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PE2与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柴明思;孙云晖;姜鹏达;张尧;王子溪;鲍文华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8-2(TIPE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m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04~2013-04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6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30例(A组),稳定期26例(B组).B组经过治疗之后为C组.选取相同时间到我院行常规体检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D组).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IL-8和TIPE2数值并予以比较.结果:比较患者血清中IL-8和TIPE2的浓度,A组较B组高,B组较C组高.A、B、C组均较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8和TIPE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中参与呼吸道炎症反应;在COPD患者中动态检测血清几-8和TIPE2有助于观察病情以及分析治疗效果.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孕期营养状况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状况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将8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加例,观察组定期进行产检,详细记录孕期的营养膳食情况,制定合理的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健全的营养方案有利于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L-6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IL-6对于早期诊断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中的机制.方法:本课题选取2011-08~2013-05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进行治疗的200例首次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4~66岁,平均56.3岁.其中髋关节103例(单髋61例、双髋42例),膝关节97例(单膝66例、双膝31例).所有患者晨起采集血清送检,分别检测患者术前与术后1d、2d、3d、5d、21d的血清也-6.假体周围感染疑似患者后经穿刺液细菌培养或病理组织学观察确认,收集明确感染发生患者的数目.对IL-6诊断感染患者人数与穿刺液细菌培养或病理确诊的患者人数对比,分析几-6早期诊断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可行性和可能机制.结果;无感染发生的患者IL-6在术后3d上升至峰值,术后5天下降至正常水平,发生意染的患者IL-6在术后5d不能下降至正常水平.IL-6诊断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74%、90.41%和92.5%.结论:IL-6诊断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可用做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的辅助标记物.

    作者:赵鹏;张靖;李长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肠癌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和正常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对结肠癌患者的发病机制、诊断、监测、治疗、预后等提供一定的良好的依据.方法:收集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11-02~2012-12期间正常对照组21例,结肠癌患者术前组A期15例、B期19例、C期26例、D期8例,术后组41例.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资料齐全.应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测样本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正常健康对照组、术前纽、术后纽均有表达.术前组、术后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结肠癌良恶性程度高低的有效指标.对其诊断、监测、治疗及预后的情况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王凯峰;衣甜甜;张立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BDNF对Aβ致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功能修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BDNF时Aβ致伤神经元突触形态及突触蛋白Ng、Nm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常规培养、鉴定,建立Aβ1-42寡聚体致伤神经元模型.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潮不同浓度BDNF与体外培养的Aβ1-42致伤神经元共孵育,对突触蛋白Ng、Nm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Aβ1-42与神经元共孵育24h后,10μmol/L、20呻l/L Aβ1-42神经细胞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β致伤后神经细胞明显减少,胞体小,突起变短、消失.与0ng/mL组比较,BDNF5ng/mL、20ng/mL、100w/mL浓度组随着浓度增高,神经细胞存活状态有所恢复,有较多的圆形细胞和悬浮细胞,多数细胞突起数量较少、长度变短.正常对照组Ng、Nm免疫荧光染色表达强阳性,BDNF、10μmol/L Aβ1-42与神经元共孵育24h,海马神经细胞Ng、Nm平均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o.01);与0nVmL浓度组相比,其他各组(5ng/mL、20ng/mL、100ng/mL浓度)Ng、Nm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g、Nm荧光强度仍较弱(P<0.05).结论:10μmol/L是Aβ1-42致伤海马神经元的较佳有效浓度;Aβ1-42可导致突触蛋白Ng、Nm的表达减少;BDNF可以通过押制Aβ1-42寡聚体所致突触蛋白Ng、Nm减少,发挥突触修复及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冯旭;黄昕艳;江清林;赵锦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为防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08~2013-03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6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各个因素进行统计并进行单因素和无条件Lgiic多因素分析.结果:吸烟、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胆固醇高、低血糖发作史均为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和锻炼为其保护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高,应当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郑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单双根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单束重建术和双束重建术重建ACL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0-05~2012-08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4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2例采用的单束重建术(A组),18例采用的双束重建术重建ACL(B组).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前抽屉试验,Lachm~征检查以及轴移试验的比较,并采用Ly-sholm评分和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前抽屉试验,Lachman征检查以及轴移试验均为阴性.②每组患者经治疗后的Lysholm和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进行Lysholm和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显示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束前交叉韧带和双束韧带前交叉韧带重建均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关节镜下行单束前交叉韧带和双束韧带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乔建民;刘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TNF-a和IL-18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清TNF-a和IL-18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在450nm波长处检测血清田TNF-a和IL-18含量,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心衰大鼠比正常大鼠血清中TNF-a和IL-18含量明显增加,经过氯沙坦治疗后TNF-a和IL-18含量出现显著下降.结论:TNF-a和IL-18在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病情的进展,在血清的浓度的改变可作为评价心功能等级和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作者:欧叶涛;张东东;孙权;陈乃峰;韩曦;钟堂武;田国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一天一次,对照组21例服用倍他乐克47.5mg一天一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每周监测血压2次,记录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并检测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n)、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肌酐(SCr)、尿素氨(BUN)指标.结果:研究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57.1%).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UM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纽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标水平,进而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损伤,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艳;田宝文;李长红;刘中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方法:现将近期急诊接诊的12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越早给予急救,其死亡率越低.

