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李媛媛;孜依丹·买买提

关键词:布地奈德混悬液, 雾化吸入, 支气管肺炎, 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在支气管肺炎治疗中雾化吸入异丙托溴胺、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糜蛋白酶、干扰素、地塞米松雾化治疗,观察组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雾化后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作用效果;观察主要相关症状缓解时间及在院接受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8%vs.83.9%,P<0.05);观察组在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干湿型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起效迅速.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ERAS理念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ERAS理念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行THA术后患者共64例为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引入ERAS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生活能力、行走能力、关节畸形及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理念能促进THA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下床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THA患者实际护理中采用.

    作者:许波;周亚丽;王璟珂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采用腹针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4例确诊为LDH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的JOA评分、VAS、WHOQOL-BREF评分,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1周、2周和3周的主观症状评分、日常生活生活评分、体征评分以及JO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2周和3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1周、2周和3周的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生存质量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环境领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较对照组的28.13%显著降低(P<0.01).结论 对于LDH患者,给予腹针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艳;李伟;苟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AMI伴便秘患者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伴便秘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AMI伴便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8例.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排便反应(腹痛腹胀、排便费力、大便硬结)发生率及首次排便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排便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不良排便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AMI伴便秘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并减少腹痛腹胀等不良排便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钰新;罗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研究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n=30),将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方案和单独应用来曲唑方案分别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卵泡直径发育情况、妊娠率和卵巢功能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促卵泡成熟激素和雌二醇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体生成激素和睾酮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卵泡直径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来曲唑联合黄体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患者卵巢功能、 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妊娠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刘爱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及相应诱发危险因素.方法 按相应研究标准选取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判定依据,评估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成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病情状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卒中后共46例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1.8%.其中轻度抑郁8例,中度抑郁18例,重度抑郁20例.统计结果显示,性格偏内向、近期存负性事件、家庭状况差、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次数与病灶个数较多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应该加强对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病情状况中诱发因素的重视,做到早识别、早治疗,以提高预后与治疗效果,大化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韦超;李春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探讨合作模式在交通伤急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合作模式在交通伤急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5例交通伤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管理;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交通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合作模式的急救管理,对两组的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院前反应时间、接警至入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救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救治有效率为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检伤分类、心肺复苏、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吸痰吸氧、导尿的到位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交通伤急救管理中应用医警、专家合作的模式可大大提高急救效果,缩短各项急救工作的时间,降低病患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故值得在临床急救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四妹;黄景祥;郑小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持续鼻饲输注法与间歇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救治中的比较

    目的 探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68例VLBW按时间段分为2组,38例VLBW列为对照组,采用持续鼻饲输注喂养;30例VLBW列为观察组,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2组VLBW外周静脉营养方案相同,每天记录2组鼻饲的奶量、呕吐情况、测量腹围,每3 h测量胃内残余奶量,评估2组喂养不耐受;每天测量体重,计算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统计住院天数、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3%(P<0.05);观察组黄疸持续时间(13.25±2.72)d短于对照组(15.16±2.66)d(P<0.05);2组医院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平均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VLBWI,既符合VLBW的生理特征,有利于奶液的消化吸收,促进胃肠功能改善和提高体重,值得提倡.

    作者:杨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术后患者感染性眼内炎的效果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术后患者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与综合护理的观察组(n=3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并总结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对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罗金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对癫痫患者前颞叶切除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癫痫患者前颞叶切除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术后1个月)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变化,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VIQ、PIQ、MQ评分较干预前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小(P<0.05);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更高(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和80.49%(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应用于癫痫患者前颞叶切除手术中,可有效改善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纠正其负性情绪,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苑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利卡多因联合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共7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独给予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总时间、利多卡因使用剂量、苏醒时间、术中疼痛情况、麻醉效果、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新生儿1 min后的Apgar评分、疼痛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利多卡因使用总剂量、VAS评分、MB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痛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给予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能提高麻醉效果,延长无痛时间,并且降低药物使用剂量,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晓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合并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合并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方法 抽选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7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均对患儿进行鼻窦和咽喉部CT扫描,测量儿童腺样体的厚度和鼻咽腔前后径比例(A/N)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采用Lund-Mackay CT评分法对慢性鼻窦炎病情展开评估,应用Spearman秩相关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7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合并慢性鼻窦炎25例,占35.7%.腺样体肥大1级患儿共7例,慢性鼻窦炎Lund-Mackay CT评分为1~5分;2级10例,慢性鼻窦炎CT评分3~10分;3级8例,慢性鼻窦炎CT评分4~12分.腺样体肥大等级越高,慢性鼻窦炎Lund-Mackay CT评分也越高.腺样体肥大与合并慢性鼻窦炎呈正相关.结论 儿童腺样体肥大和合并慢性鼻窦炎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对腺样体肥大疾病患儿展开专业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明显缓解、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病情.

