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口径血管构建的回顾与展望

唐新华;黄玲;曾昭凡

关键词:血管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支架材料
摘要:临床上需要大量的小口径血管作为移植的替代物[1],人造材料(如涤纶、聚四氟乙烯)作为大口径血管移植替代物制造和应用中被成功使用.小口径血管的血流速度慢、血压低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实践证明6 mm以下口径的小血管替代物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主要存在急性血栓的形成、吻合处内膜增生、动脉瘤的形成、感染以及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2]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正畸治疗与牙龈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因其能够有效控制牙齿移动,故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因其粘固于牙齿表面,妨碍了刷牙及唾液流动等洁牙作用,致使附着在牙面及矫治器上的菌斑及食物残渣滞留,并形成菌斑盲区,不易清洁,从而改变了口腔内微生态环境,影响了牙龈健康.

    作者:张琛玮;邵益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正常卵巢、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中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表面上皮、40例上皮性卵巢癌原发灶和25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中的CXCR4蛋白, TNF-α蛋白,NF-κβ p50蛋白表达.结果 (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0.0%,90.0%,77.5%,而在正常卵巢及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中3者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上皮性卵巢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CXCR4,TNF-α,NF-κβ 3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TNF-α与NF-κβ蛋白结合并活化NF-κβ,使得促进CXCR4与SDF-1结合,在卵巢肿瘤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陈尧;傅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年化趋势等因素,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与日俱增.

    作者:曾昭凡;唐新华;谷涌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交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标准、肿瘤组织特殊形态结构及生物学行为特征.方法 收集66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观察上皮增生层次,筛孔状及微乳头状结构、细胞的异型性、分离的细胞簇、较少的核分裂数及微浸润等病理形态;肿瘤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标准,Ⅰ期43例,Ⅱ期9例,Ⅲ期14例.结果 66例交界瘤,上皮细胞呈明显的复层增生的形态占80%(53/66),细胞核异型在轻-中以上,核分裂象≤3/10HPF,为75.8%(50/66),分离的细胞簇及复层增生占69.7%(46/66),呈微乳头及筛孔状结构占27.3%(18/66),伴微浸润18.1%(9/66).22例伴表面生长浆交瘤,14例出现腹膜种植,淋巴结受累9例;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5年生存率100%.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淋巴结受累及腹膜种植灶不改变患者预后,对年轻的I期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其生育能力.

    作者:舒宽勇;李隆玉;于晓红;魏宝秀;付秋风;秦斌娜;朱其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种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

    目的 寻求一种高效、价廉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胶原酶原位灌流法、改良二步胶原酶灌流法对大鼠原代肝细胞进行分离.比较3种方法所获得的肝细胞的产率、存活率、纯度及胶原酶的用量.结果 组织块法、胶原酶原位灌流法、改良二步胶原酶灌流法所获得大鼠原代肝细胞的产量分别(0.21±0.11)、(1.87±0.51)、(1.94±0.55)×108/只大鼠;存活率分别为(54.34±8.21)%、(85.18±4.90)%、(90.34±4.46)%;肝细胞纯度分别为(68.80±10.30)%、(85.12±2.87)%、(91.84±30.3)%;胶原酶用量分别为(17.38±2.13)、(78.75±20.83)、(31.2±12.46)mg/只大鼠.结论 相比于组织块法和胶原酶原位灌流法,胶原酶二步灌流法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

