良反应(14.17%)。咨询人群以50~70岁年龄段为主,占48.33%,其次是30~50岁年龄段,30岁以下的咨询比例较小;在文化程度方面,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用药咨询比例依次降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咨询比例高。结论药物咨询的大力发展,能促进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同时也是门诊收集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

    作者:罗小勇;刘伟武;安细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集束干预策略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维持性血透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以血液透析的常规方式进行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护理进行临床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焦虑评分量表、抑郁评分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干预策略可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对病人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邱均玉;苏东晖;梁健;杨志成;范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

    教学团队是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和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是教育主管部门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生物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就高职院校建立“双师”团队、建设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带头人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群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使之在教学运行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黄永平;桂亮;张又良;余晨辉;吴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泪管的影像学检查进展

    在眼眶和鼻骨之间的狭小通道是鼻泪管,部位隐蔽,并且与周围结构存在较大的变异,鼻泪管阻塞是泪道常见阻塞部位。患有鼻泪管阻塞的患者经常性的溢泪,经久不愈终会发展成为急慢性泪囊炎,出现溢脓,常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痛苦。泪囊窝是骨性泪道的起点,终点是鼻腔下鼻道,结构细微,毗邻复杂,常规的泪道检查显影不理想,例如泪道碘油造影和泪道超声检查。鼻泪管的个体变异较大,提前进行影响学检查是了解患者鼻泪管的变异情况的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并且对避免并发症有十分重要意义。传统的泪道早期检查主要为泪道造影,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各种新的鼻泪管影像学检查方法逐渐应用临床,如数字减影泪道造影、螺旋CT、MR及螺旋CT后计算机重建技术等等,并且发展十分迅速,不仅用于鼻泪管疾病的诊断,也参与了某些泪道疾病的治疗。本文就近些年来鼻泪管影像学检查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树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插管体位对耳鼻喉科胃管留置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插管体位对耳鼻喉科胃管留置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耳鼻喉科收治的60例需行胃管留置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侧卧位经鼻插胃管,对照组行平卧位经鼻插胃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主观体验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和主观体验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经鼻插胃管是耳鼻喉科胃管留置患者适宜的插管体位,其可以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插管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及插管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刺激。

    作者:徐倩;谭丹雪;李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蛋白抗原 CA15-3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评价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糖蛋白抗原CA15-3应用不同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出的结果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评价不同厂家仪器测出结果的偏倚程度进行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正常临床申请肿瘤组合检测标本20份,分别用日本全自动荧光磁微粒酶免分析仪AIA-600和西门子-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A15-3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对偏倚程度评价。结果两台仪器对CA15-3检测的结果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在允许的范围内偏倚,二者的相关系数不高(r<0.975)。结论虽然不同医院应用不同的仪器对同一检测项目结果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用同一台仪器会减少系统误差。

    作者:郭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门诊血糖检测状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门诊1860例血糖检测状况进行调查,从年龄、性别、分型、体重、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方面统计其发生率,并就其相关因素进行原因分析。

    作者:申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