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袁媛;余志霞
目的:探析中药沐足缓解2型糖尿病足下肢麻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足下肢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沐足,对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麻痹缓解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功能优良率和下肢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足下肢麻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沐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下肢麻痹症状,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智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团队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这一阶段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指导,研究组运用康复护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23%,由此可知,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团队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用,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上CT、MRI和MRA(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患者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所有患者均行CT、MRI及MRA进行检查,比较三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28例发生脑梗死眩晕患者行同样方法检查,比较分析结果.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4例,阴性20例;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2例,阴性22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MRA诊断患者均呈现动脉供血不足.MRI可以检查出全部脑梗死眩晕患者,而CT仅能检查出6例患者.结论:MRI及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因诊断价值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的增长,抗风湿类药物越来越丰富,其用药安全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重点,本研究结合近年来研究成果,对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与免疫性治疗四种不同抗风湿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进行如下综述,旨在更好的提高抗风湿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忠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对急性肠梗阻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1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保守疗法,对照组于保守治疗48h后进行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为为24h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差异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24h后实施手术治疗,可提高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树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中精神障碍相关诊断的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奎硫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阿立哌唑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评定在基线时、治疗后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疗效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具体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时、治疗后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BPR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BPRS评分均低于基线时(P<0.05);(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4.010,P=0.04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5.379,P=0.020).结论:奎硫平与阿立哌唑对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均具有较好疗效.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奎硫平.
作者:张艳;高咏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典型川崎病和不典型川崎病在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冠状动脉扩张方面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所有川崎病患者.比较典型川崎病和不典型川崎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治疗效果和冠状动脉扩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375例患者包括在内,其中典型川崎病291例(77.6%),不典型川崎病84例(22.4%).与典型川崎病患者相比,不典型川崎病患者更倾向于处于年龄段的两端,以<1岁和>5岁多见;不典型川崎病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间隔长(P<0.01);使用丙球时病程长(P<0.01);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高(P=0.02),两组在临床表现方面的差异较大;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丙球的治疗反应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岁、就诊时间、确诊时间和丙球治疗时间是不典型KD冠状动脉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结论:诊断及治疗的不及时,与不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有关,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降低不典型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
作者:钟妍妍;孙军;魏春雷;袁迎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进行筛查并分析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2017年1月 ~2017年12月间,对本区3379名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进行检查,了解视力异常的发生率、异常类型,并对导致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3.92%(392/3379),其中,远视64例,构成比85.42%,斜视16例,构成比8.33%,视力低常12例,构成比6.25%;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父母视力不良、看电视距离<3m、电子设备使用时间>1h/d、读书时间>3h/d、户外活动时间<1h/d、家庭视力保健知识薄弱以及睡眠时间<8h/d,均为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健康的风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较高,相关影响因素多,各方应重视儿童视力保健工作.
作者:苏妹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及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60例和病毒感染组60例,另选6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比较三组受检儿童血清CRP、PA、PCT的表达水平及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CRP、PCT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血清PCT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CRP、PA及PCT联合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RP、PA及PCT单独阳性检出率,且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A及PCT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预测急性感染疾病的病原体种类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乌灵胶囊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癫痫伴抑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后,观察组病人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结合帕罗西汀治疗癫痫伴抑郁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陈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8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中医护理,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62%(41/4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33%(35/42),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优化临床疗效,效果确切,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夏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对子宫脱垂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提高患者学习术后康复指导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60例子宫脱垂需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包括防下肢静脉血栓、防跌倒、防便秘、缩肛运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及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子宫脱垂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子宫脱垂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赵沛仪;黄咏妍;刘旺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提升其康复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本院股骨颈骨折患者52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6例,分别接受延续性护理、常规护理,比较康复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度为64.65%,对照组23.08%;观察组出院后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23.08%,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冯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B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接受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和对照组(接受传统乳腺癌手术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拔管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其美容效果,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述手术相关指标和美容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安全有效,能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魏松;焦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化疗药物输注(高危药物输注)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流程化管理纳入标准.(为提高高危药物的输注安全,对高危药物输注实施优化流程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输液等待时间、输液安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流程化管理后,患者的输液等待时间短于管理前,遵医嘱差错、摆药差错、输液外渗等发生率低于管理前,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能够提高化疗药物的输注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绚丽;李玉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心脏大血管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的3000名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经三血管气管检查表明67例胎儿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分析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的声像图特征.结果:67例胎儿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者中33例患者确诊为血管管径大小发育异常,18例患者确诊为血管位置发育异常,16例患者确诊为血管数量发育异常.其中血管管径大小异常的检查率为96.97%(32/33),血管位置异常的检出率为94.44%(17/18),血管数量异常的检出率为81.25%(13/16).结论: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用于胎儿心脏大血管检查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仅操作简便,且易于显示,且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胎儿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的检出率.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对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189例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5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口腔内科患者(通过对患者一至三年的追踪观察),以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口腔疾病分类标准以及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式.结果:189例患者中,有50例龋齿,52例牙根尖周病,51例牙髓病,26例牙周病,10例其它口腔疾病,189例患者中,有177例治疗痊愈,7例治疗有效,5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35%.结论:对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予以高度重视,并以诊断结果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有效落实到临床治疗当中,可以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为其口腔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陈志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对老年压缩性腰椎骨折术后疼痛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老年压缩性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6例作为参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6例作为实验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对比有明显差异,而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各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经各评分标准结果显示,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明显差异,而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老年压缩性腰椎骨折术后疼痛有重要影响,能够对其疼痛感进行缓解,并通过减少并发症发生来提高患者舒适程度,促使其运动功能尽快康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小凤;李林花;林东盈;王晓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经鼻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42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鼻呼吸湿化治疗仪,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相比差异较大(P<0.05);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鼻呼吸湿化治疗仪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广阳;樊荣兴;梁达强;林琛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以及妊娠结局.方法:以2014至2016年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选择LEEP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个月的随访中治疗组怀孕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方式,LEEP能够有效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恢复较快且安全性较好,对于妊娠结局改善也有明显的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陈丽娜;刘艳;陈思颖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