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自动加样仪和酶标仪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测定的探讨

叶贤林;马兰;王薇;邹红岩

关键词:全自动, 加样仪, 酶标仪,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测定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含量, 比色法, 网络化管理, 应用, 条码扫描, 数据输出, 临床, 快速测定, 标准方法, 自动化, 准确性, 重复性, 献血员, 微孔板, 试管法
摘要: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是临床上诊断贫血的主要依据,其方法有比重法,可作为快速测定,但准确性差[1].测铁和测氧法由于操作复杂,不适常规使用[2].临床上常用比色法,其中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因而成为国际上测定血红蛋白的标准方法[3].本文在试管法的基础上,应用全自动加样仪和酶标仪,将其移植在微孔板上,实现样本条码扫描,加样自动化和标准化,数据输出网络化管理.经在献血员体检中应用,获得良好效果.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甘利欣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观察

    在对肾综合征出血热(RSHF)的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的治疗中,强力宁已获良好效果.甘利欣是强力宁的换代产品,其分子组成及构象的改变使之应有更强的生物活性.我们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试用甘利欣治疗RSHF,以观察其疗效.

    作者:余临洲;于强;席启辉;杨勇;胡新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总抗氧化能力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总抗氧化能力的临床意义.方法用COBA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NIDDM患者90例(观察组),正常对照40例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抗氧化能力为9.71±1.2U/ml,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为13.0±2.0U/ml,观察组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血糖含量的高低成负相关.结论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一方面可观察NIDDM患者对机体产生的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另一方面调节NIDDM患者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小丽;王风玲;范洪;侯英荣;袁小明;刘雪晴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于子宫壁肌层,但未超过子宫体的范围,异位的腺体及间质周围伴有增生的肌纤维,现就其超声诊断叙述如下.

    作者:邢之建;辛智利;张晓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剂,主要用于局部麻醉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近年来该药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并取得了注目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亚一;翟奇;吴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翼状胬肉与IL-6、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关系探讨

    病理学研究表明,翼状胬肉主要成份是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由其导致相应的病变[1].近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血管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2].我们对翼状胬肉组织在体外分泌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它们在该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作者:张国安;张俊华;刘小朋;施水兰;史玉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我院1996年1月~1997年6月,对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采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加综合治疗.并在高压氧治疗前后抽取股动脉血观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借此了解HBO对HIE患儿体内氧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袁显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理生理特征、诊治与预后的新观点

    不稳定心绞痛是指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不是单一情况,其病理生理特征各异,临床经过亦不同,可引起心肌梗死、休克或死亡.

    作者:李萍;洪明;龙怡道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同期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6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血流变学指标各查一次.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血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变(P<0.01),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34例,进步18例,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64例(88.9%),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安全度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晓燕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65例临床分析

    1986年8月至1998年8月,我们共诊治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65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曾存芝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的治疗对免疫球蛋白低下疾病有显著疗效,对其他与免疫有关疾病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近几年来,国内外IG在儿科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改良型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30例报告

    利用额肌肌力直接悬吊治疗上睑下垂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传统的额肌瓣悬吊法,是在眉下方的皮肤上做一附加切口,这样术后留有切口痕迹,有碍美容.术者将其步骤简化,去掉附加切口,仅留上睑切口,术后美容效果好.经临床应用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艳霞;蔡爱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华蟾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寻求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途径. 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华蟾素联合丹参组(Ⅰ组)和华蟾素组(Ⅱ组).Ⅰ组静脉滴注华蟾素和丹参注射液,Ⅱ组单独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连续治疗60天.结果两组均能促进HBeAg、HBV-DNA转阴和抗HBe转阳,但Ⅰ组的降酶、升高白蛋白和降低球蛋白的疗效优于Ⅱ组(P<0.05,P<0.05,P=0.05),肝肿大回缩疗效明显优于Ⅱ组(P<0.01).结论华蟾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作者:彭志国;王燕蓓;郭培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第20届化疗国际大会关于Cefpirome论文简介

