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XB2、6-keto-PGF1α水平与急性肺损伤关系的临床研究

郑雅楠;李来传;史有奎;陈京霞;王敏;李炳淑;荣凯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及与肺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24例,另选同期在我院查体中心体检者2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XB2、6-keto-PGF1α水平,并记录当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肺损伤评分.结果:急性肺损伤(ALI)组血浆中TxB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6-keto-PGF1α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ALI组BALF中TXB2、6-keto-PGF1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TXB2差异更为显著(P <0.01);ALI患者BALF中TXB2与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r=0.77 r2=0.59 P<0.01).结论: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和BALF中TXB2水平均升高,BALF中6-keto-PGF1α的表达也增加,BALF中TXB2变化更为显著,通过检测BALF中TXB1更有助于急性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并对急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监测和护理

    目的:探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测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5例GSC≤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监测和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护士严密观察,细致周到的护理,有效的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按格拉斯哥预后等级(GOS)评定,良好42例,中残20例,重残7例,死亡6例,抢救成功率92.0%.结论:科学严密的监测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噬菌体对2-酮基-L-古龙酸生产的影响

    研究了噬菌体对2-酮基-L-古龙酸混菌发酵的影响,在混菌培养12小时后分别接种2×105 pfu/ml巨大芽孢杆菌的两种噬菌体BS601和BS801,发现:(1)噬菌体BS601虽能裂解B.megaterium,但能通过释放胞内活性物质促进K.vulgare生长,从而促进2-KLG的合成并缩短发酵周期;(2)添加噬菌体BS801能同时裂解B.megaterium和K.vulgar,导致代谢停止,无法合成2-KLG.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通过在不同发酵周期添加一定浓度的噬菌体BS601,显著提高了2-KLG的产量和生产强度.

    作者:刘杰;黄建民;肖江锋;杜尔凤;展建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泌尿系结石6946例临床调查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治愈后易复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困扰.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不断进步,结石的好发部位、年龄、性别、地区分布、职业特点等可能会发生变化,结石成分也会随之改变.总结本单位7年间收治泌尿系结石发病情况发现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性.

    作者:贾春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胆红素氧化酶的生物电催化

    在中性条件下,胆红素氧化酶可以由适宜的介体介导,催化氧气还原成水,同时伴随大量生物电催化电流的产生,具体反应为bilirubin+1/2O2→biliverdin+H2O,即胆红素氧化酶催化胆红素生成胆绿素,后者进一步氧化生成性质不明的无色物质.大部分胆红素氧化酶可将未转变成过氧化氢的氧气还原,因此胆红素氧化酶适于构建燃料电池的生物阴极.

    作者:车畅;赵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高位保留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营养状况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26例和B组2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体重标准化蛋白代谢率(nPCR)、内生肌酐清除率(GFR)、残余肾功能(RRF)及尿量的变化.结果:研究开始及1年后体重标准化蛋白代谢率(nPCR)、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5);1年后A组的残余肾功能(RRF)及尿量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高位保留灌肠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对保护残余肾功能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蔡祥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0年至2012年某院门诊处方指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处方管理办法》(2007年版)实施以来,某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0年至2012年每月的门诊处方100张,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按照《办法》的附件2“处方评价表”要求,进行数据的填写、统计、分析.结果:某院平均用药种数为2.1种,抗菌药使用率为41.6%,注射剂使用率为26.1%,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2.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平均处方金额为154.8元.结论:某院门诊处方指标基本合理,抗菌药及注射剂使用率二项指标欠佳.还需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严格执行抗菌药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基本药物使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吕炳义;刘小平;朱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于脑蛋白水解物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探讨

    目的:验证脑蛋白水解物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查.方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按常规检查法,控制菌按常规检查法.结果: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结论:可以用该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脑蛋白水解物片的检查.

    作者:杨海英;康艳红;韩淑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制药与设备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探究

    为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按照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采用“师带徒”教学方式进行技能传授,探讨了课程改革教师素质的关键性,延长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积极态度的必要性,研究了中药制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丁振铎;吕文博;李大亮;黄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现代医院中药房中药的安全质量保障

    中医中药在现代医院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医院中药房中药的安全质量保障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药房的中药的安全质量保障工作一直是中药房日常工作的重点;现对医院中药房中药的安全质量保障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中成药的质量保障[1]1.1单味制剂和成方制剂的质量保障国内中药的单味制剂和成方制剂的科学技术领先于中药材及饮片,都制定有统一的国家药品质量标准.验收时必须检查药品的名称、汉语拼音、商标、批准文号、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企业、成分、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说明书、注意事项、贮藏、首营品种应有与首批到货药品同批号的省级药品检验所出示的检验报告书.药品的大小包装必须完整、无破损,外包装上应有外用、毒性中药、麻醉中药、非处方用药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处方用药应有规定的警示语或忠告语.进口药应有进口注册文号等等.

