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观察与护理

王琦

关键词:小肠肿瘤, 护理, 原发性
摘要:本科于1990-01~2002-09收治2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预期康复出院.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癫痫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检测癫痫(epilepsy)患儿癫痫发作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MMP-9在癫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例癫痫患儿发作后24h、72h血清MMP-9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癫痫患儿发病后24h、72h,血清MMP-9水平为(1.28±0.19)pg/mL、(1.21±0.22)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02±0.24)pg/m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发病24h高,此后呈降低趋势.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能参与了癫痫发病机制,且可能是判断癫痫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张春雨;郝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直肠前突闭式修补加硬化剂注射治疗48例分析

    本院从2003~2008年间采用直肠突闭式修补加硬化剂注射治疗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福旭;朱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剂量氨茶碱联合雾化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为观察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同时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 方法:选择100例喘息性疾病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NS,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给予上述雾化治疗的同时,予小剂量氨茶碱静脉泵入,每日3次,每次持续2h,用药3d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4%,大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NS联合雾化吸入同时予小剂量氨茶碱静脉泵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较好.

    作者:高英;周超;张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鼻炎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炎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48:5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 黄芩苷在49.78~398.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88%(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鼻炎糖浆的质量.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骨桥蛋白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初步探讨OPN在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大肠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N在肠癌组、腺瘤组及正常黏膜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肠癌组、腺瘤组OPN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64.00%, 66.67% vs 0,均P<0.01),OPN的表达率在腺瘤组与肠癌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OPN表达水平同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结论:OPN在大肠癌的发生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马晓颖;袁禧先;王凤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配合

    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可在直视下操作,手术精确,对于复杂的鼻中隔偏曲及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鼻甲肥大者,较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具有优势,因此,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科2006-01~2007-06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负载方向对修复后牙体应力变化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后牙牙体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力学系统.其复杂根源于它所承受的口颌系统的力量复杂且通常牙体组织损失较大.后牙的牙体修复有很高的失败的潜在可能性.本实验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模型,对影响后牙嵌体修复的负载方向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测试负载方向对修复后牙体应力变化的影响.

    作者:李冰玉;赵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52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日渐增多,使抗菌药物选择异常棘手,不动杆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其引起医院感染日益增多,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并且出现了对目前常规实验室检测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菌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临床微生物专家公认了解不动杆菌感染情况,掌握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对于治疗这类感染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我院2005-10~2008-10临床分离的5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更好的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王勇;黄昕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在妇科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根据临床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在妇科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妇科择期手术60例(均为附件肿物、子宫肌瘤核出等短小手术),年龄19~60岁,体重46~75kg,ASAI-II级,术前心肺功能正常,余无异常.

    作者:冉会仁;赫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雷公藤多甙治疗佐剂关节炎大鼠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多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和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雷公藤多甙(TWH)治疗RA的机理为抗炎及免疫抑制.

    作者:陈学旻;刘杨;李振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OX-2在涎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涎腺恶性肿瘤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0%,并且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结论:COX-2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及恶变关系密切.

    作者:李善昌;郭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结核误诊原因探讨

    目前,肺结核病仍是我国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受结核菌感染人数达4亿,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25万[1].肺结核病诊断一般不难,但常因有的病例临床表现、X线征象无特异性及病变部位不典型而延误诊断治疗[2,3].在此,就我院自2004-04~2008-09共收治32例肺结核误诊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就误诊原因做一探讨.

    作者:田强;赵文阁;李丽娜;杨永山;赵红;苗淑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黄利胆合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133例临床观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迁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近几年,我们采用中医方法[1],根据脏腑相关的理论并通过临床实践认识到,肝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胆,病机主要是湿热毒邪导致肝胆功能失常.

    作者:张佐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缺血预处理在体外循环中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中肺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2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缺血预处理组)在体外循环前先用无损伤血管钳阻断右肺动脉主干5min,然后再开放10min,如此重复3次,余同单纯体外循环组即对照组.对照组在体外循环前、实验组在缺血预处理前和两组撤离体外循环机并维持循环稳定90min后,取右下肺组织标本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肺组织含水量及MDA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SOD活性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检查对照组显示肺泡间质明显水肿,肺泡内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实验组基本保留了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结论:肺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中因全身性炎症反应及低灌注状态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作者:战鹏;戚家峰;朱晓峰;史红宇;邢宇彤;周刚;邹志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V-Y带蒂皮瓣转移术治疗前正中肛裂80例疗效分析

    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前正中肛裂采用V-Y 带蒂皮瓣转移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治疗组共80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73例,年龄18~60岁,均为陈旧性肛裂,39例合并哨兵痔.对照组共70例患者,男8例,女62例,年龄18~60岁,均为陈旧性肛裂,41例合并哨兵痔.

    作者:宋旭辉;李德凤;胡德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前置胎盘51例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不当危急母婴生命.对我院分娩的51例前置胎盘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

    作者:孙淑玲;赵春霞;张玉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槲寄生挥发油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槲寄生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槲寄生的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选取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4h,提取8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沈德凤;周海瑞;宫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加替沙星和头孢吡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比较

    为了观察加替沙星和头孢吡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院2007-01~2008-05对收治的66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分别予以加替沙星和头孢吡肟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升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肺栓塞猝死病例分析

    肺栓塞(pulmon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占全部死亡原因的第3位.尽管近年来PE的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的研究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发病急,猝死者多,临床误诊率仍高达80%左右.

    作者:于俊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动脉联合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巨块型肝癌临床分析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3位.其综合治疗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我院自2004年12月以来,经肝动脉-门静脉联合栓塞化疗治疗巨块型肝癌24例患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胡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