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头痛效果观察

马海静;李爱杰;杨春菊

关键词:高压氧, 治疗, 头痛
摘要: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许多疾病多可伴发,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我科1997-05~2001-05对117例因不同疾患而伴发头痛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3例中CerbB-2的表达检测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及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而乳腺癌中,又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类型.大量资料显示CerbB-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有关.并且CerbB-2阳性表达位置不够确切.为此,我们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2的表达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分析.

    作者:杜明;李秀荣;马国章;聂明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心肌缺血临床观察的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7d内心电图变化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 120例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后1~7d每日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术后持续12h血压、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术前后心电图ST-T改变及伴随临床表现的特点.结果发现患者术后ST-T改变明显,且可无临床症状;术后高血压、持续心动过速,与心电图ST-T改变有关.认为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早期可出现心肌缺血性变化,且可无临床症状.结论结合血压、心率及时做心电图以明确诊断,给予积极处理,对避免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燕;李彦平;吴洪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雷公藤多甙配合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43例

    近年来,本文采用雷公藤多甙片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43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恕;谢俊霞;孙瑞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脏舒张功能异常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倍他东克25mg,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降压乐1片,2次/d口服.2组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后,继续服药12~16周,记录用药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 1组治疗后心率减慢,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减低,左房内径及左室内径变小,左室重量指数降低(P<0.05).左室舒张功能改善;不良反应少,是1种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药物之一.

    作者:薛华;张淑梅;宋效凤;郭洪声;孙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观察的体会

    在众多抗生素药物中,青霉素以其杀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且价格经济,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本文就多年的临床工作,总结青霉素皮试80例临床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8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的内科危重症之一.我院自1995年成立急诊ICU监护室以来,在ICU严密监护下进行及时、有效的联合溶栓,准确的对症治疗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张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细支气管肺泡癌55例X线分析

    目的提高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X线诊断与鉴别的认识.方法对1985~2000间5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X线胸片及体层摄影进行分析.结果 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所有病例具有正侧位胸片,20例做了体层摄影,8例手术后病例证实,2例支气管镜活检证实,45例经脱落细胞学病理证实.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分为4种X线类型:多发结节型、肿块型、炎症型和肺纹理增强型.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锤状指28例非手术治疗体会

    锤状指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损伤,是伸肌腱抵只点部位损伤所致以闭合性损伤,一般采用外固定方法治疗,但吸相当部分病例经外固定治疗后仍有锤状指畸形,我们对28例锤状指进行回顾性复查及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生儿与早产儿的护理

    新生儿各脏器和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应予合理护理,才能预防疾病,保证健康成长.下面就有关新生儿护理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郑雅杰;田忠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创伤性十二指肠破裂16例治疗体会

    我科1990-01~2001-12,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16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绍金;齐文学;陈宏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药结合迪银片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复发性皮肤病.迪银片进入临床以来,以疗效高,见效快,疗程短的优点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同.观察40例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山;刘凤全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疾病,是心肌的急性缺血坏死,病人症状严重,病死率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用溶栓剂(如链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来治疗AMI,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溶栓开始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好.本例患者年龄(78岁)偏大,病情较重,能获抢救成功,这在我院是前所未有的.病人预后较好,随防18个月,期间来院复查3次,生活能自理,长期应用口服药维持.现将抢救成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菊香;闫红梅;石淑艳;宿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等容血液交换稀释治疗急性期肺心病23例临床分析

    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由于慢性缺氧,导致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有些病例经常规综合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病情反复性较大.本院于1999年起对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23例患者,采用在原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辅以等容血液交换稀释治疗,很快改善了临床症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力;赵进;徐晓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直视下吻合四肢血管损伤21例体会

    我院自1993年以来直视下吻合四肢主要动脉伤21例,就其手术及术后处理加以分析.

    作者:付显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Mcu功能IUD与Tcu220cIUD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为了解新型Mcu功能IUD避孕效果、副作用和可接受性.方法选用Tcu220cIUD为对照组随机分为2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续用率分别为99.07%妇女和95.4%妇女;累计妊娠率分别为0和0.9%妇女;因症取出率为0.9%和1.8%;副反应发生率Mcu功能IUD少于Tcu200cIUD;2组差异显著.结论 Mcu功能IuD避孕效果好,脱落率低,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于凤娟;王莹;郑艳辉;李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形态数字化分析

    1 材料和方法资料全部来源于我院1993~2001年的外检标本共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1~66岁,集中在50~66岁之间.对照1例.手术原因为骨折或陈旧性骨折.

    作者:刘宏霞;王丽波;张波;刘文书;陈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在人工流产时,一般不用麻醉药或镇痛药,患者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以及宫颈管紧、扩张不顺利,甚至出现恶心、呕吐、颜面苍白、冷汗淋漓、心动过速、胸闷、气短、严重者出现昏厥,临床上称人工流产综合症,这给患者及手术操作均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近2年来对200例自愿做人工流产手术者,采用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以减少受术者痛苦,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脑炎24例的诊治体会

    肺炎支原体(MP)感染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过去认为,它仅引起非典型性肺炎.但目前临床研究证明,MP可引起呼吸道以外的多器官的疾病,MP脑炎是MP所致神经系统疾患中常见的类型,尤其是儿童.现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MP感染所致脑炎的24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鲁丽杰;胡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双侧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并左髋关节后脱位的治疗

    1 病例摘要患者男,28岁.因车祸致双髋部肿痛活动受限3h入院.检查:左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左臀部可触及脱位的股骨头,左髋关节弹性固定.右髋肿胀无畸形,大转子区叩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粉碎性骨折、骨块分离移位.

    作者:郭福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HRT对于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随着城市人口的老龄化,人类寿命的延长.许多妇女将有1/4~1/3的生命时期在绝经后渡过,其结果是她们必须面临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骨骼系统的一系列变化.绝经是1种自然现象,但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骨转换增强,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更为显著,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其结果导致骨质疏松.妇女一生中丢失皮质骨约30%,小梁骨约50%,而人工绝经比自然绝经妇女的骨丢失更加速.自然绝经妇女早期松质骨丢失率每年约5%,而手术绝经骨丢失率高达9%.另外,妇女50岁以后的骨量仅是男性的2/3.这2种因素--即初的低骨量及加速的骨量丢失综合起来,使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和易于骨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绝经后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观察其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点参考.

    作者:王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