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2-二氟-2-(2-吡啶)乙醇的合成

刘凤华;曲有乐;佟丽华

关键词:2, 2-二氟-2-吡啶乙酸乙酯, 2-二氟-2-(2-吡啶)乙醇, 合成
摘要: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目前现代医学中难治疗而又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一种常见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对静脉血栓栓塞症越来越重视,2,2-二氟-2-(2-吡啶)乙醇就是N一苯酰氨类血栓抑制剂的重要中间体.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生长抑索(somatostatin for Injection)是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肽,其与天然生长抑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上完全相同.

    作者:于静;王秀梅;刘湘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气敛汗法治疗自发性多汗症72例

    自发性多汗症是以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为主要表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汗腺分泌功能亢进性疾病.

    作者:张成智;张雅梅;于艳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制作四肢浅静脉标本的几点体会

    以往,我们在给学生讲解脉管系统时,动脉血管因灌注充盈显示明显,讲解十分方便.可是静脉血管因受材料的限制,充盈程度不够,观察时立体感不强,特别是四肢的浅静脉位置表浅、管壁薄、管腔内有大量的静脉瓣,且经防腐固定后的标本静脉血管内充满大量的血凝块,给制作标本带来的一定的难度,我们通过多次实验,采用灌注动脉的方法对静脉进行灌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江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床教学三大环节问题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探索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它与基础医学相联结,同时又直接服务于社会与社会人文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临床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规律.

    作者:张雁来;赵晓秋;孙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关于皮肤真菌病诊断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新尝试

    目的: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改进实验方法和手段,提高皮肤致病癣茵的检出率,为明确诊断,临床治疗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更好地支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方法:在临床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先加用1%KOH液软化组织,溶解蛋白、脂滴,再用无菌刀片刮取表皮贴近真皮表面的皮屑来培养、鉴定.培养出致病癣菌后,尝试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做其抗真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经过近4年临床观察、1年对照试验和2年临床实践、采用新方法取标本后,致病皮肤癣菌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经久不愈的皮肤病,因有明确诊断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改善.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桦川县5年中高考生视力调查分析

    视力低下是当前影响高中毕业学生继续升学和就业的主要疾病,视力低下的防治仍然是中小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掌握我县高中学生视力变化,更好地指导预防近视工作,我县1999~2004年对本县高校招生体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视力资料进行了动态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秀丽;毕东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色素C、线粒体Ca2+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期间肾脏线粒体钙、细胞色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成龄雄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成Ⅱ型糖尿病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用张均田的改良方法测定细胞色素C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线粒体钙含量.结果: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动物的细胞色素C、线粒体钙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减少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维持线粒体钙稳态.

    作者:张婷;李善昌;郭红;梁衍锋;王芳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药物治疗肝囊肿15例分析

    自2004-08~2006-08我科室在彩超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元欣;李丹;潘宁;张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脊麻硬膜外复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时脊麻左旋布比卡因剂量的探讨

    脊麻硬膜外复合麻醉(SECA)用于剖宫产时脊麻用药各家报道不一,本文比较三种不同剂量0.5%A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脊麻与硬膜外利多卡因复合以求左旋布比卡因的适合剂量.

    作者:王新程;曹丽萍;臧荣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与恒速输注全身静脉麻醉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与恒速输注行全身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头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TCI组和恒速输注组,TCI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全身静脉麻醉,恒速输注组行恒速输注全身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用药量,插管时及术毕停药不良反应.结果:TCI组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对较小.插管反应较轻.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全身静脉麻醉诱导更平稳,术中麻醉深度更易控制,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而安静.

    作者:杨庆耿;汪飞;杜燕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吡咯烷酮乙酰胺的合成新方法

    目的:改进吡咯烷酮乙酰胺的制备方法.方法:以吡咯烷酮、溴乙酸乙酯、氢氧化钾为原料,TEBA作相转移催化剂一步合成标题化合物.结果:收率可达48.6%.结论:该方法缩短了反应时间,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作者:刘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VEGF、Ki67的表达与宫颈癌浸润、淋巴结转移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VEGF、Ki67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手术切除或活检标本,包括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癌组织(按有无淋巴转移、分化及临床分期分组).进行SP免疫组化染色测定VEGF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VEGF蛋白不表达,宫颈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为48.57%.VEGF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10.3001,P<0.01;Z.一10.1521,P<0.0t;χ2=5.9063,P<0.05).Ki67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无正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2.6662,P>0.05;χ2=0.8649,P>0.05;χ2=11.9442,P<0.01).结论:VEGF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指标.Ki67可作为反映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指标.

    作者:费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食管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及26例癌旁组织的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60.7%(37/61);Survivin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生存期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Survivin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食管癌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对于临床选择高危复发病例给予积极治疗,提高预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佐玉;周玉文;崔庆贵;张志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醋酸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善宁)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经检查均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有不同程度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随机分为两组,善宁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组32例,垂体后叶素治疗组30例,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的改变.结果:善宁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组较垂体后叶素治疗组止血率明显提高,平均止血时间缩短.结论:善宁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邵剑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洁净手术室带教体会

    洁净手术室是采用现代空气洁净技术,对手术室内的手术间进行除尘、除菌,并对空气进行调节.手术间气压始终高于周围气压,使空气只能单向流动,保证了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

    作者:宋文玲;邹玉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生临床实验课的心理状态分析及调适

    护理实践课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功.护生的护理知识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心理因素对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影响极大.

    作者:刘颖;贾佩华;张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肩部损伤.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临床报道疗效不一.我院自2004-04~2006-07应用锁骨钩钢板(cavicar hook plate,CHP)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占春;孙晓峰;金彩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对下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水肿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超声诊断仪对水肿部位进行连续性扫察.结果:下肢水肿性疾病在彩色超声中具有特异性声像图表现,可明确诊断下肢淋巴性水肿.结论:超声在下肢淋巴水肿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进行本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文波;孙蕾;王剑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波定向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的发病率约为5‰~8‰.

    作者:杨立娟;邢红梅;崔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肛管器官外动脉的形态学观测

    目的:观察肛动脉的分支分布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成人尸体20具,婴幼儿尸体15具,红色乳胶灌注.解剖剥离,肉眼观察形态,分别测量.结果:肛动脉较恒定,主要起于阴部内动脉(88.6±2.8)%,是肛管的主要供血动脉;根据肛动脉的支数和来源不同,将其分为4个类型,9个亚型,以二支型和三支型居多;在两侧肛动脉之间,肛动脉与直肠上动脉及直肠下动脉之间均未发现存在器官外吻合.结论:肛动脉的外径介于0.9~2.4mm,平均(1.7±0.2)mm;内径介于0.5~1.4mm,平均(1.0±0.14)mm.源于阴部内动脉的肛动脉与原动脉间的下夹角介于30~70°,平均42.5±10.3°.肛动脉的角度、管径及起始住置等,均可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

    作者:林红霞;赵振富;苗智;钟震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