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君;曹玉杰;杨桂云;崔颖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对NGU主要采用四环素族(如美满霉素)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1].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
作者:栗晓冬;杨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异烟肼(INH)致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NH损伤组、槲皮素低剂量组、槲皮素高剂量组,灌胃染毒,每天1次,14d后测定大鼠血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INH组比较,槲皮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的MDA含量降低(P<0.01或P<0.05),而SOD和GSH-Px活性增加(P<0.05).结论:槲皮素对INH所致的大鼠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卢春凤;陈廷玉;王丽敏;白雪;商宇;王淑湘;谭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CRF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分两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20~70岁;实验组为35例CRF(未透析)伴有贫血的患者,年龄20~70岁.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结合率方法分别测定两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花环结合率(RBC-C3bRR)明显下降;而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R)花环百分率明显升高.结论:CRF贫血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作者:牛效清;梁东;刘中柱;李振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5-01~2008-12我科新生儿病房入院确诊肺透明膜病早产儿32例,对照组14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单给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组18例在给与nCPAP前给与气管插管内应用固尔苏治疗,观察治疗组用药前、用药后0.5、2h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应用固尔苏8h内紫绀、呼吸急促、呻吟、三凹征等临床表现明显减轻或消失,在应用固尔苏治疗后0.5、2h检测动脉血血气分析血PaO2明显升高,血PaCO2显著降低,血pH值显示酸中毒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固尔苏与nCPAP联合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
作者:李晶;牛庆玲;姜春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骨髓抑制是放化疗中常出现的毒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分为Ⅳ度.Ⅳ度骨髓抑制我们常用人重组集落刺激因子配合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本文对Ⅰ度、Ⅱ度、Ⅲ度骨髓抑制单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的67例放化疗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参芪十一味颗粒在治疗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中疗效显著.
作者:马庆彤;李增云;张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搔痒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将7例常规血液透析每周3次的患者,开始连续三次串联HA130型血液灌流器进行治疗.以后,每个月连续做2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缓解尿毒症皮肤搔痒有明显作用.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是解决尿毒症皮肤搔痒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吕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bbott i2000SR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1].现以AFP,HCG,CEA为例,对我院使用的Abbott i2000SR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性能给予评价.
作者:黄莹莹;谢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发生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由缺氧缺血脑病致CP的类型和临床表现.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8例中痉挛型患儿25例,混合型患儿2例,强直型1例.主要表现为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增高、紧张性迷路反射(TLR)阳性.行走时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致CP以痉挛型为主. 应积极防治缺氧缺血性脑病.
作者:吕洋;孙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00-03~2008-12住院病例6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中~重度黄疸及程度不等的消化道症状,总胆红素均在171umol/L以上,黄疸期4周以上,ALT、AST、ALP、r-GT均有程度不等升高.临床诊断:急性淤胆型肝炎32例,慢性淤胆型肝炎11例,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23例.入选病例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型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5岁;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岁.
作者:高凤成;任贺庄;张启龙;马雄飞;白云磊;刘娜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提取香附挥发油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保护.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附挥发油.采用β-CD包合法保护香附挥发油的有效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探讨β-CD包合香附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并用TLC对包合前后的挥发油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佳包合工艺条件:包合比为1:6 (mL·g-1),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3h.结论:本包合工艺合理,且包合过程不影响香附挥发油的成分组成.
作者:沈德凤;单畔畔;王瑞瑞;丁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1].
作者:刘永翠;马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贯叶金丝桃为藤黄科金丝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抗抑郁、抗病毒等功效[1].金丝桃苷( Hyperin,Hyp)属黄酮醇苷化合物,是金丝桃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之一.金丝桃苷毒性小,具有镇痛、抗炎、止咳、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多种药理学活性[2,3].
作者:王丽敏;江清林;毕士有;史伟国;赵锦程;张明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本实验探讨水飞蓟茎叶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为寻找新的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水飞蓟茎叶分别进行水、乙醇、石油醚提取;用试管试验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对提取物中所含的氨基酸、糖苷类、香豆素类、醌类、黄酮类、皂苷、甾体化合物、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水飞蓟茎叶中含有糖、氨基酸、黄酮、三萜化合物、甾醇、有机酸等;未检出香豆素、醌类、生物碱、挥发油.结论:检测出水飞蓟茎叶中含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王敏;张宇;张宏莲;韩宇;孙昊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自2009年4月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相继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可能成为40年来首个世界范围内流感大流行.
作者:王凤荣;马金丽;于文丽;何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济安舒能在乳腺癌术后治疗中的换药效果. 方法:将12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选用济安舒能喷洒换药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济安舒能治疗乳腺癌术后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防止创面恶化,提高乳腺癌术后愈合治疗效果.
作者:陆泓;李向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在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中应用.方法: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对胸腹水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工计数法、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莹;孙玉鸿;王英敏;张文陆;王宇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4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进行光镜观察(视野直径>1mm),免疫组化研究及部分病例随访.结果: 40例诊刮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镜下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拥挤,且有些不规则,增生腺体分布区域大于间质分布区域,腺上皮细胞多具有非典型性,表现为核大、核浆比大,核变圆、有明显的核仁,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不均.40例均作PTEN、p53检测,65%(26/40)PTEN(-),5%(2/40)p53(+).9例随访病例中2例发现同时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标准上强调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在诊断中可重复性较好,使组织病理诊断标准更趋向一致.
作者:朱晓萍;王彩霞;王桂梅;吕淑慧;王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作为深静脉置管术以其创伤小,不限制病人活动,能降低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并能减少对周围静脉的损伤,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静脉营养营养疗法等方面,尤其是烧伤、烫伤病人,大大提高了病人生存的机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金英;曹秋莉;李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Ezrin蛋白和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SP法),对32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和28例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进行EZRIN和CD44v6表达的检测.结果:(1)Ezrin蛋白和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62%),(78.12%),分别高于口腔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4.28%),(32.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CD44v6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3)Ezrin和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zrin蛋白、CD44在口腔磷癌中的表达越高口腔膦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越高,二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口腔磷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哲;柳宏志;刘继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变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皮质和海马区PCNA的免疫反应性;Western-blot检测海马区PCNA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癫痫模型组PCNA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灵芝孢子粉干预组与癫痫模型组比较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PCNA在戊四氮致痫组的大脑海马区的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灵芝孢子粉干预组与癫痫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灵芝孢子粉可以通过调节PCNA含量抑制星形胶质细胞(AS)增生,从而影响戊四氮致痫大鼠癫痫发作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吕艳婷;王淑秋;宋立德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