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和护理

印霞

关键词:老年人, 高血压, 治疗, 护理, 特点
摘要: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脏器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以及生活质量,故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并给予积极预防、治疗和护理.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本人通过临床实践和观察.总结了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由于并发症多而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预期的护理效果,从而减少了死亡率.

    作者:张夫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妇炎康咀嚼片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妇炎康咀嚼片的生产工艺.方法:以芍药苷为考察指标,对妇炎康咀嚼片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咀嚼片需要有较好的口感,通过调整蔗糖、阿斯巴甜等的用量可以保证本品的口味.结果:由于咀嚼片具有吸收快,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因而其疗效相对优于普通片剂,克服了普通中药片剂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崩解时限延长的问题.结论:且本品口感好,服用方便.其处方及药材提取工艺与普通片剂相同,只是因剂型改变对得到的干膏粉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作者:张秀春;李延春;刘世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例颅底多发性骨肉瘤护理

    骨肉瘤是一种肿瘤细胞直接形成骨式骨样组织的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22.36%,本病的3/4发生于10-30岁,男女之比1.7:1[1].肿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肿瘤部位的疼痛是本病突出症状,因肿瘤侵蚀和溶解骨皮质所致.治疗骨肉瘤应行根治手术,主要转移途径:血性转移,局部复发浸润.颅底多发性骨肉瘤病例实属罕见,因颅底周围有重要组织、器官,难以行根治性手术,易残留复发.除肿瘤侵犯骨膜引起疼痛,还有肿瘤压迫周围重要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症状.治疗方法:手术+术后放化疗及免疫对症治疗.

    作者:陆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葛根止泻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葛根抗腹泻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胃排空及小肠推进运动实验结合小鼠腹泻止泻作用实验共同研究葛根抗腹泻作用.结果:在胃排空及小肠推进运动实验中葛根高、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小鼠腹泻止泻作用实验中葛根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证实葛根具有良好的抗腹泻作用.

    作者:黄伟强;金哲雄;张贵君;刘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调剂工作中发药交待的必要性

    药品调剂工作是医院工作的前沿,属药剂科的窗口服务,是医院药剂科工作的中心[1].工作程序主要足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处方统计与管理八大环节,其中发药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因而发药时的交待则更显必要.

    作者:张云明;蒋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干扰素、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寻找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法:75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对照(拉米夫定)组,观察半年时疗效,在以后的随访中观察HBsAg的转阴情况.结果:治疗半年时二组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8.1%、84.6%,23.8%、3.8%,23.8%、65.4%,干扰素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低于对照组,但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干扰素、拉米夫定均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干扰素组在HBeAg血清转换方面优于拉米夫定组,有更高的HBsAg转阴率.

    作者:韦玉芳;赵文海;曾凡荣;曹海燕;刘丽;陈东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下肢屈曲活动对促进黏连性肠梗阻术后胃肠蠕动的效果观察

    腹部手术后病人肠袢均有一段时间的麻痹,在此期间有炎性纤维素产生,静止的肠袢容易被黏连,术后尽早恢复胃肠蠕动功能,特别是黏连性肠梗阻再手术病人,对预防术后再黏连~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作者:钮自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息性脑梗塞病例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梗塞灶大小变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组梗塞体积缩小,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可缩小梗塞体积和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冰;张晓玲;史江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肺出血的观察与处理

    目的:探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肺出血的临床观察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14例复杂性先心病患儿术后急性肺出血的资料.结果:术中体外循环结束后发现严重急性肺出血1例,术后入ICU时已发生急性肺出血11例,术后9小时1例,术后1天1例,治愈11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肺出血是复杂性先心病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监护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明确病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才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陈翠萍;毛永梅;余庆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胆红素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血中胆红素浓度的测定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胆红素氧化酶能催化胆红素氧化,广泛应用于临床测定胆红素含量和黄疸水平.胆红素氧化酶的研究与开发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肝脏疾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旭;赵敏;韩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健脾升白合剂升高白细胞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升白合剂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以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造成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用健脾升白合荆进行治疗,对模型小鼠外周血象和骨髓造血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健脾升白合剂可明显对抗模型小鼠的白细胞减少.结论:健脾升白合剂可保护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免受环磷酰胺的伤害.同时对白细胞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白屈菜的新研究进展

    白屈菜是一种有着很高开发前景的新型药用植物,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白屈菜的了解,从植物形态、成分研究、提取工艺、临床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全面综述了白屈菜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作者:白冰;张文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呼吸内科急重症之一.通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我们回顾性分析了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误治情况,治疗和转归.其中35例患者中治愈32例(93%),自动出院3例(7%).无死亡病例.其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缓急不一,易误诊,需及时治疗,采取果断措施,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自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力;韩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9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和开腹治疗异住妊娠的比较,探讨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更能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方法:研究组取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间本院本科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90例,随机抽取同期本科室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术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变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术前一般情况如年龄、体重、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指征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对机体的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排气时间短,恢复快,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作者:孔林;施文标;陈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蒜和芒硝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如果进展较慢,阑尾被大网膜、肠系膜、甚至邻近肠管包裹而[1][2]形成,1%~13%的阑尾炎[3]患者就诊时就已发生了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周围脓肿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其疗程长,使病人承受的经济、疼痛、心理等方面负担较重,本论文讨论在抗生索应用基础上,加用大蒜和芒硝外敷,其效果显著,现将其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日玲;张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脐带血血清培养体系扩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征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以人脐带血血清为主体的培养体系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ncllymal stem Ce]ls,MSCs)体外培养扩增的影响,探讨人脐带血血清替代动物血清用于培养临床组织工程用干细胞的可行性.建立从足月脐带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和体外传代培养技术,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双酶法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绘制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表面抗原及细胞周期.结果:成功建立了以人脐带血血清为主体的培养体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的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贴壁细胞均表CD44、CD29,低表达CD106,不表达追血细胞表型CD14、CD34、CD45和内皮细胞表型CD31,也不表达HLADR:细胞倍增时间为30h,细胞周期分析表明,G0-G1期和+C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78.84%和11.16%.结论:应用灭活脐带血清培养体系可成功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细胞具有阃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性.为建立间充质干细胞库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葛殿华;马红梅;周学武;呼晓;冯丽艳;雷娟;杨淑梅;毛慧玲;宁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100例疗效观察

    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10月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障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如下.1 对象1.1 对象:本组均为住院患者,人院时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眩晕为旋转感,多因头位和(或)体位改变后诱发.(2)眩晕同时至少有1种后循环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如眼症(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3)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幅辏反射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眼球震颤及阳性病理反射等.

    作者:马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颗粒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250×4.6mm,5μm)色谱柱;乙腈-甲醇-水-醋酸铵(68:10:22:0.5)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该方法在0.11mg/ml~1.10m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5;平均回收率为95.94%,RSD(%)=0.7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六味地黄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赵鑫;全哲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56例急性肠梗阻中医护理体会

    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56例,并采取了针对性的中医辨证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成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脑血管病的心理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由于这种病的愈后不佳,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很多困难,这就对我们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从生活护理,基础护理方面.更重要的是从心理护理方面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走向社会.

    作者:杨春青;林光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