    作者:乔颖;刘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京尼平苷微囊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目的:优选制备京尼平苷微囊的工艺条件.方法:明胶为材料,采用单凝聚法,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均匀设计法优选佳的微囊制备条件.结果:囊心囊材比为1∶12,温度45℃,转速为500 r·min-1.结论:微囊制备工艺稳定、粒径分布及溶出符合要求.

    作者:孙志伟;崔明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课程群内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索

    对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专业课程群内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按照21世纪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了在课程群内整合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内容,严格考核,确保达到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杨波;任君刚;李鑫;李津明;江蔚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394例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及合理性,并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方法:实施回顾性调查分析的办法对我院呼吸内科自2011年1-12月的394例住院患者的病案,进行仔细统计其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情况、使用次数、药物联合用药情况及药物利用指数等.结果: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394例中,抗菌药物共涉及6类12种,其中使用频度占首位的为左氧氟沙星,该药的DUI<1.抗菌药物单用占比例高,为73.10%.结论:呼吸内科在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我们取长补短.

    作者:屈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制三角支具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长期卧床患者由仰卧位转为90°侧卧位时,骶骨及大转子下的皮肤部位氧分压下降为零,因此侧卧位时好倾斜30..应用三角支具可以协助患者侧卧位时向后方倾斜30.,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临床上对50例长期卧床,活动受限的患者应用三角支具,效果良好,保证了患者侧卧位时的安全与舒适.三角支具制作简单,经济实用,取材方便,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秀琪;王秋红;张巍;暴淑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天然药物多聚糖类抗肿瘤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中多聚糖作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一类天然大分子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其抗肿瘤作用已得到各界肯定.本文通过植物多糖影响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直接抑制肿瘤细胞信号转导,诱导细胞凋亡、分化,破坏细胞结构、改变肿瘤细胞膜特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作者:王婉钰;季宇彬;毕明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酸片中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酸片中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lient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2mol · L-1磷酸二氢钾(pH6.8)-乙睛(90∶10);流速为1.0mL· min-1,柱温为28℃,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烟酸在5.004~ 100.0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306.9X-0.9327(r =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 =0.9(n =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烟酸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欣愉;王萌萌;马迪;杨敏;孙伟;王超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水鬼蕉生物碱抗肿瘤研究进展

    石蒜科草本植物水鬼蕉主要合生物碱成分,包含水鬼蕉碱、水仙环素、7-去氧水仙环素等18种生物碱,其中水鬼蕉碱、水仙环素、7-去氧水仙环素具有细胞毒作用,能够显著诱导人体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在低剂量时对人体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本文就水鬼蕉的由来、抗肿瘤作用、目前的研究进展、以及水鬼蕉生物碱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马楠楠;陈宁;季宇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绞股蓝中水分的含量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绞股蓝中水分定量快速测定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S)结合偏小二乘法(PLS)建立水分定量分析模型,并用模型测定绞股蓝中水分的含量.结果:校正样品集的标准偏差(SEC)为0.0145,预测样品集的标准偏差(SEP)为0.01027,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9912.结论:该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且不破坏样品,可代替常规分析方法.

    作者:李君;李俊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车前子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对近十年来车前子有效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为车前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李秋红;郭冷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溶血标本对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0月60例AMI病人标本进行溶血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测定.结果:未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的CKMB、CTn、Mb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CKMB、CTn、Mb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在临床检验中,应尽量避免.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歧杆菌BB12发酵乳的润肠通便功效研究

    本实验研究了双歧杆菌BB12发酵乳、发酵上清液、菌体破碎物和活菌体对小鼠的润肠通便的功效.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重、小肠推进率、排便时间、排便粒教和排便重量等指标,研究了双歧杆菌BB12发酵乳各受试物对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歧杆菌BB12菌株的四种受试物均具有一定的润肠通便功效,其中发酵上清液组和菌体破碎物组功效显著(P<0.05).由此可见,双歧杆菌BB12发酵乳在防治和治疗机体便秘方面将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孙建华;刘晓放;于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