    作者:张丽芳;王萍;胡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目的 利用多层螺旋CT(MDCT)探讨肺动脉栓塞(PE)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可疑PE患者,使用MDCT肺动脉血管造影(MDCTPA)检查,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后处理成像后综合分析.结果 确诊38例PE患者,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18例见肺梗死;20例胸腔的积液;3例见支气管动脉扩张;1例见右心室肥大.VR、MIP及MPR能多方位、形象直观的显示栓塞血管.结论 MDCT用于PE诊断,能够提供更多有用可靠地信息,指导临床及时、正确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左敏静;李晓;黄小宁;孟新萍;蔡炳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的影响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将3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组(A组)和标准肠内营养组(B组),A组16例接受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治疗,B组14例接受标准肠内营养治疗,均连续使用14 d.观察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的变化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血常规:与用药前比较,A组患者用药14 d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②肝肾功能、空腹血糖:A组与B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在用药14 d后[(45.63±29.49)U/L,(35.07±16.20)U/L]均显著高于用药前[(21.00±15.25)U/L,(22.14± 17.47)U/L](P<0.05);两组患者天门冬酸氨基转氨酶、结合胆红素、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在用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血脂: A组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用药14 d后[(0.92±0.34)mmol/L]显著高于用药前[(0.75±0.29)mmol/L](P<0.05) ,而B组用药7、14 d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用药7、14天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胃肠道不良反应:A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与B组(21.4%)接近(P>0.05).结论 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的影响小,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失为一种安全的肠内营养制剂.

    作者:徐成;郭光华;詹剑华;张红艳;张志安;王艳霞;方方;李国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谷氨酰胺合成酶在大鼠正常脊髓组织内的表达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大鼠正常脊髓组织内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内GS的表达.结果 GS在脊髓灰质(前角、后角)和白质(前索、后索)广泛呈点状散在分布,且主要在免疫阳性细胞胞体内表达,少量免役阳性细胞突起内也有表达.结论 GS在维持正常胞外谷氨酸浓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提示其在某些病理环境下能阻止或减缓神经元神经毒性死亡的进程.

    作者:周聪发;易智华;刘曾旭;万丽丹;潘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粉尘螨-壳聚糖疫苗治疗过敏性哮喘小鼠肝脏Bcl-2的表达

    目的 探讨粉尘螨-壳聚糖疫苗经鼻粘膜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小鼠肝脏疗效及Bcl-2在肝脏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Der f)提取液致敏、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粉尘螨治疗组(C组)、粉尘螨-壳聚糖疫苗治疗组(D组).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炎症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巨噬细胞Bcl-2的表达.结果 粉尘螨和粉尘螨-壳聚糖疫苗治疗组肝脏炎症病理变化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轻;哮喘模型组肝脏出现大量巨噬细胞Bcl-2阳性细胞,而两治疗组肝脏阳性细胞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 粉尘螨-壳聚糖疫苗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肝脏炎症有治疗作用,效果较粉尘螨免疫治疗组更好,炎症细胞的凋亡在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沈小英;朱清仙;曾慧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和患肢护理.结果 移植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小腿疼痛缓解率为100%.缓解患者的冷冻感觉方面有效率为100%,间歇性跛行距离延长率为100%,保肢率为100%.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完善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完善各项评估检查,用药护理和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氧、患肢护理、预防感染、抗凝扩管、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患肢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玉金;颜兴伟;郑春艳;余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PEDF 和C-FLI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和celluar FLICE-inhibitory protein(C-FLIP)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大肠癌及15例癌旁组织内PEDF和C-FLIP的表达情况.结果 45例大肠癌中的PEDF和C-FLIP的表达率分别是:42%(19/45)和71%(32/45),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EDF和C-FLIP的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和6.7%(1/15).PEDF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C-FLIP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EDF与C-FLIP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DF可抑制大肠癌的进展,C-FLIP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联合检测PEDF和C-FLIP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志洋;曾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56例,其中运用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33例(实验组),用举宫棒联合双极电凝在免气腹腹腔镜下行同样手术23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少.结论 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的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

