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陈蒿汤浅析及加味运用

张琨;刘春梅;孙莉君;吕焕菊

关键词:茵陈蒿汤, 加味,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栀子, 泻火凉血, 清热泻火, 清利湿热, 脾胃湿热, 凉血解毒, 攻积导滞, 大黄, 退黄疸, 资料, 功效, 发汗
摘要:茵陈蒿汤由茵陈蒿20g、栀子10g、大黄7g组成.其茵陈清利湿热、退黄疸为君药,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为臣药,佐以大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根据《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资料介绍:茵陈蒿:性味苦,微寒.功效清热,利水,发汗,为治肝胆、脾胃湿热之专药.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归龙筋骨宁片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归龙筋骨宁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una C18(2)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69:30:1),检测波长320nm.结果:阿魏酸含量在16.4~328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7),加样回收率为99.50%,HSD为0.8%(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归龙筋骨宁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石晓;黄智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丁香叶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是浅谈近年来国内外对丁香叶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有效成分种类和药理作用两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各位学者的研究表明丁香叶中主要含有有机酸类、苷类、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炎以及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因此,丁香叶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

    作者:李博;朱俊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造影与内镜检查诊断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检出对比分析

    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常因重视不够而漏诊.近年来,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受到广泛重视而成为研究热点,现将我院通过上消化造影及内镜检查从中诊断出滑疝100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松宝片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并确定骨松宝片生产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含量,考察水煎煮佳提取工艺参数,考察片剂处方组成.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6、14、14倍药材量水煎煮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1、1小时.结论:淫羊藿苷转移率大于45%,片剂成型较好,各项质量指标符合中国药典以及骨松宝片质量标准的规定.

    作者:王佳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吸痰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吸痰这一操作的正确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操作者必须掌握有效的吸痰技术,笔者通过对近百例病人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孟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院内环境空气致过敏反应分析

    1 病例资料女,32岁,一年前到当地卫生所开药,自觉喘憋约30分钟,离开医院后症状自行消失.此次领孩子到我院儿科就诊,至取药约15分钟,病人自觉喘憋,皮肤瘙痒,心悸,头晕倒地送入急诊科.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核桃仁中鞣质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与冷浸提取法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浸泡(提取)时间、物料比、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确定了核桃仁中鞣质的佳提取工艺为冷浸法即:溶剂(乙醇)用量是药材质量的6倍量,乙醇浓度为80%,浸泡时间是24小时.总鞣质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其含量为35.43(μl/ml).

    作者:李丹;金哲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收集和测量失血量有一定的难度,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发病率更高.

    作者:姚美娟;许梅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膜假性粘液瘤围手术期的护理6例

    腹膜假性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少见疾病,其特征为腹腔弥漫性胶冻样积液并伴腹膜表面和网膜上粘液种植.Rokitansky等认为PMP是一种肿瘤性疾病,大多数起源于阑尾粘液性肿瘤,常可继发性地播散到卵巢

    作者:闫冰;张蕊;张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胃食道插管导引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食道插管导引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86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胃管插入法的不同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管置入法,实验组栗用专利产品胃食道插管导引管套件插入胃管.观察两组平均置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术后咽喉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平均置管时间分别为(25.6±7.8)s及(78.9±16.3)s,一次王管成功例数分别为43例及31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平均置管时间明显缩短(t=7.01,P<0.01),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增加(χ2=13.95,P<0.01).结论:采用胃食道插管导引法能够显著减少置管时间,提高术中插胃管成功率,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刘学红;张艳峰;欧阳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

    中药成份复杂、作用靶点不明确、重现性差,而基因芯片作为一种高通量、大规模研究基因功能的新技术,能够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中医药治病的机制,在中药药理分析、新药研制开发、中药鉴定、毒理观察等中药现代研究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陶嫄;韩俊;于小丽;李景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羟乙基淀粉-40改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针澄明度

    羟乙基淀粉-40作为一类安全性很高的药用辅料,可应用于注射剂,能够改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针成品的澄明度,解决该水针制剂高规格产品中蛋白不溶的问题.

    作者:陶永宝;吴贵海;赵华南;刘艳;安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47例临床分析及心理护理

    目的:了解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特点,诊断中的特殊性、治疗及心理反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降低由于误诊或延误手术导致并发症引起母婴死亡率以及由于心理应激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7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的治愈出院,其中早孕2例,中孕27例,晚孕18例.舍并急性坏疽性穿孔16例,其中中孕10例,晚孕6例,误诊1例.通过手术治疗切除阑尾43例,保守治疗4例(其中2例复发后行手术治疗),流产1例,早产1例.经心理干预后病人解除焦虑和恐惧,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多数病例发生在中晚孕期;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本病的关键;积极的心理干预时病人的恢复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俊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密度测定

    密度是确定药用塑料不可缺少的物理参数之一,它对材料配方的控制有一定作用,它既可为科研及产品加工提供基本性能指标,又可作为药用塑料特别是晶态聚合物产品鉴别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洪波;王一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宁神灵颗粒中的甘草酸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宁神灵颗粒中的甘草酸含量.方法:用SHISEIDO C18(4.6 mm×1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2mol/l醋酸铵-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下进行测定.结果:甘草酸在0.0806~0.4028mg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A=130,897.33705C-777.37233 r=1.00000;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为宁神灵颗粒中的甘草酸含量质量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王玫;叶春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155名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妇女病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与年龄、职业等有很大关系;妇女病的普查普治是以预防为主,改善妇女生活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解我州妇女的健康状况,现将2007-2008年2个年度中妇女病普查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杨旭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的含量测定

    用阳离子交换柱的HPLC法同时测定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中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Hypersil SCX柱,磷酸盐缓冲液(0.01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6.0):乙腈(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分别在45~134和44~13μg/ml范国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RSD分别为0.5%和0.6%,回收率分别为99.9%和100.0%,含量测定结果与国家药品标准方法所得结果相符.

    作者:谭泽慧;刘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Th17细胞与银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Th17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CD4+T细胞新亚型,并与银屑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Th17细胞主要通过IL-23/Th17细胞轴引起并加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慢性免疫性炎症,由Th17细胞产生的IL-22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Th17细胞是如何由外周组织迁移到真皮层?Th17细胞与银屑病的发生和加重有何关系?了解Th17细胞分化所需要的特殊转录因子、表面表达分子、分泌的细胞因子对进一步认识银屑病免疫病理过程及发现潜在治疗靶点有很大帮助.

    作者:殷筱舒;冯永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获得优化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考察注射液的性状、颜色、pH以及主药的降解情况,获得处方的组成以及生产工艺.结果: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优选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结论:筛选得到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杨杰;李贺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和异物及其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操作因素、输液因素、输液器具、药物因素、pH值、输液溶媒选择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内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