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
校企合作是现代社会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本文就我院制药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分析了较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共赢的目的.
作者:赵亚丽;宫莉萍;王玲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近6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各种医药学科技期刊所载应用葛根素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葛根素的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过敏性体克、急性血管内溶血、肝损害、肾损害、药物热等.结论:过敏体质者慎用葛根素,使用时严格掌握适应症,使用疗程不宜过长,考虑个体化给药.
作者:李宏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造成患者的感觉、运动等功能严重障碍,给自身、家庭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社会负担.从病理生理机制角度,脊髓损伤后出现的局部微环境改变也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SCI后轴突脱髓鞘改变与少突胶质细胞的死亡有着密切联系,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是少突胶质细胞的未成熟细胞,能在体内增殖、分化后形成少突胶质细胞并形成髓鞘发挥作用.所以开展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对脊髓损伤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作者:范卓文;李岩;孔令超;吴树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保证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成品质量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方法:通过对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pH值的稳定性考察,确定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半成品pH范围.结果: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半成品pH应控制在5.5-6.0之间,方可保证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的质量符合药典标准.
作者:张波;刘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需要层次理论在外科手术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满足病人的各种基本需要的策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某三甲医院住院的230例外科手术病人,对其需求状况进行分类汇总,了解外科病人需求状况并采取相关措施满足患者需求.结果:想获得交流需要为95.6%,想获被主动询问病情占95.2%,需要陪护占90.4%.结论:应针对性从行动需要、手术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加大力度,提倡以人为本理念,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赵娜;曾卫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公立医院如何适应新形势,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做好医院绩效管理制度改革,既要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又能有效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科学发展,是当前医院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通过建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来努力解决当前公立医院面临的效率与公平怎样平衡发展的难题,终实现新医改政策强调的公立医院公益性和医务人员积极性相结合的目标.
作者:佟子林;孙瑞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药剂科是医院的重要技术科室之一,除承担着传统的药品供应、门诊调剂、医院制剂工作外,还要适应学科的发展,积极开展临床药学、药学服务工作、医疗活动中的药事工作.医院药剂科的业务反映出医院药事工作的水平,其工作在我国药事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 我国医院药剂科的战略地位1.1我国药品管理法赋予了药剂科重要的职责我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赋予了药剂科以下重要职责: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与二级教学单位管理的实际工作出发,阐述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总结和分析了二级教学单位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张秀华;刘立业;于晓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采用HPLC方法测定饮料中防腐剂山梨酸钾的含量.方法:分别将相同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注入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不同的流动相比例条件下,分别记录色谱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流动相:甲醇:乙酸铵溶液(0.02mol/L) (10∶90)条件下,样品中山梨酸钾的色谱峰与干扰峰的分离度明显高于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溶液(0.02ml/L) (5∶95)时样品中山梨酸钾的色谱峰与干扰峰的分离度.结论:本方法灵敏、简便、准确.
作者:梁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百花定喘片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3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为0.8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秦香芹;任敬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成为该校在发展过程中大力提倡的办学模式,而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类专业近几年的学生顶岗实习为例,论述了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作者:赵立斐;郭秀梅;于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胃癌患者在术前多数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时间较长,以往主要采用静脉高营养的方法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但是PN易出现代谢紊乱,肠粘膜萎缩,导致细菌移位,而且费用较高,临床观察发现,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我们对胃癌患者术后应用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并和传统的肠内营养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4月-2011年10月胃癌患者36例,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每组18例,其中,EN组男10例,女8例,年龄40-73岁,平均56.8岁,PN组男11例,女7例,平均56.5岁.术前两组患者均有上腹部不适,消瘦,程度不同的体重下降,肝肾功能正常,GI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胃癌.
