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妮;李义强;周昱;王博;胡少军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56)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和小儿氨基酸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4,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5,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显著、安全,住院天数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弟;胡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SD热疗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增敏以及减轻放疗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06~2014-06我科收治的5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热疗联合组(A组,n=25)和单独放疗组(B组,n=25),B组给予放疗,A组则在放疗基础上增加盆腔深部BSD热疗.两组在外照射后均补充腔内治疗,并根据病情给予化疗.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随访期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中及治疗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放疗后的腹壁及大腿区域淋巴水肿发生率60%及程度均明显低于B组92% (P<0.05).结论:对Ⅱb~Ⅲb期宫颈癌病人在放疗基础上,治疗同期增加盆腔深部BSD热疗,两组病人对比临床观察可增加放疗局控率并有效减轻患者放疗并发症,尤其改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马齿苋对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标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①正常对照组②大鼠高脂乳剂组③脂肪肝模型+马齿苋高剂量组④高脂乳剂+马齿苋低剂量组⑤高脂乳剂+马齿苋中剂量组⑥高脂乳剂+马齿苋高剂量组.试验结束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乳剂组TG、TC、AST、ALT、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马齿苋高剂量组TG、TG、AST、ALT、MDA、SOD水平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与高脂乳剂组比较,马齿苋中、高剂量组TG、TC、AST、ALT 、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④马齿苋中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马齿苋具有治疗脂肪肝和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作者:仇艳玲;卢丽莉;赵飞;尚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4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患者行体格检查及超声检查,共检查28个关节.结果:超声发现的滑膜炎关节数多于体格检查发现的滑膜炎关节数.超声可检测到有微小炎症变化的关节,对检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这些小关节敏感性高,其中近端指间关节易被侵蚀,其次为腕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检测无临床症状的滑膜炎,临床检查结合超声检查能有助于RA更准确诊断,从而对早期诊断、疾病评估、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荣蓉;郑春梅;王薇;曹霞;王晓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优化原花青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佳制备工艺投料质量比(原花青素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1:4)、羟丙基-β -环糊精质量分数30%、包合温度20C、包合时间2.5h.结论:用溶液搅拌法对原花青素进行包合方法可行,包合率为24.5%.
作者:李守君;刘丽;方丹;王东艳;张玲;彭玉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强化调脂后的效果、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及对急性脑梗死病因学分型(TOAST)各亚型患者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4-01~2015-06收治的2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正规急性脑梗死处理治疗,根据病情予以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脑保护、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肢体功能锻炼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强化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20mg/d,口服.并对两组患者按TOAST标准分型.监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出院后30d的血清血脂、血糖、NIHSS评分及观察6个月后肺部感染、病死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瑞舒伐他汀治疗30d后2组患者的TC、TG、HDL-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强化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强化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治疗30d后对2组患者血糖、病死率的影响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前CE型NIHSS评分显著高于LAA型(P<0.05),LAA型NIHSS评分显著高于SAO型(P<0.05);治疗后CE型NHIS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LAA型,LAA型NHIS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SAO型(P<0.05),且强化组各亚型NHIS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亚型.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同时对患者血糖代谢有良好的安全性;强化治疗TOAST各亚型效果更理想.TOAST分型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E型的损伤严重,预后差;SAO型损伤轻,预后好.
作者:吴俊丽;黄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经皮气管切开术操作方法,并就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注意事项予以分析.方法:选取2013-01~2016-01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治的脑出血和颅脑损伤昏迷的患者40例,所选取患者均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和普通气管切开术实施治疗.结果:所选取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手术失败状况,经皮气管切开组术前准备时间(10±5)min,普通气管切开组术前准备时间为(30±5) min,经皮气管切开组手术时间(7±2)min,普通气管切开组为(20±3)min,经皮气管切开组手术出血量(6±2)mL,普通气管切开组(15±3) mL,经皮气管切开组手术的创伤程度小于普通气管切开组,手术费用上看无显著差别.结论:针对脑出血和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对其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不仅手术操作方便简单,且可完成于病区床边,创伤较小,不对气管软骨环造成损伤,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术前准备时间短,且后续并发症较少,术后颈部不存在明显性瘢痕,在临床中具有很好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李英夫;李昀昊;廉晓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12~2014-12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行AO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在手术结束后就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练习,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术后首次锻炼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21例为优,4例为良,优良率为100%,对照组17例为优,5例为良,3例为差,优良率为88%,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应用于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对骨折部位进行牢靠的固定,膝关节锻练时间早,且骨折恢复优良率高等优点,在髌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友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统计大出血患者成分血输注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变化,推广成分用血.方法:收集38例大出血患者,根据情况进行不同成分血输注,比较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变化.结果:输血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及时得到补充.结论:成分输血迅速补充血液中丢失的成分,能及时地改善患者的缺血状态.
