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间粘附分子一1与肝移植排斥反应

王勇强;王兵;崔克亮;沈中阳

关键词:细胞, 粘附分子, 肝移植, 排斥反应
摘要: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s)或称为粘附受体是一大类膜蛋白,它们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以及某些血浆蛋白间的识别与结合,并参与细胞内外的信号转导,在胚胎分化发育、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细胞的运动游走、免疫调节、炎症反应、血栓形成、损伤修复以及肿瘤转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在移植免疫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通过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并作为复合刺激因子刺激相应的淋巴细胞,产生抗原识别,激活T淋巴细胞,从而产生排斥反应.CAMs介导的细胞间及细胞外基质粘附机制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CAMs之一即: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作一概述.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面积烧伤患者高凝状态的研究

    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程度与烧伤组织的血栓范围存在密切关系,烧伤引起的机械损伤、感染、代谢产物和免疫异常等因素造成的内皮损伤是促进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烧伤导致的红细胞破坏是造成血栓形成另一重要因素,上述因素以及动静脉血管的炎性改变和破损导致的高凝状态是进一步造成组织的损害和创面加深的重要原因.本文对5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凝血、抗凝血、纤溶、血小板等系统指标进行测定,并就其各项改变予以阐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锌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锌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补锌组.补锌组每日以10mg/kgbw的Zn灌胃.60d以后,取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抗氧化指标等.结果:补锌组大鼠血糖较实验前明显降低;TC、TG水平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红细胞SOD、全血GSH-Px活力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锌可以有效地缓解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症状、纠正其血脂代谢紊乱、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作者:孙忠;吴蕴棠;车素萍;常红;王永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正交设计法对磷柳酸的制备工艺考察

    目的:研究磷柳酸的制备工艺,确定佳工艺条件,提高产品收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磷柳酸制备的反应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佳工艺条件为:室温反应1h、60℃~70℃反应0.75h、75~80℃1.5h,水解反应温度为10℃.收率为92.5%.结论:优选后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和,收率高,水解温度提高,将进一步提高收率.

    作者:冯淑华;乔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顺铂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顺铂(DDP)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应用顺铂(DDP)局部注射于晚期食管癌肿瘤周边,内镜下观察对肿瘤的直接影响及对置入食管支架后肿瘤组织的影响.结果:6/8例顺铂局部化疗抑制肿瘤生长有效,68例置入支架后局部化疗12周19/49(A组)2/19(B组)肿瘤生长入支架内致再狭窄.加用顺铂(B组)例数明显少于不含顺铂组(A组)(P<0.05).结论:顺铂局部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抑制肿瘤生长有效.内镜下顺铂局部化疗对置架后肿瘤组织生长有抑制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杨强;方桢;姚福秀;张嘉珍;陈志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雷米普利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观察

    雷米普利(瑞泰)是安万特医药公司近投放市场的一种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大规模的心脏结果预防评价(Heart Outcome Prevention Evaluation, HOPE)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雷米普利可降低心肌梗塞、脑卒中、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事件的发生率[1].为了进一步确定雷米普利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特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采集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修改后的糖尿病新诊断标准,本文共观察了6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5~70岁,病程1~2a.60例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UMA)均>30mg,其中11例患者24h UMA>300mg.60例患者中52例合并有高血压,8例血压正常.60例患者血浆BUN及肌酐含量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管乐;荣海钦;张秋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的治疗探索

    目的:探索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成小剂量肝素治疗组和前列腺素E1治疗组,治疗15d后复查有关指标.结果:小剂量肝素与前列腺素E1皆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者尿微量白蛋白(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尿微量白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肝素与前列腺素相比,有降低血压、改善血脂(降低TG、TC、LDL-C、VLDL及升高HDL-C)作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疗法.