作者:陈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前利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作为新兴的能源方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纤维素酶作为将纤维素降解并进一步发酵成乙醇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其稳定性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纤维素酶在各种条件下稳定性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其保持佳稳定性的条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宋炜;高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 头孢菌素类药物概况[1]1948年意大利的Bronyzn发现头孢菌素,1956年Abraham等从头孢菌素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头孢菌素C和头孢菌素N,并于1961年确定了头孢菌素C的结构.美国礼来公司于1962年成功地采用化学裂解头孢菌素C制造出头孢菌素母核7 - ACA后,其发展相当迅速,到目前为止已开发了50多个品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疗效高、耐酸、耐碱、低致敏、耐β-内酰胺酶、副作用小等特点,品种数量居各类抗生素首位.
作者:李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综述了南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近几年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草药、动物药和复方制剂指纹图谱建立中的应用,并与高效液相之间的对比.
作者:杨连荣;朱丽华;李岩;孔令超;范卓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皂苷对毛囊间充质干细胞(hair follicle mesenchymal stem ce11)的促增殖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其是否增殖,筛选人参茎叶皂苷对毛囊间充质干细胞促增殖作用的有效浓度,流式细胞术研究加药后细胞周期.结果:当人参皂苷浓度为12.5μg/mL时对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强.结论:毛囊间充质干细胞是毛囊内发育成毛发的主要细胞之一,人参茎叶皂苷可能通过促进毛囊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而促进毛发生长.
作者:刘菲;赵文杰;刘南;王咏梅;任艳;王艳芳;马吉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建立氟比洛芬手性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方法:手性流动相添加剂HPLC法:利用C18柱,以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调节有机修饰剂甲醇的比例和添加不同量的三乙胺对氟比洛芬进行拆分;手性固定相HPLC法:利用Chiral - pak AD手性柱,以正己烷-乙腈为流动相基本成分,调整两者不同比例和添加不同量的三乙胺,对氟比洛芬进行拆分.结果: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使用C18柱对氟比洛芬对映异构体进行拆分,调节流动相中有机修饰剂甲醇浓度、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羟丙基环糊精浓度、峰型修饰剂三乙胺的浓度等都不能使氟比洛芬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只能部分分离.手性固定相法:氟比洛芬对映体在Chiral - pak AD手性柱上能达到较好的分离.在正己烷-乙腈流动相系统中,正己烷体积含量为90%,三乙胺体积含量为0.05%的条件下,氟比洛芬对映体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分离度为10.0.结论:建立的手性固定相法能有效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而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不能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
作者:邢志华;野津;王金宏;王青;张翠;刘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探讨雄黄注射液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方法观察雄黄注射液对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肝癌细胞株HepG -2,人胃癌细胞株MGC- 803,和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建立小鼠S180腹水型内瘤模型,采用1、2、3mg/kg剂量雄黄注射液作用于小鼠模型,观察雄黄注射液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MTT法显示雄黄注射液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肝癌细胞株HepG -2,人胃癌细胞株MG C-803,和小鼠Lewis肺癌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灌胃给予雄黄注射液对小鼠S180腹水型肉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雄黄注射液能够抑制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灌胃给药对S180腹水型肉瘤细胞移植的模型小鼠肿瘤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晏磊;张爽;陈志宝;葛文中;郑小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 - EPO)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NSE及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 -CPR)、白介素-10(IL- 10)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按急性脑梗塞临床路径的规范给予治疗.治疗组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u - EPO6000U/次,每2天一次,共3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第14天清晨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SIA)检测NSE、hs-CPR、IL-10水平.结果:(1)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S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均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SE水平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的预后要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入院时的hs-CPR、IL- 1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14天hs - CPR、IL- 10的水平均下降,而治疗组hs-CPR、IL - 10水平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改善患者的颈后.其神经保护机制是通过抑制脑梗塞炎症反应及免疫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而起到神经保护、改善预后的作用.
作者:杨云龙;周伟宏;柳荫;吴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腑损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7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7%,对照组为6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失后积极的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洪玉侠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