    作者:林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标志物CD105在上皮性卵巢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健康非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中CD105的表达水平,对上皮性卵巢癌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良好的实验依据.方法:采集并分析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10-01~2012-11期同上皮性卵巢癌患者3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4例及正常健康非妊娠妇女对照组19例的血清.患者的年龄统计学上无差异,临床资料齐全.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样本血清中CD105的水平.结果: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D10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卵巢良性肿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CD105在临床病理分期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即恶性程度越高表达水平越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CD105在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D105水平为该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测、治疗及预后提供了一定良好的实验依据.

    作者:冯晓娜;衣甜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解毒活血汤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汤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用解毒活血汤和草分枝杆菌及维生素B12治疗,对照组52例仅用草分枝杆菌及维生素B12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93%,对照组为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解毒活血汤和草分枝杆菌及维生素B12联合用药,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作者:赵晓秋;杨丽娟;张雁来;邵宇飞;辛德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组织瓣移植修复小腿毁损时供区血管蒂的应用研究

    目的: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逆行转位供血,与组织瓣移植吻合一次性修复小腿毁损伤.方法:取30例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男女各15例),以髂前上嵴、髌骨上缘为标志解剖观测(D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的走行、分支、分布与起始处外径;②血管外径在0.Smm和0.5mm时分别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③旋眨动脉降支与膝周围动脉的吻合关系.结果:降支血管起始处的外径为(2.73±0.35)mm,外径为0.8mm时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分别为(21.55±1.23)cm、(9.09±1.09)cm;外径为0.5mm时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分别为(24.56±0.92)cm、(6.09±0.86)cm;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在下行过程中发出多支肌支、肌皮支和皮支,终支与膝上外侧动脉在骨膜处、深筋膜层和浅筋膜层均有广泛的吻合.结论:在小腿大面积毁损、创面无可供吻合的血管时,可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逆行转位供血,与组织瓣移植吻合进行一次性修复.

    作者:王玉孝;林加福;陈玲珑;高顺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精密过滤TPE输液器联合静脉留置针预防红霉素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精密过滤TPE输液器联合静脉留置针,预防红霉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应用精密过滤TPE输液器联合静脉留置针的为实验纽50例.应用普通PVC输液器联合静脉留置针的为对照组30例.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平均材料费、住院费用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密过滤TPE输液器联合静脉留置针能有效过滤输液微粒,预防红霉素所致的静脉炎,预防静脉损伤,减轻患儿痛苦;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明显延长,减轻患儿重复穿刺痛苦,减少后继穿刺的难度,具有临床价值;平均材料费、住院费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普及精密过滤TPE输液器,二、三级医院、基层医院可能要慎重;避免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尽可能减少静脉输液,或者不输液.

    作者:赵长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方法.方法:选择近期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心电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典型心电图变化24例,无典型心电图变化者36例.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疾病早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郭风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QP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3(AQ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旨在研究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AQP3水平.结果:(1)AQP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30%)(P<0.05),AQP3的高表达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TNM分期无关.(2)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AQP3浓度(3.53±1.39)ng/L,明显高于健康人组(2.80±1.07)ng/L(P<0.05),其高表达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无关.结论:AQP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异常增高,提示AQP3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血清中AQP3表达水平的检测具有相对无刨、标本易得、可动态观察等优点,可作为肺癌的一种检测指标.

    作者:王凤玲;张小霞;蔡栋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血清Cys-c水平能否可作为预防CHD病情程度参考指标.方法:选用CHD患者126例分两组,单支病变组64例,双支病变组62例,测其血清Cys-c和血脂水平.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逐渐升高;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血清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呈递减趋势.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预测CHD病程程度的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朝阳;麻春莹;范学财;高丹丹;袁福金;隋少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中药制剂中的消炎成分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中药制剂中的各种消炎成分,以帮助明确中药制剂的作用效果.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小儿双解止泻颗粒和复方肿节风喷雾剂中的黄芩苷和异秦皮靛两种消炎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测得小儿双解止泻颗粒中的黄芩苷进样与锋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的范围为0.031~0.24μg,平均回收率为101.35%,相对平均标准差(RSD)为1.11%;复方肿节风喷雾剂中的异秦皮靛进样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的范围在2.24~71.14μ·mL-1,平均回收率为92.46%,相对平均标准差(RSD)为2.2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中药制剂中的消炎成分方便、快捷、精确度高,非常适合作为控制中药制剂药物质量的检测方法.

    作者:胡巧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上颌后牙区牙种植体会

    目的:上颌后牙区牙种植的回顾研究.方法:选择2009-06~2011-06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院口腔种植科以“上颌后牙区牙缺失”为主诉的就诊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使用CBCT影像和自带软件作为测量依据,潮量点选择在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根.结果:共17例病例,涉及23个上颌窦,牙槽骨垂直可用骨量小于8mm者占82.60%,水平可用骨量小于6mm占17.40%,垂直伴水平可用骨量不足占17.40%.上颌窦内提升7例,涉及8个上颌窦,平均提高上颌窦底3.04mm,均未发生上颌窦并发症.结论:锥形束CT在术前骨量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上颌窦内提升作为一种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朱杨;李鹤佳;李德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直接,见效比氨溴索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薛俊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