    作者:于佩;张宏;于德民;董佳梅;赵伟;田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型自监控输液器的研制

    目的:为研制具有新功能的自控输液器.方法:将单片机控制技术和传统的输液器相结合,采用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控制系统、马达伺服电路和机械闸门、数字显示等技术.结果:完成了具有自动控制输液量、自动监控输液速度、实时显示输液滴数、无液报警、堵液报警等功能的自控输液器.结论:该研究有望为提高输液安全、减少医疗事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孙媛媛;赵秋生;肖静敏;刘喆;汪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致普通棉耳狨猴死亡病原的初步研究

    普通棉耳狨猴,又称普通狨猴或簇耳狨猴,由于其在种系发生上与人类接近,且具有体小,繁殖率高,易管理等优点,70年代被英国科学家实验动物化,现已广泛用于医学等多领域的研究.某动物中心自80年代从国外引进该实验动物,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已形成我国唯一稳定的狨猴饲养规模群体,为国家的八五、九五科研攻关课题及基础医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动物.1999年夏季,在其饲养的狨猴群体中暴发传染病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导致大批动物死亡,死亡率达33%.为寻找病原,确定动物死亡原因,我们随机选取4只死亡狨猴进行解剖,对其肺组织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培养.经血清学试验,标准诊断血清鉴定,初步认定分离到的病原体是乙型流感病毒,并对其与人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徐燕;李晓眠;刘凤勇;郭晓华;刘民;金孟珏;张之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用原位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相关新基因SNC66的表达

    目的:探讨在肿瘤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原位检测内源性基因表达产物的灵敏方法,研究大肠癌相关新基因SNC6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经原位逆转录后进行原位PCR扩增,在扩增过程中掺入地高辛标记的核苷酸(Dig-UTP)并加以检测.比较SNC66在大肠粘膜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5个循环时,37例大肠癌组织标本有10例阴性不表达,27例强阳性表达.10个循环时,则14例呈阴性,18例弱阳性,5例强阳性.配对的37例大肠粘膜标本则都呈强阳性表达.结论:原位RT-PCR是一种检测内源性基因低拷贝转录产物mRNA的较灵敏的方法.SNC66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表达降低或缺陷,可作为侯选的抑癌基因加以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翰桂;郑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鼠一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异种移植是移植外科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有望为临床移植提供充足的供体来源,但是异种移植后会发生严重的超级性排斥反应[1],制约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本文采用Heron颈部套袖法加以改进建立小鼠-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2],为异种移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供体为昆明小鼠,雄性,体重30~40g,受体为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由天津市药物研究所提供.

    作者:成峰;邱宇杰;王鹏志;朱理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型钛板在颌骨骨折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系统行骨间内固定术治疗颌面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或隐蔽的手术切口为入路,显露骨折端,弯制钛板与骨折解剖外形吻合,打孔,螺钉固定.结果:用此法对36例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全部取得成功,复位准确固定牢固,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作者:沈军;张洪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在我国缺血性卒中占整个卒中发病率的70%~75%,由于缺血性卒中的致残率、复发率高,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寻求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我们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1999年11月至2000年8月期间13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单盲分成降纤酶组与对照组,其中降纤酶组78例,男性62例,女性16例,年龄(62.3±13.2)岁;对照组56例,男性44例,女性12例,年龄(63.6±12.7)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及病种无明显差别,见表1.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凡有以下情况者不与入选:(1)用药前症状明显改善.(2)活动性出血或有出血倾向.(3)既往半年内有颅内出血史.(4)有血液病或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

    作者:梁桐;李坤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电化学疗法对恶性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TA2系小鼠B细胞淋巴瘤的抑制作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用移植的方法复制小鼠B细胞淋巴瘤模型,随后应用电脉冲通过铂金电极直接刺激肿瘤组织.1周后观察肿瘤大小、转移及存活情况.结果:电脉冲组肿瘤的生长速度、转移程度较对照组低,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化疗组,电脉冲与化疗合用抑制效果更佳.结论:电化学疗法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生长及转移,降低带瘤动物的死亡率.

