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洛他定原料药中间体中乙醇、正丁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陶树青;范宁

关键词:奥洛他定中间体, 乙醇、正丁醇测定, 气相色谱
摘要:目的:研究奥洛他定原料药中间体中乙醇、正丁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乙醇、正丁醇进行了测定.结果:乙醇、正丁醇可用相应的测定方法准确测出.结论: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产品中未检出乙醇、正丁醇.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MTT法测定注射用鹿瓜多肽活性

    目的:建立注射用鹿瓜多肽的活性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MTT法测定注射用鹿瓜多肽活性.结果:样品刺激指数大于2.1,注射用鹿瓜多肽对MG-63细胞具有增殖作用.结论:MTT法测定注射用鹿瓜多肽活性,方法可行、稳定.

    作者:岳云飞;张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我国中药新剂型开发应用前景

    传统中药剂型的发掘提高无疑是中药剂型现代化的捷径.应用当今技术加以研究,从中开发出新技术、新剂型.以去除其显效慢、使用不便、疗效不稳定、质量不易控制的缺点.传统中药剂型广泛应用卓有成效.

    作者:廉德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疗法.心理护理组在康复疗法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测定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心理护理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 01),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 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渠宝兰;韩桂兰;史先芹;张小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东北贯众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研究

    目的:确定东北贯众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东北贯众抗炎镇痛作用的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方法:热板法测定痛阈值,观察其镇痛作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及甲醛致足跖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研究东北贯众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结果:东北贯众对小鼠热板致痛、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及甲醛致小鼠足跖肿胀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30%乙醇洗脱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其它各组.结论:东北贯众具有抗炎镇痛作用,30%乙醇洗脱组为东北贯众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

    作者:付海燕;张丽霞;曾伟民;张彦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及整体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心电监护与护理措施结合,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治愈率的提高、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心电监护和常规护理两方面做综述.

    作者:宋枚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96例的抢救与护理

    由于有机磷农药的广泛应用,急性有机磷中毒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我院于2001年3月~2004年3月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6例,现将抢救措施、护理经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如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到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进行一系列急救治疗与护理措施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8例.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185例患者治愈出院,23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88 94%.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急救与护理对策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儿呼吸衰竭的评估和急救及护理措施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或外周性的呼吸生理功能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或)二氧化碳增加,患儿有呼吸困难(窘迫)的临床表现,如呼吸音降低或消失、严重的三凹征或吸气时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及意识状态的改变[1].

    作者:孙小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处方工艺的改进

    目的: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以及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老年人钙的补充.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载了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处方及质量标准,其处方组成为:葡萄糖酸钙100 g,乳酸5 g,氢氧化钙0.5 g,蔗糖200 g,香精适量,水加至1 000mL.因本品系葡萄糖酸钙的过饱和溶液,我们按照此处方生产的成品放置1个月左右,约5% 的样品析出白色结晶,严重影响了药品质量,笔者就处方中的乳酸调整为7.5g,使氢氧化钙溶解完全,因乳酸对氢氧化钙有助溶作用,防止过多的氢氧化钙不溶解,并且将原辅料溶解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对工艺加热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进一步降低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白色结晶的析出,提高药品质量.结论:增加乳酸量充分溶解 氢氧化钙,防止结晶析出,工艺操作中将溶解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工艺加热温度进行了严格控制,保证了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在效期时间内符合质量标准.

    作者:林顺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影响20%甘露醇注射液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目的:研究影响20%甘露醇可见异物检查合格率低、细菌内毒素检查阳性率等质量问题的因素.方法:通过对原辅料包材的控制,采用加大活性炭量、二次脱碳吸附等工艺改进,对生产操作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等,保证产品质量.结果:采取以上方法后,我公司生产的甘露醇未发生过结晶现象,可见异物检查合格率在98.5%以上,细菌内毒素检查100%合格.结论:经过长期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产品安全、稳定,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霍盛池;张英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在天然抗肿瘤药物方面,医药专家从植物学、植物化学、药效学到毒理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一些天然药物抗肿瘤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艳萍;修连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的含量,并根据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用HPLC法测定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中盐酸布比卡因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4%×Q).结论:测量不确定度可用于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的液相方法的评价;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的确立对于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肖宁;田秀丽;杨利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美国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DER)与美国的药品审评

    1 美国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DER)美国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DER)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大的一个审评中心.它是监督<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中定义的大多数药品的部门.

    作者:齐继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循证药学理念在药师审方工作中的作用

    利用循证药学的思想和方法做好药师审方的工作是提高审方工作能力的一个新途径.

    作者:王瑛;王立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核糖核酸BP素与顺铂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观察

    目的:观察核糖核酸BP素联用顺铂与单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性反应及氟美松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恶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128例,分为单用顺铂组,顺铂与氟美松治疗组,顺铂与BP素治疗组,顺铂与BP素、氟美松治疗组,每组各32例.彻底引流胸液,4组分别经引流管注入顺铂,顺铂与氟美松,顺铂、BP素,及顺铂、BP素、氟美松治疗.结果:核糖核酸BP素联用顺铂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顺铂组,4组间毒性反应无显著应差异.结论:核糖核酸BP素与顺铂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定.

    作者:许建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目的:探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处置和护理,75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因病情较重死亡,1例在送达医院前死于胸腔大血管损伤失血性休克,送达医院后1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1例死于术后ARDS,抢救成功率96 2%.结论: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喻晓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原因、现象及防止措施

    双黄连注射液是早用于静脉给药的中药制剂,也是近年剂型改革成功的中药新药之一.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也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疗效较好.但是,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对临床上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其合理使用方法,从而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关俊威;史凤英;鄂恒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尿病足的防治与综合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坏死,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1].国外糖尿病足发生率高于我国,占糖尿病患者的5 08%~6 3%;欧美国家患病率较高,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0%.

    作者:勾钦秀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术中应用化疗药物外周血CEA、CA-199检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术中应用化疗药物后,手术前后血清CEA和CA19-9的变化,确定其对预防大肠癌微转移,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术中应用化疗药物大肠癌患者及30例术中未应用化疗药物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EA和CA19-9含量的变化,同时选用30例非肿瘤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结果:60例大肠癌患者(Duck C期)术前外周血CEA,CA19-9均值高于正常值(60.73±25.99mg/L vs 2.67±1.643 mg/L,P<0.01;112.73±78.76 kU/L vs 14.6±6.68 kU/L,P<0.01).30例术中应用化疗药物的大肠癌患者手术后血清CEA、CAl9-9下降较快(术后7d:7.96±3.32 mg/L,29.34±11.05 kU/L,P<0.01 vs 术前),术中未应用化疗药物组的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CEA和CA19-9下降缓慢(术后7d:34.23±20.59 mg/L,88.12±32.28 kU/L,P>0.05 vs 术前).结论:通过定量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EA和CA19-9的含量,证明手术中温热灌注化疗+动脉化疗以及术后联合化疗的辅助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对预防大肠癌微转移,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晶波;李双齐;高文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法莫替丁片稳定性研究资料及有效期的确定

    为确定法莫替丁片的有效期,确保产品质量,我们采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法和长期试验法对法莫替丁片稳定性进行考察.

    作者:闫丽;孟凤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