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论治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

杨敏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 辨证论治, 耳穴压豆
摘要: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病情缠绵.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自2004-03~2008-10笔者应用辨证论治内服中药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腭咽软组织中iNOS与OSAHS患者咽腔狭窄的关系

    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iNOS既可能是OSAHS的产物,同时它们又可能是加重OSAHS的原因.

    作者:姚雅芬;詹俊杰;金银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消痤饮治疗聚合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由于本病好发于颜面部位,日益成为一种广泛的损容性皮肤病.根据痤疮国际改良分类法,聚合型痤疮属于重度痤疮,其治疗一直是皮肤科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因其病因复杂,属多因素致病,虽然现代医学采用各种方法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是药物作用的单一性及药物的副反应、耐药性等一直是干扰痤疮疗效的主要问题.我院中医外科从传统中医中药角度出发以消痤饮治疗该病10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晶;杨素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8种不同检材提取DNA的结果分析

    果有实际指导意义,在后分析阶段也有不同的效果.

    作者:张永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健康教育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作用与意义已引起重视.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术前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承受能力,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为了解病人在围手术期的健康需求特点,探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我们对102例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庆华;张莉;赵红;杜梅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对尿毒症贫血的疗效观察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之一.肾性贫血是由多种病因所致,其中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明显减少是主要的原因,临床实践证明,EPO治疗肾性贫血能有效地改善贫血.而左卡尼汀缺乏可以导致红细胞脆性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是导致肾性贫血另一重要因素,我们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及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合并的贫血,对其部分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作一临床对照分析.

    作者:刘艳姝;李长红;刘中柱;李振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紫丁香与小叶丁香的比较鉴别

    目的:为了区分紫丁香和小叶丁香,探讨其鉴别依据.方法: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采用传统药材鉴别方法;理化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两者植物叶片的性状和显微特征有明显差异;两种药材中三萜皂苷、挥发油及糖苷成分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有明显差异.结论:两种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差异均较大,明确了鉴别两种药材的方法,为两种药材的市场流通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丽红;李杨;李瑞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加强卫生国情教育对转变医学生就业观念问题的初探

    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即将出台,卫生国情必将出现新的变化,从而对当前医学生就业现状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近三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掌握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倾向;通过就业指导课等形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将卫生国情信息、社会就业需求和医学生就业观这三方面因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为医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于天舒;仵凤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2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在鼻内镜下手术加射频治疗的疗效观察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临床特点是手术后易复发,有恶变倾向,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已引起越来越多鼻科医生的关注,并有多方研究报道[1~6].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已获得良好疗效,并已为国内外鼻科学者达成共识,但在手术后如何控制其复发率则少见报道.笔者对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22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加用射频处理术腔创面,并将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防止乳头状瘤术后复发进行了探讨.

    作者:于海江;沈美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无偿献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输血事业中直接、具体的体现,而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或采血后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短暂性不良反应,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站近年来遇到无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632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和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渭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呀可宁脱敏凝胶治疗龈下刮治所致根面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观察

    随着超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超声龈下刮治术常常被有效用于牙周炎的治疗.但龈下刮治术经常将根面牙骨质部分刮除或使牙骨质部分脱落,是牙本质直接暴露于口腔内导致牙本质过敏.自2007年2月以来,我科选用呀可宁脱敏凝胶治疗龈下刮治所致根面牙本

    作者:杨丽华;张晶;付黎明;张彬;黄云;郝怡;殷同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期间含三甲氧苄嗪低温保护液肺灌注对肺保护作用

    保护剂的实验组明显下降,而TMZ组在CPB后虽有增高,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肺组织中的NO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两组,肺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肺泡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实验组、TMZ组右肺组织结构变化不明显.结论:CPB期间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可明显减轻CPB造成的肺组织损伤,而含三甲氧苄嗪的肺保护液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战鹏;朱晓峰;史宏宇;周刚;邹志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溴乙酰苯胺制备的半微量实验研究

    4-溴乙酰苯胺的合成是微型有机合成实验中比较经典的实验[1].在微型4-溴乙酰苯胺合成实验中,因仪器黏附等损耗相对于原料用量的比例较大等原因,使所得产物的产量减少,产率偏低.为此,我们将微量试剂用量增至半微量与之微量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

    作者:张洪权;郑平;田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拟新方胆炎汤治疗慢性胆囊炎102例临床分析

    慢性胆囊炎多由结石所引起的胆囊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上腹或右上腹不适等一些难治的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有些慢性胆囊炎是由急性胆囊炎遗留所致,国内对非结石性胆囊炎屡有报道.

    作者:张恒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肩服康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是活动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肩关节周围的筋腱发生损伤性、退行性病变引起以肩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此病单侧发病多,左右交替,双侧发病少.患肩部位疼痛,并自颈项部向上肢放散.早期轻,逐渐加剧,中期疼痛甚,晚上比白天剧烈.部分病人影响睡眠,肩部运动功能障碍,可出现局部肌肉僵硬,萎缩.

    作者:葛力军;贾茹;李季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带防黏连隔离膜的类Y型硅胶导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两组病人疗效具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带防黏连隔离膜的类Y型硅胶导管植入术对治疗泪道阻塞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欣;陈璐;秦磊;何静;谭文静;尹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散瞳治疗前葡萄膜炎53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前葡萄膜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为常见的眼科疾病,绝大多数属内源性常反复发作,并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1].在诊断明确后尽早散瞳,对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有着重要意义,我院采用散瞳药物治疗及中医疗法渗透配以心理沟通等辅助手段,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泽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1200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而剖宫产术中出血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往往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通过总结我院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措施.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分折

    为恢复角膜表面正常上皮细胞,避免胬肉再生,对40例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注射方法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书南;王霍乔;刘贵江;孟令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分娩前孕妇血凝项目检测的临床应用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三项凝血指标的检测是检查凝血功能的基本项目.产妇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在分娩前期,凝血功能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以应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我们对孕妇分娩前PT、APTT、Fib 进行检测,掌握其在生理状态下的凝血状态,以便对病理状态下分娩前孕妇进行筛选,预防和及时治疗出血性疾病和血栓疾病.

    作者:苏雪莹;周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SIVmac239对猕猴B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机制

    猴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的产生,使B淋巴细胞停止在G1期,即抑制作用的主要的机制为细胞被捕获在细胞周期的G1期.本研究结果发现一个新的现象,即猕猴B淋巴细胞虽然不被SIVmac239感染,但可被SIVmac239感染的CD+4 T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所捕获,抑制其细胞DNA合成,从而可导致该细胞的功能发生障碍和影响机体体液免疫作用.

    作者:赵景波;刘晓秋;王从菊;姚振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