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荧光原位杂交在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徐瑜;孙莹璞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种植前遗传学诊断,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摘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因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特异性强等特点,在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GD)中发挥重要作用。随辅助生殖技术、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进展,FISH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出现了多重杂交、快速杂交、原位PCR、光谱显像分析等衍生技术,使PGD更灵敏、有效。现就FISH技术在PGD中应用的国外状况做一综述。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068 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微小浸润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立宏;李亚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上腺髓质素与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

    肾上腺體质素(ADM)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血管活性肽,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妊娠期母体血浆和胎儿胎盘循环ADM水平升高,提示ADM可能由胎盘产生,并对妊娠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丽;曹泽毅;李维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063 用于尿动力学研究的微换能器导管与光导纤维导管的比较

    作者:火忠;火镇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065 Ⅰ期子宮内膜癌手术分期后的保守治疗

    作者:刘国艳;糜若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X染色体缺陷与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用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其发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寻找可能的候选基因,其中研究多的是X染色体的异常及其相关基因缺陷,如ZFX,DIA,XIST,FMR1,AT2等。对其发病机制的阐明有助于对该病的检测,预测可能发病人群,帮助加深对卵细胞发生、迁移、增殖、成熟和卵巢功能维持机制的了解。

    作者:刁飞扬;刘嘉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整合素与胚胎着床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粘附分子受体,有粘附和信号传递两大基本功能。现已发现,整合素在子宫内膜和胚胎上均有表达,并受雌、孕激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它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和迁移等过程,在胚胎着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整合素亚单位α_vβ_3和α_4β_1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并参与着床过程。此外,整合素在输卵管粘膜也有表达,可能为研究胚胎异位着床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晏长荣;孟运莲;罗善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与妇科肿瘤

    层粘连蛋白(LN)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非胶原糖蛋白,有多种受体可与之结合发挥生理效应。LN及其受体在组织中分布情况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LN及其受体与常见妇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波;岳天孚;张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卵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卵巢血供及其意义

    正常育龄妇女卵巢动脉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周期性变化反映了性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至更年期,绝经后,随性激素改变(尤其是雌激素下降)影响卵巢动脉血供,引起卵巢动脉血管阻力增高。绝经前子宫切除保留卵巢者,术后近期内可有内分泌改变,引起卵巢动脉多项多普勒参数变化,后期恢复。根据卵巢肿瘤内部血管生成学说,卵巢PI、RI等参数与血管壁所含的平滑肌成分有关,而与肿瘤分类分期无关。

    作者:胡香英;石一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060 激素替代疗法时补充雄激素对脑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作者:黄谱;张峻霄;曹缵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053 雄烯二酮、胰岛素和促黄体激素对人类卵巢颗粒黄体细胞产生雌、孕激素的影响

    作者:李云;吴瑞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和诊断

    胎儿染色体异常是遗传病原因之一,是儿童智力迟钝和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并早终止妊娠对减少其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相关的因素,介绍一些与染色体异常相关的出生缺陷以及产前染色体筛选和诊断的意义。

    作者:赫梅德;张元珍;胡伦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E-钙粘素及其相关蛋白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粘附与肿瘤关系密切,粘附功能的丧失有利于癌细胞从原发灶脱离,从而发生浸润和转移;在转移灶,癌细胞又通过细胞粘附作用附着于相应的组织器官。钙粘素是主要的细胞粘附分子,研究其与卵巢癌的关系意义重大。

    作者:王妍平;曲芃芃;高企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069 以卡铂加紫杉醇作为一线化疗后仍有小残留灶的卵巢癌对拓普特肯的疗效

    作者:王小红;高永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059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替代治疗:雌三醇的疗效及血浆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常青;何世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LA-G在母胎界面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人类白细胞G抗原(HLA-G)是特异性表达在母胎界面上的一种蛋白,其在母胎免疫耐受及维持正常妊娠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概述HLA-C在母胎界面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与妊娠疾病的关系。

    作者:余江;李大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056 先兆子痫分娩时蜕膜和胎盘组织的VEGFmRNA无变化

    作者:宋殿荣;刘映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054 异种移植卵巢癌模型中腹膜因素对门点转移的影响

    作者:高山;王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细胞外基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学的关系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学说研究较多,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学说是EMs发生的新理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聚糖和糖蛋白;本文就其分类、特性、功能及与EMs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谭毅;黄荷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常用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式及其选择

    有关子宫切除术式选择的指征尚无统一意见。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和经济等优点,可作为全身情况较差或特别肥胖者的首选术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指征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相同,LAVH具有TVH的多数优点,但费用较贵。TAH则有良好的手术视野,操作方便,易进行快速止血,当TVH或LAVH无法完成时,应及时改行TAH。

    作者:华凯;周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对胎儿的影响和产科的处理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主要病理生理是激素和胆汁酸代谢异常,对胎儿的危害主要是宫内窘迫、猝死,发生机理尚不明,目前倾向急性缺氧之说。ICP的发生是个体基因的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预防胎儿猝死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唐萍;王正平;黄荷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