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仁根;查文章;周勇;秦呈林;单湘湘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对疾病诊疗工作做出一定指导.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152例慢性咳嗽患者,同时通过其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总结主要发病因素.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152例,咳痰104例,喘息92例,反流症状67例,其他29例,其中以咳嗽症状所占比例高,与其他症状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患者主要致病因素胃食管反流、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所占比例分别为36.84%、33.55%、29.61%,致病因素所占比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比较显著,且受到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诊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定,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减少患者治疗痛苦.
作者:李晓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对比口服二甲双胍(Met)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格列美脲、诺和灵N及地特胰岛素的疗效.方法:选择口服Met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117例,均分为3组分别加用格列美脲、诺和灵N和地特胰岛素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三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BMI增加;合用诺和灵N组及合用地特胰岛素组血糖控制优于联合格列美脲组,合用地特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少于合用诺和灵N组.结论:对于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在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的情况下有效改善血糖控制.
作者:谭庆华;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下肢气压治疗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发展的效果.方法:按照产妇意愿和病情需要将26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n=130)产妇行顺产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n=130)产妇行剖宫产并采用空气波压力仪实施下肢气压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1%vs 7.69%,P<0.05),下肢肿胀指数评分、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下肢气压治疗有利于改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缓解下肢肿胀、疼痛情况,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陈光玉;李世彤;胡邦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针对连山少数民族地区小儿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及病原学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连山少数民族地区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6年下半年,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总计150例.针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开展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统计,150例连山少数民族地区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当中,福氏志贺菌患儿40例,占比26.7%;宋内志贺菌患儿80例,占比53.3%;痢疾志贺菌患儿30例,占比20%.其中,宋内志贺菌患儿多,占首位.针对连山少数民族地区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的志贺菌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统计分析,1种耐药的患儿数量少,占22例,事因突然爆发,所以耐药不多;从2015年-2017年,志贺菌对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情况,呈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需要在日后的医疗工作中特别关注.结论:小儿细菌性痢疾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近几年的疾病发展趋势当中,主要是展现为不典型化,以及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当患儿呈现出发病状态,或者是存在相关的症状以后,应积极的带领患儿就医诊断、治疗,要及时对患儿开展大便培养,由此来在疾病的明确程度上进一步的提高.考虑到患儿自身的抵抗力较弱,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选用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完成治疗.日后,应继续对小儿细菌性痢疾高度关注,深入研究.
作者:罗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56例,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液体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切口、术后平均引流液体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不仅可以将甲状腺肿物完整切除,还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手术切口渗出,缩小手术切口,增加颈部切口的美观,促进患者手术切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需要术者熟练腔镜技术以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患者手术疲惫.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面优质呼吸护理对于预防慢性左心衰竭病患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伴有慢性左心衰竭病患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6例.护理组给予全面呼吸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病患体征异常情况以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组病患体征异常情况以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病患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呼吸内科伴有慢性左心衰竭病患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能给病患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帮助病患科学健康作息,减少体征异常的发生,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病患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莉萍;李雅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大便常规检验对季节性腹泻检验的准确率,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腹泻患儿,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患者,对这些患儿进行大便常规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溶血性弧菌的在一年四季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分布特征,四季均有发病且发病的概率没有明显的对比,季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门菌在一年四季中有较为明显的分布规律,一般在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与其他两季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便常规检验可以有效的检验出儿童腹泻的致病菌,对判断季节性腹泻的病因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口服用药安全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精神科患者共168例,以随机分组方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口服用药安全性认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口服用药安全性认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精神科患者对口服用药安全性认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春梅;植多弟;钱喜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吞咽障碍患儿中实施对其功能恢复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吞咽障碍患儿76例,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8)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8)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81.6%;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7.9%,明显低于对照组26.3%,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吞咽障碍患儿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优良,可促进康复,且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魏蒙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2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另外,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脑梗死三组患者,分别为A组、B组和C组,对这三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具有C组>B组>A组的情况,呈正比关系,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跟正常人对比显著升高,且脑梗死程度越严重则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越高.
作者:杨图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过程中,应用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糖尿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5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比.结果: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尺神经的MNCV、SNCV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的MNCV、SNCV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7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3/75),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过程中,应用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很好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俯卧位肺复张在重症肺部感染合并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合并低氧血症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仰卧位肺复张,观察组接受俯卧位肺复张.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血氧指标、血流动力学以及肺复张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肺复张后SpO2、氧合指数、GEF、SVRI水平与肺复张前相比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p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EF、SVRI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合并低血氧症的治疗中,俯卧位肺复张可有效提高患者血氧指标,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英;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确定合理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细菌内毒素限值,考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联合药液的内毒素总限量确定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内毒素限值;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对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分别进行干扰试验.结果: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将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定为0.1 EU·mg-1较为合适;浓度为5.0 mg·mL-1及以下的供试品溶液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之间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制定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以用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更加符合安全用药的要求.
作者:刘建辉;唐先明;薛振东;宋丽阳;郁玖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以及盆底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初产妇,通过电脑随机的把配合研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个研究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初产妇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并比较两组初产妇盆底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盆底康复效果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产后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消除以及改善初产妇产后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有效性,并有利于初产妇产后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茂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7年7月152例病例,其中,行早期(72h)ERCP、EST治疗(治疗组)75例,未做ERCP、EST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7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腹痛缓解天数、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别显著性意义(P<0.05),血淀粉酶、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ERCP+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罗长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所在科室的50例肠系膜淋巴结患儿作为患者,采用高频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的肠系膜淋巴结径线测值以及超声表现.结果:经检查后,患者的长轴径为(15.69±0.49)l/mm,短轴径为(6.29±0.25)l/mm,超声表现异常情况较多.结论:高频超声技术对肠系膜淋巴结患儿进行检查,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临床依据,同时提高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吴嫁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跳跃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跳跃型颈椎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天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7天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患者术后7天神经功能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天神经功能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颈椎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耀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经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以及术后1天疼痛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Frankel脊髓功能评定结果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能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卫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两周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焦虑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前焦虑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试验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个性化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祝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作用.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为研究时段,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设定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我院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实施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免疫检验的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检验变异指数、C肽(C-P)指数、胰岛素抗体(IAb)指数、血清胰岛素(INS)指数和癌胚抗原(CEA)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实施免疫检验分析治疗控制措施,有利于提高免疫检验质量,降低变异情况发生几率,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石胜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