    头孢菌素类发展迅速,近来有第四代产品出现,头孢派隆(Cefpirome,CPO)就是其中之一.其体外抗菌作用评价已由Jones等[1]和Bertram等[2]发表,Paradis等[3]报告静注1g后其药动学参数为:Cmax:86.67mg/ml,t(1)/(2)β:1.95±0.3h,AUC:156.39±14.48μg/h.ml,V:0.21±0.05L/kg,CL:1.47±0.13(其中CLR:1.06±0.11,CLMR:0.41±0.09)ml/min.kg.

    作者:潘启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膀胱移行细胞癌(Superficial 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是泌尿系发病率高的肿瘤,浅表性(T2、T1、Tis)占70%~80%,是多中心性疾病,不但膀胱本身而且泌尿系其他器官也可同时或相继发病,经尿道电切(TURBT)是治疗浅表性BTCC的首选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达75%左右,多在2年以内发生,故术后应采取抗复发措施.膀胱灌注细胞毒药物防治浅表BTCC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作用时间维持不长,效果不甚满意,1976年Morales[1]首先应用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防治浅表BTCC,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病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并很快得到推广,其效果优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2].

    作者:王晋;王仁顺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30例非典型化脓性骨髓炎临床及X线分析

    化脓性肌髓炎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若发病不典型,不论临床或X线检查均可误诊.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作者收集30例有完整资料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刘昌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伽玛刀、X刀、光子刀与诺力刀的临床应用

    1951年瑞典Leksell首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1],它以立体定向框架、准直器及放射源为基础,在CT、MR、DSA等影像辅佐下,能准确有效地治疗颅内及体内各种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疾患,是二十世纪医学史上划时代的贡献,其杰出代表就是伽玛刀、X刀、光子刀及诺力刀.

    作者:隋邦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氯胺酮用于超前镇痛效果观察

    超前镇痛是指术前即对伤害性感受加以阻滞而达到术后止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选择我院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使用小剂量氯胺酮观察其术后镇痛效应.

    作者:郑艳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UCG)、核磁共振成像(MRI)、心血管造影(ACG)、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和尸检对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MF)的诊断价值,以及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有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和(或)心包填塞表现并考虑为EMF的31例患者施行UCG、MRI、ACG、EMB、尸检以及外科手术.结果 UCG、MRI、ACG、EMB和尸检对获得EMF诊断的病例数分别为5/22、4/5、21/21、13/18和8/8.3例患者施行了右室心内膜切除术加三尖瓣置换术,手术死亡2例,1例术后恢复良好,随访4年,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并能恢复轻度工作.结论 UCG、MRI、ACG、EMB和尸检对EMF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诊断率不同.目前外科治疗可能是这些病人好的选择.

    作者:尹瑞兴;陶新智;赵定菁;朱继金;朱立光;李醒三;曾知恒;夏树楹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直立倾斜试验中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而不明原因晕厥的鉴别诊断是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尽管可进行全面神经系统及电生理检查,但不能解释原因者仍占半数以上.目前认为,该类患者主要属于神经介导的反射性、短暂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即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直立倾斜试验(Upright-Tilt test)作为原因不明晕厥患者的诱发试验,是诊断VS安全、易行的方法[1].但此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尚不够理想.本文主要评价直立倾斜试验中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on paroxysmal junctional tachycardia,NPJ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价值及其意义.

    作者:杨剑雪;陈芳;周纪宁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康复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康复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178例肾移植术后康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排斥反应、白细胞减少、低白蛋白血症、CSA中毒、肝功能受损和陪护感染为本组病例医院感染的高度危险因素(P<0.01),住院时间长、贫血、血糖高、IgG下降、病室空气污染和曾应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肾移植术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胡智伟;胡岗;余丹凤;蒋慧芳;葛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