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荣荣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复发的诱固有药物因素、季节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心理及精神因素等有关.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采取积极合理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介绍骨瓜提取物系列产品,阐述骨瓜提取物系列产品在临床应用上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提出临床应用骨瓜提取物系列产品时的建议.
作者:孙毅伟;齐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口腔粘膜疾病.本文从中西医的角度分析了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和致病因素,并从西药、中药、中西药结合三方面概迷了口腔溃疡的用药治疗方法:西药以抗菌、消炎为主;中药则以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为主;中西药结合疗法更理性、更合理.
作者:陈志斌;丁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干扰素(IFN-α2b)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单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45例,序贯应用拉米夫定及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8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及停药6个月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及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血清谷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HBeAs/抗-HBe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干扰素(IFN-α2b)与拉米夫定序贯疗法抗HBV及改善肝功能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
作者:梁宇锋;韦国麟;邓海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新形势下人文关怀、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见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独特性,使得儿科护理带教难度逐渐增加.因此,我们在护理教学中注重护患非语言性沟通的培养,使护生在护患有效沟通方面及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作者:王小群;杨杰;陈丽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调查我院新生儿中心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从护理角度时20例NEC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寻找护理观察与干预要点.结果:新生儿NEC的治疗和护理与预后密切相关,护理因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结论:加强新生儿的护理,实施正确喂养方案,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婷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在门诊药房一线窗口扩大药学服务内涵.方法:开设药学服务专窗,进行五个方面的实践和总结.结果:药学服务窗口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了医患纠纷与矛盾,增加了药房窗口服务满意度.结论:药学服务窗口五个方面工作的开展,扩大了药学服务内涵,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
作者:茅渊;许建国;高小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系统查阅有关微波技术在食品、中药灭酶方面的应用文献资料,认为微波灭酶技术能有效使酶灭活、提高干燥速率,降低水分的活度、加热均匀、具有快速、高效、安全、节能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技术对酶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机理,并阐述了微波技术对食品、药品储藏,提高食品、药品品质,质量的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田振坤;马英丽;冯丽娜;陈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黄芪注射液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在临床方面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疾病、肺心病、肾脏疾病、肝炎、呼吸道感染等.
作者:朱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确定合理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方法及限值,建立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法.方法:采用猫血压法确定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方法,并对我公司10个批次的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进行考察.结果:骨瓜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限值确定为0.2ml/kg较为合理.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按限值0.2ml/kg进行降压物质检查结果安全可靠.
作者:付金凤;齐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多种表达系统可用于生产具有医疗价值的人或动物来源的蛋白质.真核细胞中CHO细胞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是目前重组糖基蛋白生产的首选体系.本文着重阐述外源蛋白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的策略.
作者:魏韬;王菡;代海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方法.方法:把患者分成两组对照,1组:给予2%利多卡因10ml雾化吸入结合利多卡因鼻、咽喷雾(实验组);2组:给予2%利多卡因口、咽喷雾结合经鼻滴入利多卡因(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后,试验组的麻醉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2%利多卡因10ml雾化吸入结合利多卡因鼻、咽喷雾的麻醉方法效果好,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崔晓媛;赵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胆固醇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病人入院后以及第3、7、14上午7.00抽空腹血2ml,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病人胆固醇的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胆固醇持续下降提示病人预后不良,与病人的病死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徐增良;金延飞;张林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湖南粉葛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5:65),检测波长250m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葛根素在0.2~1.2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0.41%(n=5).湖南粉葛中葛根素含量为0.63%.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湖南粉葛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邹翔;曲中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采用有别于药典的220nm检测波长,用344nm检测波长,对刺五加浸膏中的异秦皮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大连伊利特ODS2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4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异秦皮啶在0.016μg/10μl-0.16μg/10μl范国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6%,RSD=1.44%.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用于异秦皮啶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莹;王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甘草是一种的重要且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介绍了甘草的形态特征、生态特征、栽培技术、田间整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方法,并概述了甘草的市场前景.
作者:宫莉;赵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病人用药的观察与护理,应当是临床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院把高危药物临床应用观察与护理列入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标准和患者安全目标之一,开展了高危药物临床应用观察与护理.
作者:赵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相同专业的两个班级<天然药物学>实验课教学,观察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等各方面的影响.
作者:张杨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考察3种灭菌方法在灭菌的过程中对蜈蚣有效成分及沙门氏菌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湿热、干热、<'60>Co-r辐射3种灭菌方法对蜈蚣生药粉进行灭菌处理,检测灭菌前后蜈蚣生药粉中的沙门氏菌;用薄层色谱法测定灭菌前后蜈蚣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60>Co-r辐射灭菌对蜈蚣有效成分影响较小,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对蜈蚣有效成分影响较大:3种灭菌方法对沙门氏菌均有杀灭效果.结论:综合沙门氏菌灭菌效果和蜈蚣有效成分的影响,蜈蚣生药粉的灭菌方法可选用<'60>Co-r辐射灭菌.
作者:刘滨思;白海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卡雏地洛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和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疗程均4月.现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4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4月后两组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6min步行距离比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雏地洛和芪参益气滴丸,能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余希文;吴宁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