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268例临床观察

李玉霞;杜艳辉;胡树群

关键词:伊曲康唑, 治疗, 念珠菌性阴道炎, 唑类抗真菌药物, 血液系统疾病, 资料与方法, 妇科常见病, 哺乳期妇女, 门诊诊断, 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 非妊娠期, 糖尿病, 三唑类, 过敏史, 多发病, 年龄, 口服, 广谱, 报告
摘要: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伊曲康唑是新一代三唑类广谱口服抗真菌药物,本文通过268例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诊断念珠菌性阴道炎者268例,年龄19~48岁,均为非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无唑类抗真菌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及肝、肾、血液系统疾病.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护理

    利用介入放射学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血管栓塞,以达到临床治疗肝癌的目的,这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方法,通过阻断肿瘤的血供,使瘤体严重缺血和坏死而缩小.从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对3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采取了此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虎英;金洪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庆府园社区老年高血压及影响因素综合干预的研究

    目的:分析大庆府园社区老年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在社区《居民体检报告》的基础上,筛查出60~8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122人,对这些患者施行健康教育、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结果:通过1年以高血压为重点的综合干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P<0.01);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减少(P<0.01);高盐摄入减少(P<0.05);饮酒人员减少(P<0.05);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提高(P<0.01);门诊降压药费增加.结论:在社区开展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是实现三级预防的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白凤新;付桂华;姜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今冬大庆市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及防治措施的调查

    大庆市近期出现了腮腺炎暴发的倾向.尤其是中小学校内疫情严重,有些孩子患病后,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没有及时治疗和隔离,导致区域内腮腺炎的暴发,大庆第一中学初二一个班就有20人患病,为避免疫情扩散,一中期末考试停考.这是我市几十年来第一次出现停考现象.

    作者:刘君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现状

    随着药品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也得到政府和广大医药工作者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已呈现迅速发展的局面,主要体现在:法规建设逐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体系初步建成;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和质量逐年增加和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建立了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通报制度,发挥了为药品监管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作用[1].

    作者:仇学宏;刘子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优选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优选工艺条件,并以崩解时限、硬度作为考核指标.结果:佳制备工艺是:微晶纤维素(102型)25%,PVPP5%,喷雾干燥乳糖20%,微粉硅胶2%,粉末直接压片.结论: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合理.

    作者:唐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西替利嗪缓释片中盐酸西替利嗪的有关物质检查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西替利嗪缓释片中盐酸西替利嗪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色谱柱:Shim-pack VP-ODS (150(4.6mm);流动相: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钠-0.02mol/L辛烷磺酸钠(46:54:10);检测波长:230nm;柱温:27℃;进样体积20μl.结果:盐酸西替利嗪在0μg/ml~1.025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西替利嗪与其它有关物质均达到基线分离,小检测浓度为0.02μg/ml.结论:该法专属性强,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西替利嗪缓释片中盐酸西替利嗪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吴秋穗;谢少容;刘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病毒性心肌炎各期辨证治疗的探讨

    本文试从病毒性心肌炎的现代医学分期结合中医传统辨证,从临床实际研讨本病整体诊治规律,指在使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更加有效.我国1987年制定的病毒性心肌炎分期为: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和后遗症期.

    作者:车文彦;张明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生物絮凝剂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从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并将选取的菌株用高岭土悬浊液做絮凝实验,选出絮凝活性高的菌株,并应用实际废水,实验证实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

    作者:李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基因重组研究进展

    天然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和体液中,但主要是从人尿中分离提纯,因其含量非常少,难以大量制备应用于研究和临床当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重组技术不断地得到发展与完善,人们便开始对重组hEGF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尝试.

    作者:尹小溪;冯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压片机性能比较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理想化的药品是同一品种不同药厂之间生产的产品质量相同,同一药厂不同批次之间生产的产品质量相同,同一批次不同的包装之间生产的产品质量相同,同一包装内片与片之间产品质量相同.

    作者:赵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肾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附40例病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患儿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6年收治的40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的诊治过程.Ⅰ期20例,Ⅱ期15例,Ⅲ期2例,Ⅳ期2例,Ⅴ期1例.结果:至2006年12月,33/40例存活(82%)并在随访中, 2例患儿在缓解期失访,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范围4~85个月).共5例复发,1例再治后获第二次缓解,2例复发后未治失访,2例死于疾病进展.本组病例无治疗相关性死亡,亦无严重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提高肾母细胞瘤长期生存率的主要途径是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作者:田振囡;胡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20例结核性渗出胸膜炎短化分析

    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间共收治12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下简称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采用6个月短程化疗(短化),其中95.83%的患者达到临床治愈,造成胸膜肥厚粘连者仅占3.33%,停药后随访两年,复发率为0.83%.

    作者:赵芳霞;李洪祥;马金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清热散结片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

    清热散结片是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气道阻塞性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难的一种中成药,且对中心气道以及末梢气道狭窄均有改善作用[1].1 材料1.1 药品 清热散结片;磷酸组织胺;氯化乙酰胆碱;卵白蛋白;地塞米松;百日咳菌疫苗.

    作者:武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做好口腔科门诊的护理工作

    门诊是医院和科室的窗口,既能体现医院的精神面貌和医德医风,同时也是展示医疗护理技术的平台.口腔科门诊尤其重要,因为口腔科大部分病人都需要在门诊治疗.现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的经验,谈谈我是如何做好口腔门诊护理工作的.

    作者:张春梅;曹淑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蛹虫草菌粉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紫癜性肾炎(HSPN)是过敏性紫癜(HSP)严重的并发症,是影响其病程和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国内报道发生率为30%~50%[1].从肾脏病理学分析有人提出发病率高达100%[2].按临床表现所反映肾受累程度不同分为五种类型[3](1)只有镜下血尿;(2)无症状的血尿及蛋白尿;(3)急性肾炎综合征和蛋白尿;(4)肾病综合征和血尿;(5)急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

    作者:王锐艳;臧静;赵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剂型六味地黄丸质量分析

    目的:目的:进行不同剂型六味地黄丸的质量分析.方法:采用XBP-C18(250mm×4.6mm,5μm)柱,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在274nm波长检测.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0.5-0.03125μg,平均回收率101.4%,RSD=1.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快速.

    作者:吴桐;康宏;刘松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扁平疣96例临床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表面的良性赘生物,人群大多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尤易患此病且易反复发作.此病毒存在于棘层细胞中,可促使细胞增生,形成疣状损害,好发于颜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自制的平疣冲剂并结合干扰素治疗扁平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青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头孢噻吩钠中残留溶媒乙酸乙酯、丙酮的测定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头孢噻吩钠中丙酮和乙酸乙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用正丙醇作内标物;以水为溶剂;6%氰丙基苯-94%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柱温恒温60℃保持10分钟;检测器为FID,温度为250℃;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200℃,分流进样;氢气流量:40ml/min;空气流量: 400ml/min.结果:乙酸乙酯和丙酮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8和99.94(RSD分别为2.04%和1.11%).结论:方法科学,结果准确.

    作者:周淑清;丁志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护理学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被越来越多的护理工作者所重视.如何让癌症患者在临终前有效的时间内安祥地、舒适地、有尊严而无撼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同时为临终者的亲属提供心理、社会及精神上的支持,以使他们以健康的方式应对和适应.

    作者:杨秋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母草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益母草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测定含量方法及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孟祥云;杨敬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