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

任凤芝

关键词:内科学, 预防, 老年性, 高血压
摘要: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物质条件的富足,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急剧增加.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属高危人群,与脑卒中、心梗、心衰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加强老年高血压的2级预防对防止心、脑、肾并发症比中年人更重要.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预防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Heald提出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患者69例并随访患者的局部复发率.结果 69例均随访5年以上,5年间共有9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3%(9/69),局部复发与肿瘤病理性质和Dukes分期有明显关系.TME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普通术式.结论 TME是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康悦;魏立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腹症并存糖尿病术后血糖控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急腹症并存糖尿病术后血糖的控制.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03~2003-03 67例急腹症并存糖尿病病人术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42例经输入胰岛素8 u,血糖降至6.1~7.8 mmol/L;25例增加胰岛素输入量及浓度后,血糖降至6.1~7.8 mmol/L.结论急腹症并存糖尿病病人术后可应用大剂量胰岛素静点,将血糖控制在6.1~7.8 mmol/L范围内,减轻病人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

    作者:郑宇;王滨男;杨闯;郑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ZOE填充Frialit-2型种植牙固定螺丝孔空腔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ZOE)填充型基牙接圈固定螺丝孔空腔的效果.方法 26颗单个下后牙种植义齿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ZOE填充固定螺丝孔空腔,另一组不填充做对照,3、6、12个月各复查1次.结果 ZOE填充组封闭固定螺丝孔空腔效果良好.结论 ZOE填充Frialit-2型种植牙基牙接圈固定螺丝孔空腔操作简便,方便种植牙拆卸检查,填充固定螺丝孔空腔效果良好,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孙亚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5-01~2002-12间分娩的6 056例产妇中,98例前置胎盘和其中13例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孕周,胎盘位置、产妇年龄、妊娠次数、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 056例中,前置胎盘发生率为1.6%,合并胎盘植入占前置胎盘的13.2%.经统计分析表明,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有相关关系,相对危险度为229.86,其95%可信区间为146.36~386.56.结论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有相关关系,中央型前置胎盘及3次以上妊娠为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作者:翟凌;蔡丽瑛;安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A1型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复方丹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iNOS的表达,观察雾化吸入复方丹参对脑缺血后iNOS表达的影响,并进行神经病学评分.结果雾化吸入组的缺血侧大脑皮层iNOS表达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P<0.05,P<0.01),并可减轻神经损伤症状(P<0.05).结论雾化吸入复方丹参能部分下调脑缺血所致iNOS的异常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曹甦;虢周科;张志玲;冯玉丽;张尚斌;郭绍举;陈东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如何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及处理

    由于生活习惯及周边环境影响给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的处理及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我们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培训、加强监督检查等综合治疗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与管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盛艳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西比灵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导致完全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西比灵对TIA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寻求血管保护的新途径,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冯涛;戴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阑尾切除术后引起支气管哮喘规律性发作1例

    现报告1例阑尾炎手术切除后引起支气管哮喘规律性、季节性反复发作的病例.

    作者:束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局部联合用药治疗病毒性点状角膜炎临床观察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而点状角膜炎,作为病毒性角膜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比较多见,尤其是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毒性点状角膜炎的发病率日趋增高.该病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等特点[1],如不及时治疗,轻者长期忍受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的痛苦,重者病毒感染可侵犯浅、深基质层,甚至成为致盲性眼疾.我院眼科1999~2002年应用干扰素及微量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并配合局部滴用抗病毒眼药水治疗56例(92眼)病毒性点状角膜炎,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华;王海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早产儿硬肿症临床分析

    硬肿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多见于早产儿.治疗难度大,病死率很高.我院近年来试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早期干预,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剑雄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6例先天性小肠系膜裂孔疝临床分析

    本文就10年来收治的6例先天性小肠系膜裂孔疝,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徐凤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颅后窝血肿的治疗

    目的评价39例颅后窝血肿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39例颅后窝血肿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枕部开瓣术、微创碎吸术.结果保守治疗15例,死亡1例;枕后开瓣治疗10例,死亡2例;微创碎吸治疗14例,无1例死亡.结论对于颅后窝血肿量>10 mL,且Ⅳ脑室完全阻塞,横窦骑跨性血肿,均采用枕部开瓣术,治疗效果好.对于生命体征平稳,血肿量>10 mL,Ⅳ脑室部分受压但未完全闭塞,采用微创碎吸术治疗效果良好.对于生命体不平稳,血肿量大或脑损伤重者,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咬除枕骨,枕下减压术,因病情重,疗效差.

    作者:万少兴;黄辉彬;董伟;刘敏;李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护士与医疗纠纷

    随着国家法制教育的逐步深入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病人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纠纷已成较敏感的问题.如何避免医疗纠纷是当前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秋宁;刘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外阴平滑肌肉瘤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1岁,教师.因发现外阴肿物13 d,肿物单纯切除术后5 d,于1996-04-02入院.

    作者:刘海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论流行病学与社区护理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预防及控制这些疾病的措施.流行病学在防治及消灭传染病,对慢性病的病因探讨及预防保健,促进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作者:郑燕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加肝素抗凝治疗脑梗死致脑出血死亡1例

    1 病例摘要该患脑梗死后4 h应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及肝素抗凝,造成症状性脑出血,血量达90.7 mL,导致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雨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击出性骨折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附26例临床分析)

    为提高击出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自1998-01~2002-10所收治的击出性骨折病人26例,其中单纯型15例,复合型11例.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CT诊断进行分析与讨论,认为CT是诊断击出性骨折精确的方法,对术式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晶涛;关兵;刘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分娩中的胎头不均倾位的诊断及处理

    头位分娩中,胎头不论采取枕横位、枕后位或枕前位通过产道均可发生不均倾势(胎头侧屈),但是以枕横位前不均倾势多见,枕前位和枕后位则罕见.不均倾位可分为前不均倾位和后不均倾位两种.前不均倾即胎头取侧屈位以前顶骨入盆,前顶骨下降到耻骨联合后,由于耻骨联合后面平直,不具备骶骨前的凹陷,前顶骨则无退让的余地,即使并无头盆不称,但顶乳突径难以通过骨盆入口,致使后顶骨架于骶岬上无法入盆,如有头盆不称,则困难更大.随着产程进展,胎头侧屈加重,可使胎头前耳降至耻骨联合后,前肩不但降至耻骨联合上,且侧屈的胎头垫于后肩下,胎头无法入盆,故几乎均需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后不均倾位即胎头同样为侧屈姿势,以后顶骨入盆,并滑入骶岬下,称为后不均倾势,这样胎头是以额乳突径通过产道,胎头后顶多数能滑过骶岬先入盆,利用骶骨凹陷向后退让,使前顶能从耻骨联合滑下,使胎头成均倾势,再向前旋转,按枕前位完成分娩机转.

    作者:陈晓蓓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药品热原实验(家兔法)降温原因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采用家兔试验法进行热原试验,对家兔降温≥0.60 ℃没有任何判定依据.在动物实验检验过程中经常遇到降温情况,部分检验单位内控标准为2只降温在0.6 ℃以上或初、复试8只家兔绝对值超过3.5 ℃的样品即判定不合格.因此,降温也是热原反应的一种形式,必须在判断标准中体现出来.

    作者:曲永鑫;汤学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