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霉素菌种选育的新方法

李涛;赵雪颖

关键词:青霉素, 菌种, 选育
摘要:目的:改良已知菌种或生产菌株的特性,使其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方法:以青霉菌产生菌原生质体来代替青霉素产生菌孢子作为诱变育种的材料进行紫外光处理.结果:分析表明其诱发率突变频率和诱变育种的效率均得以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原生质体诱变后所获得新菌种,具有单位高,发酵总亿高,糖耗低等优良特性.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福平胶囊制备工艺改进

    目的:改进利福平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对该产品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用改进后的处方和工艺生产的产品平均溶出度均在90%以上,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结论:改进后的处方和工艺切实可行.

    作者:郭延军;常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达利全、一平苏联合或各自单独使用对心衰病人左室重构和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减轻AngⅡ引起的心血管病理性重构作用,从而改善心脏功能.β受体阻断剂是另一类抗高血压药物,在各种高血压动物模型都显示了良好的抗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理性重构作用[1].但ACEI与β受体阻断剂在逆转左室重构和心脏功能方面的对比研究较少,两者联合治疗对左室重构和心功能作用国内未见报道.

    作者:王丽娜;潘震华;史瑞英;邵亚军;王柏影;黎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新诺明含量测定法改进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新诺明片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法柱HPLC(4.6×250mm).流动相:磷酸-甲醇(75:2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回收率SMZ为98.82%,TMP为101.01%.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顾丛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清咽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清咽丸中龙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分析.色谱柱:2mm×2m不锈钢柱;固定相:聚乙二醇(PEG)-20M;涂布浓度为10%;担体:Chromosorb W-AW80/100(alltech; USA);柱温:145℃进样量:1μL.理论塔板数按正十六烷峰计算不少于1900.结果:其龙脑的线性范围为1.006~6.036mg/mL,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95%.结论:方法简便,结论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雷;马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1 病人一入病房,护理人员均应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分秒必争,各项工作详细记录以备参考.1.1 迅速让病人取平卧位,利于脑部血液供应,或将上身或下肢适当抬(10-30度).有利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

    作者:马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上的优势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在近十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当前的治疗不仅涉及症状的改善,而且日益重视预防无症状的心功能不全恶化,控制心衰的进展和减少死亡率,短期和长期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是一致的,重要的治疗目标包括改善心脏重构、神经内分泌紊乱、细胞因子活性、体液潴留和肾功能不全.

    作者:郭晓红;于波;李波;王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冲洗器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笔者自2000年以来,利用针钻一体的锥颅血肿冲洗器对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冲洗引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55~75岁,平均64.7岁.头痛12例,恶心呕吐9例,言语障碍7例,轻瘫6例,肢体活动乏力3例,视力减退1例.4例不能回忆受伤经过.有外伤史者,受伤时间3周~3个月.

    作者:王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不仅已成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中医药历史悠久,一般药性平和,不良反应较少,对许多疾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因此,被认为安全、有效而易于接受,而对其毒性则往往重视不够.而中药不良反应往往尚有许多情况是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或滥用、误用等引起的中毒反应,因此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杨文波;刘晓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析关于影响GMP验证效果的几个重点问题

    验证是GMP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药品生产质量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验证使GMP实施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如何正确理解验证的概念,如何进行验证,不同实施企业间可能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对验证存在某些错误认识,为此,笔者浅析了影响GMP验证效果的几个重点问题,与业内同仁商榷.

    作者:陈玉山;徐淑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盐酸美金刚片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盐酸美金刚片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盐酸美金刚的胺基化合物特性,以薄层条件法测定.结果:样品经酸、碱、热、光破坏性试验后没有产生杂质斑点,样品在酸、碱、热、光照条件下稳定;经氧化破坏后产生的杂质斑点与盐酸美金刚胺主斑点完全分离.盐酸美金刚胺的检测限为2μg.结论:此方法可有效检测盐酸美金刚片的有关物质.

    作者:刘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含利福喷丁、力克肺疾、氟嗪酸的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120例疗效观察

    由于治疗不当复治难治耐药的空洞型的肺结核日益增多,对我院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的120例复治难治的空洞型肺结核进行分析,在化疗方案中我们采用了利福喷丁、氟嗪酸、力克肺疾,疗效比较满意.先报告如下.

    作者:曲陆平;林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7-ACA的吸收值对HR-756色级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7-ACA的吸收值对HR-756成品色级的影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吸收值,对7-ACA的重结晶处理.结果:7-ACA吸收值的变化对HR-756色级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对7-ACA的质量控制只有含量、水份是不够的,必须对其吸收值进行规定,而且7-ACA贮存不当会使7-ACA吸收值上长,对HR-756的色级影响较大.

    作者:尹丽红;王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EFTA合成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头孢替安中间体2-甲酰氨基-噻唑基-4-乙酸乙酯(EFTA)合成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2-氨基-噻唑基-4-乙酸乙酯(EATA)为原料,经氨基甲酰化反应得到EFTA.通过反应物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终点PH等影响因素对EFTA含量、收率考察,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参数,产品用IR、H-NMR进行结构表征;结果:收率提高6.83%,含量均99%以上.结论:此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魏玉斌;张涓;王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后病人放疗的护理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目前处于第五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对乳腺癌病人进行的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的治愈率,其中手术后进行放疗是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思慧;刘晓英;张玉霞;尹爱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硝唑临床疗效综述

    甲哨唑又名灭滴灵,具有广谱抗原虫作用,是目前用于抗滴虫和抗阿米巴原虫的首选药物.1 临床应用1.1 厌氧菌易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口腔、鼻腔、胃肠、泌尿生殖道口等,这些部位厌氧菌数量多,易形成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故这些部位的感染治疗应使用甲硝唑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

    作者:宋洋;王喜莉;王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环丙沙星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杀菌力强,抗菌谱广,在组织中易于分布等特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更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环丙沙星,笔者认为在临床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马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治疗急、慢性中耳炎的主要药物为消毒防腐剂如硼酸酒精、酚甘油等及抗生素类如氯霉素、新霉素等,这二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或耳毒性,且疗效也较低.近年来,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普遍应用,我院药物研究室研制了氧氟沙星滴耳液,试用于临床,结果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蜂王浆10-羟基-2癸烯酸热稳定性的探讨

    蜂王浆是一种珍贵的天然滋补保健品,蜂王浆具有延缓衰老,免疫调节,滋补养颜等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蜂王浆.

    作者:李维;刘伟;张大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强的松递减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观察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疾病,半数以上属于结核性胸膜炎.我们对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强的松大剂量每日递减疗法,结合抗痨、抽水同时进行,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今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褚思瑞;刘雁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刺五加多糖不同干燥方法含量测定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刺五加多糖的不同干燥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对刺五加多糖的含量的比较.结果:冷冻干燥法优于喷雾干燥法,其含量测定要用酚-浓硫酸法,简便易行.

    作者:张跃民;孙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