    作者:庄光波;倪伟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延伸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H型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旨在构建促进老年H型高血压的综合延伸护理干预措施,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实施延伸护理方案,并定期动态血压监护,细化延伸护理方案,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和随访.对两组老年H型高血压人群中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等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将动态血压监测融入延伸护理中,细化延伸护理方案能有效控制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改善预后.

    作者:孙秀琪;车淑华;谷万丹;张忠娟;钟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氨甲环酸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控制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跟骨骨折术后使用氨甲环酸对伤口愈合以及出血的影响,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Sanders分型Ⅱ型~Ⅵ单侧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实验组松止血带前15 min给予氨甲环酸(15 mg/kg)静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凝血功能和术后并发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 h,实验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凝血功能方面,实验组同对照组相比术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甲环酸可以应用在跟骨骨折手术,其在术后出血量、抑制皮下血肿形成以及切口愈合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洪斌;陆君安;黎健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烧伤科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管理后的洗手依从性和医院感染率分析

    目的 分析烧伤科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管理后的洗手依从性和医院感染率.方法 选择烧伤科40名医护人员,任选其中20名为观察组,给予实施手卫生管理,余20名为对照组,不实施手卫生管理,比较两组洗手依从性、合格率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洗手依从性及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管理后,可有效提高其洗手依从性及合格率,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廖丽;余华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初产妇剖宫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初产妇剖宫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并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初产剖宫产产妇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术后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观察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不良情绪的评分和术后48h乳房胀痛评分结果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母乳喂养率和48h泌乳量的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天、1周及1个月后的母乳喂养率,观察组分别为98.18%、94.55%、90.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7%、81.82%、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量多和中量以上的比率,观察组分别为61.82%和90.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8%和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的情况0级和3级分别为23.64%和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10%和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情绪、母乳喂养率、乳汁分泌情况及乳房疼痛情况均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黎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分析及点评

    目的 探讨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并对其不合理使用进行点评,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的门诊处方4869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7358张,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本次抽取的48690张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7358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15.11%,其中使用较多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别为头孢菌素类(31.49%)、青霉素类(23.00%)、喹诺酮类(13.71%)、大环内酯类(11.65%).7358张抗菌药物处方,处方合格的3579张,另外79张抗菌药物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占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为2.61%.常见的不合理使用类型包括抗菌药物选择不当(24.48%)、用法用量不合理(20.31%)、药物使用指征不明确(14.58%)、联合用药不合理(13.54%)、溶媒选用不当(9.38%)、药物重复使用(6.25%)以及处方书写不规范(11.46%).结论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情况,临床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严格选择药物的适应证,并避免重复大剂量给药,注意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确保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金女;谢燕贤;黄伟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无痛人流术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两组孕妇的镇痛效果、麻醉效果、宫颈松弛度、麻醉起效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镇痛优良率达到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优良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度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显著,镇痛效果更佳,药物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海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孕前管理系统在高龄再生育人群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孕前管理系统在高龄再生育人群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在我院登记计划妊娠并接受孕前管理系统的45例高龄再生育女性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接受孕前管理的45例高龄再生育女性为对照组.观察组的高龄再生育女性从计划妊娠开始予以孕前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对照组的高龄再生育女性孕期不进行孕期管理,两组女性在明确妊娠后,予以相同的孕期健康管理.结果 观察组高龄再生育女性的妊娠并发症率15.56%低于对照组的35.56%(P<0.05),新生儿并发症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31.11%(P<0.05).结论 孕前管理系统在高龄再生育人群中,可以显著降低妊娠并发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保障母婴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曾带娣;李仲均;卢智健;李晓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风险教育在防范新生儿气管导管滑脱中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教育应用于新生儿气管导管的维护和管理的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科收住的272例行气管插管的患儿设为对照组,未实施风险教育;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科收住的324例行气管插管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所有护士均实施风险教育.观察比较风险教育前、后气管滑脱率,比较风险教育前后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气管导管滑脱发生率12.5%,观察组发生率2.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风险教育前)满意度为75.74%,观察组(风险教育后)满意度为96.3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新生儿气管导管护理中,不能有一丝马虎,始终要有风险意识,将风险教育贯彻到整个护理的每个环节,确保气管导管不出现意外,保障患儿生命健康,让患儿家属满意.

    作者:李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

    目的 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2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实施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比两组输尿管结石清除效果.结果 对照组碎石成功率为82.7%,观察组为9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观察组碎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内血清肌酐的平均水平为0.09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更接近于正常水平(P<0.05);观察组体内的肌酐清除率为(68.3±7.5)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更接近于正常水平(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输尿管感染和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方式清除患者输尿管结石具有较高的清除效率,同时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产生的创伤程度较轻,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吴志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