    作者:尹春华;刘页玲;张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二氧化硒和顺铂联合作用对于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硒和顺铂联合作用对人卵巢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4×106 个卵巢癌细胞(来源于临床标本)接种于裸鼠皮下,然后待瘤株长至一定的体积后,腹腔注射顺铂,使得肿瘤对顺铂的反应逐渐下降,反复注射6次后取瘤株接种至下一代,反复传至三代后,取瘤株细胞注射至20只雌性裸鼠左侧腋下,待瘤长成约为5 mm×5 mm×5 mm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包括顺铂组、二氧化硒组,二氧化硒+顺铂组,每组5只裸鼠,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只,顺铂组腹腔内注射DDP 3 mg/kg 0.2 mL+生理盐水0.2 mL;二氧化硒组腹腔内注射二氧化硒30 μg/mL 0.2 mL+生理盐水0.2 mL;顺铂联合二氧化硒组,腹腔内注射顺铂3 mg/kg 0.2 mL+二氧化硒30 μg/mL 0.2 mL.3 d给药1次,共4次.给予后计算移植瘤的体积、瘤重、抑瘤率;瘤组织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和检测P-gp的表达.结果 顺铂组,二氧化硒联合顺铂组对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病理检测瘤组织标本均提示经顺铂治疗后的肿瘤细胞发生了凋亡.结论 二氧化硒可以增强顺铂对人卵巢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以减轻顺铂的不良作用.

    作者:杨茗钫;刘丝荪;胡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及固尔苏治疗后的影像学观察

    1 病例报告病例1,男,早产儿,出生后30 min于2007年1月18日15时50分入院.患儿系32周因母亲妊高症、子行剖宫产.生后30 min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轻度三凹征,吸氧后青紫消失.入院后即行胸片检查.诊断:①早产儿;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

    作者:杨兆建;孙鹏;徐晓明;徐华;龚洪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sialyl Lewisx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sialyl Lewisx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3例结肠癌组织中sialyl Lewisx和CD44v6的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指标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肠癌中sialyl Lewisx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和82.5%,且晚期结肠癌明显高于早、中期结肠癌(P<0.05);sialyl Lewisx和CD44v6表达具有一致性,且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 .结论 sialyl Lewisx和CD44v6的表达与结肠癌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ialyl Lewisx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对于判断其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守毅;胡小云;张文昌;李里香;雷英;李从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烫伤感染阿伯丁沙门菌一例

    本科于2008年3月从1位烫伤患者的伤口感染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阿伯丁沙门菌,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34岁,工人,主因右脚铁水烫伤3周.曾在当地医院外用药物治疗,就诊前两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而来本院.

    作者:李梅芳;张凤杰;王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联合化疗栓塞抑制大鼠移植型肝癌的研究

    目的 观察经动脉插管注入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化疗栓塞联合应用对大鼠移植型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大鼠乳腺癌细胞株(Walker 256)转染至肝脏的荷瘤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各组具体治疗方案如下:A组:经肝动脉缓慢灌注生理盐水;B组:经肝动脉缓慢灌注超液化碘油;C组:经肝动脉缓慢灌注丝裂霉素+超液化碘油;D组:经肝动脉灌注丝裂霉素+超液化碘油+YH-16,术后10 d观察各组大鼠原发肿块大小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B、C、D 3组肝肿瘤的体积均小于A组(均P<0.05),而D组又小于B、C组(均P<0.05).B组VEGF的表达以及MVD计数明显大于A组(P<0.05),A、C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VEGF的表达及MVD计数均明显小于A、C2组(均P<0.05).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能抑制移植型肝癌的生长,并对肿瘤组织的微血管数目和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彬;王顺金;艾春红;吴建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一氧化氮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1-2].NO是生物体内一种结构简单的自由基气体,但其生物功能复杂,一氧化氮可作为介质、信使或细胞功能调节因子,调节循环、神经、免疫等系统的生理病理活动,如扩张血管、调节基因表达、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调节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白细胞趋化激活、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等.

    作者:何海蕾;唐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7例胸部疾患进行DR双能量X线摄影,分析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病变图像质量、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本组37例患者所摄取的数字化双能量减影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软组织像对肺内病变、肺外非骨骼病变显示清晰率可达100%,均显著高于普通X线像(P<0.01,P<0.05).结论 DR双能量减影技术较普通X线像能更清楚显示病灶的影像特征,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曹敏;张勤;郭庆禄;洪庆山;刘永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患者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对高血流动力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维持和血压控制.结果 麻醉效果好,麻醉手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血压易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循环剧烈波动发生率低,术毕患者苏醒及时、完全,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患者的麻醉,使麻醉药物与血压控制融为一体,方法简便、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雷恩骏;唐淑新;徐琳;刘征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