作者:张显达;王英;赵玉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内进行微创腹腔镜卵巢切除时予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4-01于我院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2月我院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手术室,将2014-02 ~2015-01来院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1.26±8.14) min、(37.66±9.07)min、(19.63±4.23) min、(5.38±1.2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微创手术室进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治疗时予以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徐金秀;李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接受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我院于2014-03 ~2015-02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痰热清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与对照组(头孢曲松钠治疗)各3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有显著上升,观察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均< 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联合疗法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金庆;段玉应;陈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大肝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收治大肝癌患者162例临床资料,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生存期等.结果:患者肿瘤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30±67) min,术中出血量300~6500mL,平均出血量(900±126) mL,平均输血量(600±168) mL.围术期死亡2例,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术后1周ALT、TBIL水平显著增高,阻断组患者ALT、TBIL治疗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2术后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8.3%,一期切除和二期切除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5年生存率为45.1%.结论:手术是治疗大肝癌有效治疗方法,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佳手术方法,合理使用阻断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嘉;吴飞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测定前列腺癌患者及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PCDH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探讨其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映(MSP)方法,测定血清样本中PCDH10基因甲基化状态,同时分析2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8例检出PCDH10基因甲基化,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无一例检出PCDH10基因甲基化.将检测结果阳性和阴性两类前列腺癌患者的拎出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2类患者在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以及临床Jewett分期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Gleason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DH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仅出现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而在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未出现,并且PCDH10基因出现甲基化的比率与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性.
作者:吴旭鹏;郭玉刚;牛文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12 ~2014-11我院收治的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口服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疏肝和胃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②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总评分仅为(1.01±0.14)分,与对照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小明;殷玉应;王金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核的电化学行为,为拓展细胞电化学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线扫描伏安法研究MCF-7细胞核的电化学行为,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提取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细胞核中的嘌呤碱基.结果:MCF-7细胞核在MWCNTs-IL/GCE上出现两个氧化峰,分别归因于黄嘌呤与鸟嘌呤的氧化反应和腺嘌呤与次黄嘌呤的氧化反应.结论:MCF-7细胞核中的嘌呤碱基在MWCNTs-IL/GCE上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该电化学法有可能用于细胞核内嘌呤的检测.
作者:王倩;张静;张丽茹;王喜洁;朱金玲;崔继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RegⅣ和VEGF-C、D2-40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RegⅣ与淋巴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结肠癌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RegⅣ和VEGF-C表达情况,并用D2-40标记微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结果:RegⅣ和VEGF-C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两者呈正相关.D2-40表达的LMVD计数在结肠癌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RegⅣ和VEGF-C高表达并呈正相关性,说明两者共同促进了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VEGF-C是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子,结肠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增加,推测RegⅣ可能间接的促进了微淋巴管的形成,促进了结肠癌的转移,为结肠癌的治疗思路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桂梅;王彩霞;聂美楠;刁为英;郭梦凡;吕淑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本艾滋病确证实验室2007~2015年检测的我市507例HIV抗体待确证样品的WB试验的阳性、阴性、不确定结果分析,了解我市艾滋病流行现状HIV感染者人群分布,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特点提出更加合理的处理方法,对阴性结果分析查找造成筛查假阳性的原因.方法:对初筛阳性血清用双ELISA或ELISA和胶体金试验复检,任一复检试验阳性的血清再用WB试验确证,对确证试验结果不确定者进行随访复检.结果:507例样本经WB确证397份HIV-1抗体阳性,不确定45份,阴性65份.397例确证试验阳性标本经流行病学调查79.8%(317/397)是经男男性行为传播.45例WB不确定样本中要集中在孕产妇占33.3% (15/45)献血员占22.2%(10/45) VCT占20% (9/45),在随访的25例被检测中有3例明确高危行为者随访4复检进展为WB确证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在WB结果阴性的65的样本,采用ELISA+胶体金或双ELISA复检73.8% (48/65)结果为一阴一阳,并且ELISA的S/CO值在1~6之间.结论:性接触传播尤其是男男性接触者(MSM)是我市报告HⅣ/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不确定样品主要集中在孕妇及献血员及VCT人群多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在低流行人群尤其孕产妇HIV抗体不确定样本终以阴性转归为主;胶体金和ELISA复检可排除大部分初筛假阳性,但两种复检试验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初筛实验室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选用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质量稳定的试剂.
作者:马永娟;王红;周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总黄酮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1.μg/mL LPS刺激细胞之前,分别用50μg/mL、100μg/mL和200μg/mL紫花苜蓿总黄酮预先处理细胞1.5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活性;分别利用qRT-PCR法和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和IL-6 mRNA表达和NF-κBp56蛋白表达.结果:紫花苜蓿总黄酮可以抑制NF-κB核转位,降低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量,提高细胞的活力.结论:紫花苜蓿总黄酮可以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
作者:刘立新;张羽男;张磊;郭映雪;沈宇;张云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预后与脑电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就诊神经内科的青年脑梗死患者74例,其中电脑综合征患者37例,非电脑综合症患者37例,在就诊超急性期给予患者采集脑电图,分析波形,判断电脑综合征与青年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结果:电脑综合征脑电图组中重度异常率72.9%明显高于非电脑综合征脑电图中重度异常率40.5%;伴有PLED脑综合征脑电图明显高于非电脑综合征脑电图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综合征可导致青年脑梗死的异常率增加,对青年脑梗死预后是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于锋;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烫伤合并心衰的抢救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08~ 2015-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烫伤合并心衰患者共80例.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相应的抢救与护理方法,观察抢救及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中,成功抢救的患者共77例(96.3%),死亡的患者共3例(3.7%).其中,在半小时内病情维持稳定的患者共48例(60.0%);在1h内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共23例(28.8%);在48h内还需对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的患者共6例(7.5%);在72h内处于危重期的患者共3例(3.7%).结论:对烫伤合并心衰的患者进行及时地抢救与护理,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高凤荣;张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