    作者:张文霞;孙慧;王立新;吴杰;李林;多耀祥;王志光;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合树脂夹板治疗慢性牙周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夹板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对于牙周炎导致Ⅱ0松动的患牙采用在舌侧外形高点处开沟、钢丝埋入复合树脂充填,夹板固定的方法,治疗了37例患者.结果:经过2a的临床观察有效率达86.5%.结论:该方法将松动牙连成一个整体,减小了各牙的动度和应力,提高了患者的咀嚼效率,有效地控制了慢性牙周病的发展.

    作者:汪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婴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衰的外科治疗体会

    动脉导管未闭为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由于部分主动脉血液通过动脉导管持续进入肺动脉,造成左向右分流,结果使左心负荷增加,左心逐渐肥厚扩张;同时,由于肺血流增加使肺循环压力升高,加重了右心负担.肺充血及肺瘀血使患儿产生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或逐渐形成肺动脉高压甚至艾森曼格综合症而失去治疗的机会[1].

    作者:麻晓鹏;李颖;董维树;郑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干扰素γ对烧伤增生性瘢痕色度值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干扰素γ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后瘢痕色度值的变化.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患者38例.瘢痕内注射重组干扰素γ100万国际单位,每周一次,连续注射4次.选同体瘢痕用注射灭菌注射用水治疗作对照,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和8周,用光电检测技术测量瘢痕的色度值,并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痒、胀、痛)、瘢痕的充血、颜色等变化.结果:用干扰素γ治疗增生性瘢痕后4周、8周,瘢痕的色调、饱和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自觉症状(痒、胀、痛)减轻、瘢痕的充血减轻、颜色变浅.结论:用干扰素γ治疗增生性瘢痕后瘢痕的色度值明显降低,干扰素γ是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明显的药物之一.

    作者:张明谏;王其芳;宁恩弟;张静琦;万柏坤;曲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弓形虫慢性感染鼠形成包囊的实验研究

    目的:分别采用弓形虫Fukaya株速殖子和包囊感染小鼠,观察其脑内成囊情况,以期寻求一个稳定、易建立的慢性感染动物模型,为研究弓形虫的致病机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工具.方法:用弓形虫Fukaya株速殖子4×104个和包囊5~10个经腹腔感染昆明小鼠,给适量药物使之形成慢性感染,统计小鼠的死亡率、脑内包囊数和成囊率.结果: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组小鼠的死亡率为30%,脑内包囊数约为15个,成囊率为42.9%;感染弓形虫包囊组小鼠的死亡率、脑内包囊数、成囊率分别为0、40个和100%.接种包囊比速殖子小鼠死亡率低,脑内包囊数多,成囊率高.结论:接种虫体感染阶段(包囊或速殖子)是影响成囊的重要因素,感染包囊小鼠脑内易成囊.

    作者:刘俊燕;杨秀珍;吴增强;杨树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一氧化氮与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NO是一种脂溶性、具有高反应活性的自由基气体和生物信使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NO可由几种不同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合成,目前研究比较清楚的有3种NOS:神经细胞固有型NOS(ncNOS,NOS1);诱生型NOS(iNOS,NOS2);内皮细胞固有型NOS(ecNOS,NOS3)[1].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对一氧化氮(NO)的广泛关注已经持续了近10a.NO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是近年来NO研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笔者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屈会起;林珊;邱明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一例幼年型糖尿病出现Somogyi现象饮食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人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早已肯定,不管糖尿病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幼年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引起慢性高血糖状态,同时伴有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易出现酮症酸中毒,血脂升高,生长发育障碍等症.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高血糖反应,即Somogyi现象[1,2].通过调整胰岛素剂量,Somogyi现象持续出现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近收治一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Somogyi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肛肠反馈治疗仪的研制

    目的:为了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和肛门损伤所引起的大便失禁.方法: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来激发其潜在功能,使患者能够自控排便.结果:能够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且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结论:该方法对治疗大便失禁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秋生;李迎新;刘喆;关勇;古继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